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兴义市实施34个到户产业 奖补项目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更新:2025-2-20 09:35|编辑:小点点|浏览:344|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今年,兴义市投入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补助资金4868万元,着力实施南盘江镇2025年到户产业奖补项目、洒金街道2025年易地搬迁到户产业奖补项目等34个到户产业奖 ...
  今年,兴义市投入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补助资金4868万元,着力实施南盘江镇2025年到户产业奖补项目、洒金街道2025年易地搬迁到户产业奖补项目等34个到户产业奖补项目建设,项目利益联结受益农户1.033万户(其中脱贫户9947户),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推进现代农业高效高质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到户产业奖补项目建设中,兴义市按照“先建后补”的到户奖补方式,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突出衔接资金支持重点,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健全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在安排项目和资金时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项目与资金衔接工作,加强项目评估论证,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项目建设要求,不断促进农户自主发展种植养殖创业稳定增收,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打造一批现代特色高效农业,探索构建“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共生发展”的现代乡村样板,一体推进“产业乡村、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确保2025年到户种植养殖奖补项目顺利实施,今年初以来,兴义市紧盯乡村产业发展,倡导“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的原则,加大到户产业奖补项目宣传力度,明确项目建设内容、规模、补助标准、补助资金等事项,聚焦脱贫人口增收渠道,不断完善落实产业收益分配助农增收措施,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优先保障到户项目的资金需求,做到不漏一户,大力发展乡村高效农业,带动脱贫农户稳定持续增收,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持续稳定发挥项目带动效益,筑牢乡村振兴基石,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吴古昌)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义

兴义市实施34个到户产业 奖补项目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 编辑:小点点浏览:344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今年,兴义市投入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补助资金4868万元,着力实施南盘江镇2025年到户产业奖补项目、洒金街道2025年易地搬迁到户产业奖补项目等34个到户产业奖补项目建设,项目利益联结受益农户1.033万户(其中脱贫户9947户),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推进现代农业高效高质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到户产业奖补项目建设中,兴义市按照“先建后补”的到户奖补方式,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突出衔接资金支持重点,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健全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在安排项目和资金时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项目与资金衔接工作,加强项目评估论证,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项目建设要求,不断促进农户自主发展种植养殖创业稳定增收,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打造一批现代特色高效农业,探索构建“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共生发展”的现代乡村样板,一体推进“产业乡村、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确保2025年到户种植养殖奖补项目顺利实施,今年初以来,兴义市紧盯乡村产业发展,倡导“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的原则,加大到户产业奖补项目宣传力度,明确项目建设内容、规模、补助标准、补助资金等事项,聚焦脱贫人口增收渠道,不断完善落实产业收益分配助农增收措施,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优先保障到户项目的资金需求,做到不漏一户,大力发展乡村高效农业,带动脱贫农户稳定持续增收,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持续稳定发挥项目带动效益,筑牢乡村振兴基石,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吴古昌)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