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生活中的夫妻,也是工作上的搭档,在过去的16年里,夫妇俩风里来雨里去,顶寒冒暑,用仁心服务百姓,用医术祛除病痛,成为村民健康的“护卫者”。
夫妻俩正在出诊路上
他们,就是来自兴仁市鲁础营回族乡孔白村的乡村医生罗天许和周艳。
夫妻同“志”当村医
“周医生,我娃儿发高烧,你快帮看看!”“许医生,我妈说心慌得很,你快跟我去看看!”天刚蒙蒙亮,罗天许和妻子周艳就被村民们拍门叫醒,顾不上洗漱,妻子周艳便开始为前来就诊的小孩看起了病,丈夫罗天许则背着药箱匆匆出了门……
今年36岁的罗天许是雨樟镇兴发村人,35岁的周艳则是下山镇厂头村人。2008年,满怀服务村民就医初心,同为男女朋友关系的罗天许和周艳大学毕业后,双双来到兴仁市鲁础营回族乡孔白村担任起村医一职,并在2009年组建了家庭。从此,在村卫生室、出诊路上、患者家中,到处都能见到这对“夫妻档”村医忙碌的身影。
罗天许、周艳自小生活在农村,深知农村看病难的状况,这让他们到村之前就做到了心里有数,但即便如此,到村后的状况还是让他们一时间深感迷茫:山路崎岖,每次进药都得靠自己背着进村,寨组之间距离较远,无论白天黑夜,全靠步行出诊,摔跤、被狗追咬等成为家常便饭,加之简陋的诊室、住处和每月200元的工资收入,还是让这对曾经兴致勃勃的小两口一度产生了想要“退缩”的念头。
“有了他俩,我们看病非常方便,有什么头疼脑热,他们总能随叫随到!”面对村民的期盼,夫妻俩在一次次彷徨之后,又一次次打消离开的念头。“既来之,则安之!”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夫妻俩再也没提过离开的事,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如何守护好村民的健康工作中来。
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夫妻二人积极参加学习培训,除了开展输液、注射、外伤缝合等西医治疗法,还开展中药汤剂、穴位贴敷、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为村民提供了多元化便捷治疗服务。
夫妻同“行”护健康
每天,夫妻俩有时搭档出诊,有时妻子周艳留在卫生室接诊,有时分头出诊……周艳回忆,刚开始村里还没有水泥路,条件非常艰苦,有时候夫妻俩要走半天才能到达病人家里,有时村民病来得急,无论昼夜或酷暑严寒,只要一个口信或一个电话,罗天许、周艳总是在第一时间就背起药箱出诊。
除了为村民看病,夫妻俩还肩负着全村村民的基础医疗及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孕产妇管理和儿童健康管理在内的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谁家有慢性病患者,谁家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惯,谁家有几个小孩,他们都一清二楚,成为村民心中的“健康活档案”。夫妻俩为全村2000余名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病人227人、糖尿病37人、老年人180人、严重精神病障碍14人。如遇农忙季节,夫妻俩时常担心村民由于忙于农事,而疏于健康管理,两人经常走进田间地头为村民健康体检、提醒用药,做好健康指导。
“慢性病人大多数为老弱病残,我们宁愿自己辛苦点,上门去为他们服务,也不会只为省事让他们到诊室来就诊!”周艳说。
2018年10月的一天,妻子周艳临产,而恰巧赶上村里打预防针的时间,罗天许把妻子送到医院托付给妹妹照看后,又立即赶回村里为孩子们打预防针。他说:“错过了这个时间就得等下一个月,不能因为自己的家事耽误了孩子们健康。”2022年12月,在新冠疫情刚放开时期,罗天许在外培训,村里每天都有20多个病人需要治疗,周艳也因感染新冠发着高烧,但她仍坚持为村民看病,最终因劳累过度而晕倒……
此外,夫妻俩一有时间,就到组开健康专题讲座,给村民宣传普及健康知识。野生菌中毒预防、蛇虫叮咬防治、猫抓狗咬防治、摔伤急救、慢性病护理等等,在他们的宣传指导下,村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技能得到普遍提升。
夫妻同“心”践仁心
“凌晨3点出诊为一位老人上导尿管,今天差点没起得来床。”虽然刚天亮又被前来就诊的村民从冬夜温暖的被窝里叫起来,但罗天许毫没半点“起床气”。原来,村里的一位老人不小心将导尿管弄脱落,无法正常小便,接到电话的罗天许立马起床前往,为老人上好导尿管回到卫生室已经是凌晨5点了。
深夜起床的故事,罗天许夫妇“积累”下不少。“生病不会‘看日子’,尤其是村里老人小孩多,更不能耽误。”为了能及时接诊和出诊,夫妻俩把家就安在了村卫生室,实行全天24小时候诊。
面对2500多名村民,什么病都得碰上,一有时间,夫妻俩就不断学习,互相探讨,村民都称呼他们是“万金油医生”,夫妻俩态度好,对病人认真负责,很受村民的喜欢。
16年来,罗天许、周艳这对“村医夫妻”已累计接诊9万余人次,出诊1万余人次,用医者仁心守护着孔白村17个村民组2586名村民的健康。
罗天许、周艳常说:“现在我们多辛苦一点、累一点,老百姓就会更健康些、安心些。”他们深知,自己挑在肩上的,是村民百姓的健康平安,是村民百姓的“医”靠,他们像关爱亲人一样关爱每一位患者,从不会开大处方,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却不输液,他们认为,村医不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救助和守护。
如今,村里各组寨之间都通了水泥路,老百姓出行,村民看病也更方便了。最令夫妻俩欣慰的是,村卫生室的医疗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检查室、药房、治疗室等设施一应齐全,夫妻俩的待遇也在逐年提高,现在每人每月有了1900多元的收入。
“我们当初选择当村医就是为了方便老百姓看病、治病。这个初心我们不会改变。”谈到未来,夫妻俩说,他们愿意当一辈子村医,一辈子为村民守护健康。
(兴仁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李鑫波 报道)
为推动县域青少年足球事业的蓬勃发展,点燃足球未来之星,同时借助足球运动助力儿童全
为持续净化黔西南州烟草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及走私烟草专卖品违法行为
2月15日,黔西南州2024年新春大返岗系列就业服务活动暨册亨县有组织劳务输出活动启动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