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聚焦2026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需求,制定《普安县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培育工作方案》,做实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培育,加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
据了解,方案细化选育留用4环节16条工作措施,围绕“全县96个村(社区)按照1:2储备培育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92人以上,按职数1:1储备培育其他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689人以上”的工作目标,通过2024年精准锁定培育人选、2025年着力提升能力素质、2026年强化因岗用人,确保全县96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有人换、换能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强化源头“选种”。以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调研为契机,全盘摸清“家底”,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组织认可、具备潜力、个人意愿”标准,采取上下结合、分级动员、个人自荐、群众和党员推荐等方式,将40岁及以下的年轻党员、致富带头人、本村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各类优秀人才及“到乡大学毕业生、回乡能人、返乡农民工、入乡企业家”等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台账。截至目前,全县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90名,其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228名,其他村两委后备干部462名。
科学精准“育苗”。大力实施“双培养双提升”,将8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773名村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优秀人员纳入乡村振兴骨干培养提升对象,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跟踪管理,切实做到“进出”有数、培养有底。依托县乡党校主阵地、黔西南开放大学、县职校等平台,组织开展学历提升145人。建立健全“实战培训+结对帮带+跟岗锻炼”全链条培养机制,统筹县级领导班子、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乡镇(街道)领导班子、驻(包)村干部、乡镇(街道)站(所)业务骨干等173人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结对帮带。组织村级后备力量到乡镇(街道)机关、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企业、产业基地参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等工作,帮助村级后备干部提升履职能力148人。
用心用情留用。建立常态化关心帮扶机制,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开展走访慰问,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适时提供帮助,通过谈心谈话了解村级后备力量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开展谈心谈话300余人次。对培育合格、评估通过的村级后备力量大胆使用,在村两委出现空缺或换届选举时优先推荐。截至目前,共有135名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培养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今年以来共吸纳4名优秀后备干部补充到村两委班子。( 单微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