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兴义之窗教育> 教程> 课程

高考不足20天,语文答题“万能公式”!

更新:2017-5-25 14:04|编辑:computer|浏览:915|评论: 0 |来源:
摘要:  离高考不足20天,你还能为提高分数做点什么呢?    除了熟悉知识点之外,命题人的命题类型以及答题思路,有时候能帮你争得10分左右哦!下面这些题型,以及答题方式,请大家一定一定一定要收藏!▼▼▼·现代 ...
  离高考不足20天,你还能为提高分数做点什么呢?
  
  除了熟悉知识点之外,命题人的命题类型以及答题思路,有时候能帮你争得10分左右哦!下面这些题型,以及答题方式,请大家一定一定一定要收藏!

▼▼▼
·现代文阅读篇· 

  一、非文学作品类 (文体多为说明文或议论文)
  题型1:对重要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例:加点词语或划线句的特定含义?或:加引号某个词语含义或某个特殊句子的意义?
  方法:①从文本内容出发,从修辞方法入手;②结合语段内容,由字面义(实)到字里义、引申义或比喻义 (虚)。

  题型2:对重要词语或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例:文中使用成语、诗句、数字的目的是什么?或:文中使用人物事例及引文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
  内容上:写了什么,与语段中心句有什么关系?说明或证明了什么观点?抒发了作者哪种情感?
  结构上:看与上下文关系?承上文什么内容,启下文什么内容;处于开头段、中间段还是结尾段?
  写法上:表达方式、表现 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
  
  题型3:对语段及文章整体的理解
  例:导致或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或背景是什么?
  方法:了解文章的观点历史或现实背景
  例:某些语段或文章的内容说明了哪些问题?
  方法:从全文梳理结构,分析层次,找出概括性强的中心句

  题型4:语法知识考查
  例:关联词的填写及理由说明;复句层次的分析;仿写某类整散句式。
  方法:了解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读出复句的层次;根据句子类型(排比句、否定句、疑问句等)仿写。

  题型5:客观选择题(内容理解、词语分析)
  
  ①涉及语段内容、段落层次
  例:文章从什么角度描写的?文章运用某一材料、数字的意图是什么?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或:纵观全文,文章写了几层内容?(段落大意)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了几个问题?
  方法:
  注意段落关系(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从文章开头段、结尾段、过渡段找出概括主旨的中心句。由明到暗,由显性句找隐性句,找出分论点句或体现段落大意的中心句概括。带着问题再读时逐一对照。
 
  ②涉及语段或全文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
  例:文章相关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的评价正确与否?
  方法:对应相关语段或全文的实际作判断。

  题型6:对文章整体进行评价及课内外内容或写法的延伸拓展
  例:从材料到课文,从人物到课文,从主题到课文,从写法到课文。或:有关文章内容的现实思考和联想(观点表态、说明理由、语言表达)
  方法:看清要求,是比较还是点评,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写法;

  二、文学作品类(文体多为散文、小说)
 
  题型1:填空题,与课文相关的文体或文化常识,或随文考查
  例:①课内学过某一篇目;②类比某一作家作品;③文中诗句填空;④随文常识
  方法:复习课本相关主题及常识,注重日常积累。
  
  题型2:划线词句的含义或作用
  方法:一内容(写了什么)及表达方式;二与前后文的结构关系;三语言特点。
  例①:写景的句子,怎样写景的?
  
  观察角度:远近高低;感官:视觉——形色貌;听觉——动静声;想象或联想;实写或虚写;象征或衬托。
  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烘托环境气氛、推进故事情节、衬托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例②:写人的句子,怎样写人的?
  
  描写角度:正面或侧面。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场面。
  作用:刻画人物形象、对比性格变化,烘托人物心理、反映内在感情。
  例③:写事的句子,怎样写事的?
 
  线索(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顺序(顺叙、插叙或倒叙),曲折起伏。
  作用:刻画人物,欲扬先抑、衬托对比、铺垫升华、伏笔照应。夹叙夹议,平实自然。
  例④:抒情的句子,怎样抒情的?
 
  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景中有情)。
  作用:表达什么情感?(爱憎、留恋、惋惜、赞美、哲思);
  例⑤:议论的句子,怎样议论的?
 
  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主旨升华。
  例⑥:前后如何呼应?与上下文的关系?
  
  过渡句承上启下,承什么,启什么;呼应前文什么内容;呼应题目或前文;引起下文什么内容;下一内容或主旨。
  例⑦:语言有什么特点?怎样表达的?
 
  修辞方法;第几人称;什么句式;炼字用词;感情色彩(褒或贬)等。

  题型3:客观选择题(文章内容与写法的判断)
  方法:
  1、要注意议论或抒情的语句;
  2、可由明到暗,由显性句找隐性句,找出分论点句或体现段落大意的中心句或过渡句概括。
  3、注意段落关系,把握文章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4、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褒贬失当、盲目拔高等,根据文章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判断。
 
  题型4:理解抒情或议论语句或情节内容的概括
  方法:
  1、段落大意或段落间的关系;
  2、结构或层次划分(整体阅读);
  3、线索与感情脉络(首尾及物事);
  4、主旨的概括或说明写作意图(背景及注释);
  5、联系现实的拓展思考(对比或类比现象,阐述认识)
  
  题型5:文章写作特色的评价鉴赏或拓展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的运用;
  2、文章构思的特点(结构、首尾的特点、详略、对比、衬托、扬抑、明暗);
  3、语言特色(表达侧重、语言风格、整散句式、情感色彩);
  4、与课本篇目的异同比较(写法或语言特点)。

  题型6:关于文章的标题及主旨
  例:给文章命名或说明取名原因或说明取名含义
  方法:(1)命名方法(修辞)。(2)说明命名原因(对象范围、表里虚实、感情色彩)。(3)解说文题含义。

▼▼▼
·诗词鉴赏篇· 

  题型1:体裁填空、题材解说
  方法:了解并区别古体诗、近体诗、宋词(长调、中调、小令)、元曲的特点;
  把握边塞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思乡怀人诗、咏史怀古诗、即景抒怀诗的差别。

  题型2:填写作家作品或用典人物的有关常识。
  方法: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作家名篇,课内名篇)、文体常识(体裁)、文化常识(节日、物事借代)等知识。

  题型3:判断选择正误,涉及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和鉴赏: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
  例①:诗句理解:“写了什么”(何景、何人、何事、何情)
  方法:通过词语理解,了解诗中所写景(季节时令、景象物象)、人(形象、情绪)、事(题目、注释)、情(思想主旨、情感态度)。特别要注意典故及文言类词。

  例②:技巧写法:“怎么写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结构布局、语言特色)
  方法:表现手法:(描写——角度、方式、动静、虚实;炼字——妙用动词、形容词、数词、虚词、叠词);修辞手法;结构布局(渲染铺垫、首尾照应、前后对比);语言风格:清新、平淡、绚丽、简洁、含蓄、自然、悲凉、雄壮

  例③:内容主旨:“为什么写”(写作意图、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思想倾向)
  方法:从题目看意图、从注释看背景、从诗眼看情感;把握作者的感情态度——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从题眼或诗眼的用词看思想主旨;重要作家的生平经历及思想倾向要熟知(知人论世)。

  题型4:鉴赏诗句
  着眼于思想感情的评价或写作特色等。

  题型5:全诗内容或形式的鉴赏
  方法:
  ①注意题目要求、鉴赏角度、表达层次。
  ②内容的鉴赏包括:人物形象、主旨思想、感情情绪等,结合写作意图、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思想倾向。
  ③形式的鉴赏包括:表达技巧、结构布局、语言风格。
  ④语言的具体表现为:描写、抒情、议论、手法(铺陈、渲染、比兴、象征、衬托、对比、抑扬、虚实、托物言志、联想、想象)

▼▼▼
·文言文阅读篇· 

  一、传记类
  题型1:实词解释
  方法:根据积累选义项(学过的实词),根据字形猜意义(形旁),根据行文猜意义(活用)

  题型2:古今异义词辩别
  方法:根据积累判断,单音解释双音,是否固定名词,行文意义推断。

  题型3:比较虚词意义相同或相异一项
  方法:根据积累选义项(学过的虚词),根据位置猜用法(词性),根据选项做排除(搭配)

  题型4:翻译句子
  方法:重点词义落实、句式特点把握、表达简洁通畅

  题型5:人物评价
  方法:找文眼(作者评价)、找首尾句(借用词语)、现实评价(时代背景、传统美德、思想局限)

  二、论说疏铭类
  题型1: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或相关成语概括(解词或填空)
  方法:通读查找对应语句、行文相关内容参考

  题型2:内容概括(中心内容、几层意思,用原文回答或用自己的话回答)
  方法:根据篇章主旨句、根据语段议论句、根据行文过渡句、

  题型3:说法正误的辨别推断
  方法:对应原句做判断(是否遗漏否定词、是否情感态度不符、是否以偏概全、是否过于绝对等)

  题型4:论证方法与效果的解说
  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具体事例使论述更有说服力,比喻生动形象使论述更易为人接受,引用名言增强论证的可信度,比较使论述的某一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题型5:鉴赏评价表达
  方法:
  内容方面:找文眼(作者评价)、找首尾句(借用词语)、现实评价(时代背景、传统美德、思想局限、你的看法)注意辩证(一分为二、发展地看问题)
  形式方面:写作方法的某一角度(说明方法、描写方法、论证方法及其效果、修辞方法及效果)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会计
医疗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