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课题组开展了五年级的同课异构示范课活动,由何子娟、冯家贵、杨富宝三位老师执教《植树问题》。这一课的设计中均设计了学生根据题目的意思,通过画一画、列算式的方式来进行重难点的突破。
何子娟老师通过学生的“手”伸出来,打开看手指的根数与手指之间的间隔来给学生强调了间隔数+1得到手指的根数。而后在教学例2的过程中,放手给学生去画出来,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分析,画出了三种类型,尤其是何老师准备的教具很多,学生通过上台去摆一摆类型,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但是时间的把控上还需要加强,放手给学生实践后还需要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俩表达的素养。
冯家贵老师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去实践,事事询问学生的意见,学生尝试着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而后再尝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势必要分析问题,学生在分析中运用图形去理解、去解释,而后列出算式。此处的点值得学习,追根溯源,问了学生20÷5中的20表示的是什么,5表示的是什么,得到的结果4又表示的是什么?从而学生更加的知道数在具体的情境中被赋予的意义,20是全长、5是间距,4是算出来的间隔数。
冯老师的课堂氛围很轻松,语言很幽默,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会更加的高效。对于“四能”的培养得到了落实,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活动,充分从图形中理解了数的意义,同时更加明白为何不同情况有些是+1,有些是-1,有些是不加不减。学生通过动手、去思考、去表达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学生的“四能”。
杨富宝老师的课更是精彩,一堂课中将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也讲明白了,同样是通过手打开看间隔,而后给出题目,学生按要求进行设计,学生就设计出了三种方案,教师再引导,利用表格来强化规律,得出三种类型的植树问题后,教师在小练环节拓展了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用圆形的花坛给学生呈现出来,去数间隔数和花盆的数量,最终得出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的解法和只栽一端一样,都是间隔数=棵树。在各个教学环节真正去激发了学生的“四能”,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来看,“四能”得到了落实。
这次的课题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启发,老师们对《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背景下小学数学“四能”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探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明白,综合与实践其实在数学的很多课程中,数形结合也在教学的各课时中时有穿插,运用数形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能培养学生的“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