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这缤纷绚烂的季节,安龙迎来了盛大的“加油之旅·荷您同行”文旅活动。安龙这片充满魅力与神秘的土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安龙,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这里的山峦起伏,绿水环绕,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
招堤风景区,十里荷花香飘四溢,荷叶田田,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笃山溶洞群,神秘而壮观,洞内怪石嶙峋,钟乳石千姿百态,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南明历史博物馆,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向我们展示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安龙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国内第一家融合了极限运动、户外休闲、旅游度假、餐饮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山地户外运动公园……
让我们一同走进安龙,领略其独特的魅力,感受这片土地的神奇与美好。
招堤风景区
加油文化
安龙具是“加油”一词的发源地,道光年间,张锁任兴义府(府城设于今安龙县)知府明间,兴文重教,每天夜里,就有两个差役从知府街门中走出来,前面的一个提着灯笼,后面的一个挑着桐油篓,沿着大街小巷游走,只要见到哪户人家亮者灯光,并有读书声,两人便会停下来,高唱 声:“府台 给相公添油呀!等读书人开门后,后面的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从油萎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进这个读书人的灯董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就这样,每晚给兴义府城的读书人添灯油,张锁前后坚持了14年,有时,张碟还亲自躬行,带上儿子张之洞,深更半夜在府城里走街串巷,为夜伴孤灯苦读不倦的书生添油鼓劲。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央视主播任志宏等均讲述过“加油”词源自安龙“知府漆灯油”的加油故事
兴义府试院 袁艳 摄
兴义府试院
兴义府试院初建于雍正九年(1731),位于府署之右,后迁于东门外大佛寺山麓,嘉庆二年(1797)毁于兵,嘉庆六年(1801)改建于城东三里许。张锳到任兴义府之初,以旧试院在城外,居民寡少,兼无旅店,士子就试,风雨往来,多苦跋涉,且号舍不满五百,垣墉卑陋,关防弗竣,又屋材多朽坏,于是倡议重新修建兴义府试院。经与各士绅及府属各州、县及普安厅商谈后,在“府城内旧东门直抵北城墙”购地近10亩,用于迁建兴义府试院。道光二十二年(1842)三月十五,全面动工兴修兴义府试院。张锳自捐廉俸银1000两,并向府属各州县劝捐银30800两,亲作规划,选派府城之中拔贡生桑滋,监生宋云、商民冯程远等士绅管理,严格监督施工,当年九月十三竣工。
兴义府试院是一组集祭祀、讲学、考试、游览、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群,规模宏阔,布局独特,在试院现存建筑中,无论是木门窗还是石构件的雕刻,均造型独特,栩栩如生,檐柱均采用南方广泛使用的适于防潮的石质高柱础,甚至采用整石檐柱。兴义府试院也是贵州省仅存的一座保护完整的科举考试场所,是黔西南教育发展的龙头之地,对研究我国科举考试制度、科举考试场所建筑布局和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半山亭
半山亭是安龙有名的历史人文古迹,于道光二十八年由兴义府知府张锳修建,它的成名来源于少年张之洞在此所作的《半山亭记》。半山亭景区由金星山山门、小石舫、一览亭、涵虚阁、海中天、半山亭这几个景点构成。半山亭落成之时,知府张锳邀请文人雅士到此聚会,题诗励士,一时间好不热闹,11岁的张之洞便写下了《半山亭记》而被誉为“神童”,如关于亭的描写:“万山辐凑,一水环潆……作亭者谁?吾家大人也……”,关于美学见解:“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等等。
天香阁
天香阁为张之洞儿时读书之地,原址位于兴义府试院内,张之洞在此撰写了人生第一部作品集《天香阁十二龄课草》,共收录了张之洞12岁前写作的诗文66篇,包括章论、诗、词、赋、序、记等等,体现了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张之洞4岁(1841年)到安龙,18岁(1855年)离开,在安龙生活的十多年,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后来,张之洞经常跟自己的属下说“一生学问文章,其基在此也”。现围绕张之洞“成长”“成就”“主要思想体系”几个版块进行了展陈布置。
加油文化院
加油文化院位于招堤景区旁,主要展示“加油文化”进行了展陈布置。张锳、张之洞父子围绕“问几辈能挽河山”时代之问,进行的60多年接力奋斗,历经“重教兴学、为国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变法、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等历史阶段的淘洗,“知府添灯油”劝学这个历史典故的最初意义,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激励世人自信自强、奋发图强,团结一心、勇毅前行,坚定信心、奋力拼搏,攻坚克难、苦干实干,见贤思齐、敢为人先的润物细无声、日用而不觉的文化现象。
文旅融合
安龙博物馆
安龙博物馆位于安龙县招堤街道大同路,馆舍为中国传统宫殿式仿古建筑,是根据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移居安龙、建立陪都之史实复建,因此老百姓也称这里为“皇宫”。博物馆由门楼、文华殿、配殿、角楼组成,建筑风格上主要采取当年永历皇宫的建筑样式,始建于明末清初战乱年代。1652年,在安龙设立行宫指挥抗击清军,当地人把行宫称为永历皇宫,永历皇宫毁于清朝同治年间。2003年3月,经安龙县政府筹资重新修建。历时三年,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展览面积2300平方米,总投资670万元的安龙博物馆建成,2006年6月正式对游客开放成为游客了解安龙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景观的重要窗口。
打凼村
位于安龙县城东北部15公里处的钱相街道打凼村,是一个典型的布依族村寨。村庄以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与水流清澈见底的湾湾河、10亩见方的水潭、独具特色的布依民居,构成了一幅“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精美绝伦的天然山水画。
该村以“三绝”“三谜”著称。“一绝”是村里生长着56株树龄为数百年至千年的重阳古树,具体树龄是多少年、每棵树干的皮子周围均布满两寸间行的密密麻麻的树眼是如何形成的,至今仍是个“谜”。“二绝”是村里表土之下埋藏着“万年化石”,化石何时形成仍是个“谜”;打凼村民先祖搬到打凼的时候,当地就是一个极大的淡水湖,称为“凼”,这也是打凼村名的由来,后经沧海桑田的变幻,才形成了今天的模样,而过去的痕迹则被定格在了一块块树木等植物古化石上,当地村民取之作为房屋砌石之用,形态特殊,古色古香,构成了化石的古村落;“三绝”是打凼村别具一格的布依族武术,其始于何年、属于何流派至今仍是个“谜”。1992年11月,安龙县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武术之乡”,主要就是靠打凼的武术,其招式自成一家,这套武术成了打凼村最有特色的一绝,村里男人几乎人人都会武术。
生态旅游
招堤风光
招堤景区
招堤景区位于安龙古城东北角,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之一。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安笼镇游击招国遴为根治水患,保护城垣,亲自率领工匠在此砌筑石堤一道,后人为纪念他的善举,将此堤取名“招堤”。招堤景区的总面积为18.39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约230亩。现已开发、开放的景点有加油文化公园、招堤核心区、半山亭、十里荷塘等。绵延十里的招堤湿地,栖息着种类繁多、名目各异的众多鸟类。有黑水鸡(白骨顶鸡、红骨顶鸡)、白鹭、池鹭、苍鹭、夜鹭和牛背鹭等。招堤这片湿地养育的鸟类大概有40多种,基本上都是国家保护动物。
招堤核心景区主要由牌坊、长堤、怀乡桥、醉荷塘、王囊仙铜像、紫藤花架长廊这几个景点构成,占地面积约230亩。景区内荷花以观赏莲为主,按颜色分类有红、粉红、白、鹅黄、紫等色,按品种分类有龙飞、仙女散花、红蜻蜓、国庆红、红太阳、红宝石等品种。十里荷塘的总面积3000余亩(不含旱地),覆盖的村庄有海庄村、岔河村、白泥田等地,集十里荷塘与田园风光于一体。荷花的花期为每年的6月至9月。
安龙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
安龙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
地处安龙县笃山镇梨树村,地貌奇特,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被国内外知名专家誉为“奇山洞穴之乡”。同时也是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全国首个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也是贵州省林业产业联合会授牌的“贵州省森林康养人家”,也是“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山地救援训练基地”“贵州青年友好运动基地”“安龙县劳模(职工)疗养基地”。景区是国内第一家融合了极限运动、户外休闲、旅游度假、餐饮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山地户外运动公园,可体验ATV/UTV极限越野、皮划艇、飞拉达(攀岩)、山地自行车、布丁乐园、篮球场、足球场等项目,可入住Z·悬崖酒店、Z·野奢帐篷、Z·山林院子,还有松鼠小厨餐厅、仙人掌咖啡厅、西餐厅等供游客选择。
安龙金字塔
安龙“金字塔”位于安龙县五福街道坡云社区大丫口组,是典型的沉积岩景观。云贵高原在四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水下环境中,由于水流、风、重力等因素的影响,各种碎屑物质会被搬运到这里,并逐渐沉积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被逐渐压实、固结,就形成了沉积岩。在不同的地质时期,由于环境、气候、生物等因素的变化,沉积物的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等,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沉积岩往往会呈现出明显的层理结构,即一层一层的叠加状态。安龙“金字塔”即沉积岩层,被地壳运动抬升到地表后形成的景观。由于沉积岩的层理结构非常明显,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么齐整的岩石。这些岩石的每一层,都代表着不同的地质时期和沉积环境,是地球历史变迁的见证。实际上,这种层理结构,正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作品。
红色文化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 袁艳 摄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位于安龙县城广东街大田坝,民国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由安龙地主、富商蒋德安修建。整座建筑坐南朝北,为三进穿斗式石木结构走马转角楼四合庭院,是安龙保存完整的民居四合院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
1935年4月20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安龙,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随红一军团2师及中央军委纵队后梯队进入安龙县城,住宿在县城西面的大田坝蒋德安的私宅内,并在此开展银行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房产被收归国有,长期是安龙县印刷厂的工作用房。2015年,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与“草纸街71号”一起被列为第五批“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安龙县投入资金将这里的房屋修缮保护,并申报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有红军长征过安龙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陈列展示。(文/图除署名外均由安龙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