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干燥地上部分。
产地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广西、西藏等地。
采收加工
采收后除去杂质,阴干。
性状鉴别
多年生攀援草本,高2~5m。根状茎木质,粗。茎曲折,多分枝,初常被密柔毛,后脱毛,变木质,皮淡褐色。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长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截形、越形或稀心形,边缘有浅或深齿,或叶的下部2~4对深裂片,稀近全缘,两面无毛或千面被短柔毛;羽状脉,叶脉明显。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及枝端排列成复总状伞房花序,总花梗常反折或开展,被密微毛,有细条形苞叶;总苞筒状,长5~7mm,宽3~6mm,基部有数个条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12~13个,条状披针形,先端部渐尖;舌状花黄色,8~9个,长约10mm;筒状花多数。瘦果,圆柱表,有纵沟,长3mm,被柔毛;冠毛白色,长7.5mm,约与筒状花等长。花期10月到翌年3月,果期2~5月。适应性较强,耐干旱,又耐潮湿,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以砂质壤土及粘壤土生长较好,常生于路旁及旷野间。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明目,利湿。
【主治病证】痈肿疮毒,感冒发热,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中寒泄泻者勿服。
千里光代茶饮
千里光30克,甘草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一日两剂。对风火赤眼、咽喉肿痛、疮毒痈肿、皮肤湿疹、痢疾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千里光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户住在深山里的人家,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叫美美,一个叫冬冬。但是两个女儿刚出生的时,眼睛都不太好,看不到远处的东西,而且总是流眼泪。两口子求了很多名医、用了很多药都没有效果,直到后来一位百岁老人教他们用了一种黄色的不起眼的小花儿煮水后,用冒起来的热气来熏孩子的眼睛,从此美美和冬冬就有了一双明亮美丽的大眼睛。相传她们俩可以看到千里之外,于是人们就称这种植物千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