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跨越2000年!黔西南两辆东汉铜车马在贵州省博物馆相遇

更新:2024-2-4 10:31|编辑:梗号叁|浏览:697|评论: 0 |来源: 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摘要:  2月3日,贵州省博物馆《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首次系统展示贵州30万年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  走入展厅,在“秦汉经略 始设郡县”小单元内,来自东汉时期的两辆铜车马 ...
  2月3日,贵州省博物馆《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首次系统展示贵州30万年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

  走入展厅,在“秦汉经略 始设郡县”小单元内,来自东汉时期的两辆铜车马隔空对望,首次联袂亮相,成为整个展览的一大亮点,收获满满人气,吸引不少观众纷纷打卡合影。

  

  在当日上午十点举行的展览开幕式上,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介绍,这两辆从兴仁和兴义分别出土的东汉铜车马,也是在近2000年后首次实现“会师”,谱写了一曲“仁义”之歌。

  两辆东汉铜车马,一辆为辎车,一辆为轺车。东汉铜车马(辎车)是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兴义万屯8号墓,整件文物由马与车两部分组成,所用构件多达200个以上,全长1.12米,高0.88米。

  “马的部分由头、尾、颈、足、躯、耳等11段装配,姿态昂首翘尾,三足站立,一足腾空,昂首欲奔;车的部分由驾马、轮与轴、车箱与篷盖三部分组成。车棚卷曲成U形,车后装饰着镂空的花板,车厢上不仅有席纹,还有云纹。”贵州省博物馆讲解员何娇娇介绍,铜车马由青铜制成,工艺精湛,展现了夜郎国军队的精确装备和组织。

 

  与辎车相望的东汉铜车马(轺车),1987年在兴仁市雨樟镇交乐6号墓出土。整体由青铜铸造,分段砂模空心浇铸,采用镶嵌、子母扣衔接、销栓固定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整件东汉铜车马通高1.16米,长0.85米。由头、耳、颈、身、尾、腿共11个部位组成。马姿呈直躯、昂首、嘶鸣状。铜车由驾马、轮轴、车舆三部分构成。高0.76米,宽1.08米。车輢较低,四面敞露。

  “在过去,轺车的意思是遥望、遥远,所以专家推测它早期是一辆征战沙场的战车,到了后期也作为男士乘坐的交通工具。”何娇娇说,目前学界多数认为“轺车”是由一般官吏乘坐,通常只用一匹马拉,大家也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公务用车。

  两件“国宝级”文物遥遥相望,让前来观展的初中生张爱檬印象深刻。“这种展览方式很特别,也是我第一次同时看到两辆铜车马,在同一个环境下对视,脑海里好像已经有它们对话的声音了,如果了解了它们背后的故事去追溯年代记忆,仿佛也看到了那个朝代的影子。”

  近年来,东汉铜车马的复制件已被我国外交部等驻外机构数次选中,作为国礼曾奔达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生动完美的造型和精湛的铸造工艺,成为国内外文物界、史学界和艺术界的“团宠”。(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陈江南 赵珊珊 图/刘杨)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跨越2000年!黔西南两辆东汉铜车马在贵州省博物馆相遇

  • 编辑:梗号叁浏览:697评论: 0 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   2月3日,贵州省博物馆《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首次系统展示贵州30万年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

      走入展厅,在“秦汉经略 始设郡县”小单元内,来自东汉时期的两辆铜车马隔空对望,首次联袂亮相,成为整个展览的一大亮点,收获满满人气,吸引不少观众纷纷打卡合影。

      

      在当日上午十点举行的展览开幕式上,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介绍,这两辆从兴仁和兴义分别出土的东汉铜车马,也是在近2000年后首次实现“会师”,谱写了一曲“仁义”之歌。

      两辆东汉铜车马,一辆为辎车,一辆为轺车。东汉铜车马(辎车)是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兴义万屯8号墓,整件文物由马与车两部分组成,所用构件多达200个以上,全长1.12米,高0.88米。

      “马的部分由头、尾、颈、足、躯、耳等11段装配,姿态昂首翘尾,三足站立,一足腾空,昂首欲奔;车的部分由驾马、轮与轴、车箱与篷盖三部分组成。车棚卷曲成U形,车后装饰着镂空的花板,车厢上不仅有席纹,还有云纹。”贵州省博物馆讲解员何娇娇介绍,铜车马由青铜制成,工艺精湛,展现了夜郎国军队的精确装备和组织。

     

      与辎车相望的东汉铜车马(轺车),1987年在兴仁市雨樟镇交乐6号墓出土。整体由青铜铸造,分段砂模空心浇铸,采用镶嵌、子母扣衔接、销栓固定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整件东汉铜车马通高1.16米,长0.85米。由头、耳、颈、身、尾、腿共11个部位组成。马姿呈直躯、昂首、嘶鸣状。铜车由驾马、轮轴、车舆三部分构成。高0.76米,宽1.08米。车輢较低,四面敞露。

      “在过去,轺车的意思是遥望、遥远,所以专家推测它早期是一辆征战沙场的战车,到了后期也作为男士乘坐的交通工具。”何娇娇说,目前学界多数认为“轺车”是由一般官吏乘坐,通常只用一匹马拉,大家也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公务用车。

      两件“国宝级”文物遥遥相望,让前来观展的初中生张爱檬印象深刻。“这种展览方式很特别,也是我第一次同时看到两辆铜车马,在同一个环境下对视,脑海里好像已经有它们对话的声音了,如果了解了它们背后的故事去追溯年代记忆,仿佛也看到了那个朝代的影子。”

      近年来,东汉铜车马的复制件已被我国外交部等驻外机构数次选中,作为国礼曾奔达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生动完美的造型和精湛的铸造工艺,成为国内外文物界、史学界和艺术界的“团宠”。(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陈江南 赵珊珊 图/刘杨)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