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喜迎2024国际山旅会专栏
> 喜迎2024国际山旅会专栏

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标准》和《认定指南》发布

更新:2024-9-27 09:43|编辑:逗逗|浏览:195|评论: 0 |来源: 中国黔西南
摘要:9月26日,在2024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幕式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研究制定的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标准》和《认定指南》正式发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专家吴必虎作 ...
    9月26日,在2024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幕式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研究制定的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标准》和《认定指南》正式发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专家吴必虎作发布。


    据悉,为推动推广世界旅游名山评价体系,促进山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参与世界山地旅游治理体系的构建,树立“世界旅游名山”的权威性,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2021年发布《世界旅游名山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了《认定标准》和《认定指南》。《认定指南》是《认定标准》实施程序的说明。

    《认定指南》内容包括了认定工作的相关组织及各组织的职责,对世界旅游名山的鼓励和支持以及申请列入《世界旅游名山名录》的程序,包括预申请、预认定、正式申请、提交申请材料、认定委员会决定五个环节。另外,关于撤销申请,认定委员会决定不予列入、要求补报、要求重报、移出名录等情况的具体工作,指南也做出了详细说明。

    《认定标准》中,自然导向型有五项认定标准:第一,拥有独特的地质地貌资源,或具有典型的地貌或地文特征,是地球演化史、生物演化史重要阶段的典型例证;第二,拥有世界独特的气象气候资源,是世界闻名的避暑避寒气候地或日月星辰、光现象观察地;第三,自然风景类型典型或多样,保持原真性和美学重要性;第四,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代表了持续进行中的生态学及生物学过程;第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打造主客共享模式。

    文化导向性有八项认定标准:第一,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资源,或具有彰显区域特色的建构筑物、雕塑、遗址和民俗技艺等。第二,是影响国家或世界发展历程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源地、纪念地、见证地,或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或是人类发展重要历史阶段的见证地;第三,与世界闻名的艺术或文学作品紧密联系,其主要文化特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稀缺性;第四,能代表某一时期人与山地环境互动的创造性成果,具有科研、科普、科教价值;第五,拥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第六,名山的整体或部分可作为一种旅游现象的国际杰出范例,在国际社会具有显著的知名度、影响力;第七,是世界性或古老的宗教信仰的发源地、见证地、圣地,或是该国家种族、领土、文化、政府的主要载体,或具有可以代表该国家特征的自然或文化景观,或其包含的建筑、雕塑、构筑物等可以象征该国家精神,或与该国家的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历史事件等具有高度相关性;第八,能展现一个国家的代表性历史或核心民族精神。

    同时,在综合配套服务方面,关于硬件设施、软件服务、运营管理和市场评价,《认定标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信通过《认定标准》和《认定指南》的创建,作为山地旅游发展提供权威性指导及发展趋势引领,能够彰显旅游名山的核心价值,激发其发展的内生动力,规范山地旅游市场,搭建推动世界旅游名山发展的合作平台,推动国际山地旅游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吴必虎说,未来,会持续完善细化《认定指南》内容,拓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世界旅游名山与时俱进、协同发展。(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文/陈茜茜 黄莹图/魏浩然)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 喜迎2024国际山旅会专栏

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标准》和《认定指南》发布

  • 编辑:逗逗浏览:195评论: 0 中国黔西南
  •     9月26日,在2024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幕式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研究制定的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标准》和《认定指南》正式发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专家吴必虎作发布。


        据悉,为推动推广世界旅游名山评价体系,促进山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参与世界山地旅游治理体系的构建,树立“世界旅游名山”的权威性,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2021年发布《世界旅游名山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了《认定标准》和《认定指南》。《认定指南》是《认定标准》实施程序的说明。

        《认定指南》内容包括了认定工作的相关组织及各组织的职责,对世界旅游名山的鼓励和支持以及申请列入《世界旅游名山名录》的程序,包括预申请、预认定、正式申请、提交申请材料、认定委员会决定五个环节。另外,关于撤销申请,认定委员会决定不予列入、要求补报、要求重报、移出名录等情况的具体工作,指南也做出了详细说明。

        《认定标准》中,自然导向型有五项认定标准:第一,拥有独特的地质地貌资源,或具有典型的地貌或地文特征,是地球演化史、生物演化史重要阶段的典型例证;第二,拥有世界独特的气象气候资源,是世界闻名的避暑避寒气候地或日月星辰、光现象观察地;第三,自然风景类型典型或多样,保持原真性和美学重要性;第四,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代表了持续进行中的生态学及生物学过程;第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打造主客共享模式。

        文化导向性有八项认定标准:第一,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资源,或具有彰显区域特色的建构筑物、雕塑、遗址和民俗技艺等。第二,是影响国家或世界发展历程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源地、纪念地、见证地,或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或是人类发展重要历史阶段的见证地;第三,与世界闻名的艺术或文学作品紧密联系,其主要文化特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稀缺性;第四,能代表某一时期人与山地环境互动的创造性成果,具有科研、科普、科教价值;第五,拥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第六,名山的整体或部分可作为一种旅游现象的国际杰出范例,在国际社会具有显著的知名度、影响力;第七,是世界性或古老的宗教信仰的发源地、见证地、圣地,或是该国家种族、领土、文化、政府的主要载体,或具有可以代表该国家特征的自然或文化景观,或其包含的建筑、雕塑、构筑物等可以象征该国家精神,或与该国家的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历史事件等具有高度相关性;第八,能展现一个国家的代表性历史或核心民族精神。

        同时,在综合配套服务方面,关于硬件设施、软件服务、运营管理和市场评价,《认定标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信通过《认定标准》和《认定指南》的创建,作为山地旅游发展提供权威性指导及发展趋势引领,能够彰显旅游名山的核心价值,激发其发展的内生动力,规范山地旅游市场,搭建推动世界旅游名山发展的合作平台,推动国际山地旅游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吴必虎说,未来,会持续完善细化《认定指南》内容,拓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世界旅游名山与时俱进、协同发展。(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文/陈茜茜 黄莹图/魏浩然)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