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贞丰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贞丰

小本子大治理,“民情日志”解锁社区警务新“枫”景

更新:2023-12-12 11:12|编辑:山遇水|浏览:456|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一支笔、一本“民情日志”,这是贞丰县公安局各派出所社区民警、辅警的“随身记”和“百宝箱”,也是专属于他们的新晋“单警装备”之一。  今年9月,在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引下,贞丰县公安局创新推出“民情 ...
  一支笔、一本“民情日志”,这是贞丰县公安局各派出所社区民警、辅警的“随身记”和“百宝箱”,也是专属于他们的新晋“单警装备”之一。

  今年9月,在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引下,贞丰县公安局创新推出“民情日志”工作法,从全县派出所搜集辖区内各村(社区)基本信息,打造了全县166个村(社区),每村(社区)独一份儿的定制款“民情日志”。

  “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拿到崭新的“民情日志”后,贞丰县公安局北盘江中心派出所社区民警谭林刚在日志首页规规整整地写下这句话。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无论走到哪里,“民情日志”总是他的工作必备品。

  “2023年11月9日,联合村支书、警务助理,就郭某珍与郑某华发生土地纠纷一事进行调解……”这是谭林刚近期的一条工作日志。

  当天,谭林刚到金井村开展走访入户工作途中,发现两户人家在地里对着排水沟争执不休。上前询问得知,原来,排水沟是村里修路后留下来的,郭某珍为了方便,便擅自在水沟里种植黄竹草,郑某华则称这样会影响水沟上自己土地里农作物收成,不允许种植,多次与郭某珍通无果后,一气之下便将黄竹草全拔了,双方因此大吵一架。

  为防止矛盾激化,谭林刚现场做起了调解工作,还请来村支书与警务助理、寨老等人一同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场握手言和,认同水沟属于公共区域,表示不会再因此扯皮、辱骂对方。

  再接着翻开这本“民情日志”,满满的民生需求映入眼帘,无论是老百姓多么细微的事项,都能得到积极回应。

  “赶集天到街面巡逻,接到群众反映山岔路菜市场道路两旁摆摊位置杂乱,导致摊位占路、影响通行,已联系相关部门联合整改。”

  “新屯村的梁某会与丈夫因做家务、带孩子等问题发生争吵,要持续关注,与村委协同尽快化解。”

  “赶集场地搬到龙井社区后,不少摊贩说运货车辆上下货时经常被违停抓拍,我所民警现场记录反馈后及时与交警大队对接该情况……”

  “‘民情日志’推出后,邻里纠纷、生活难题、反映诉求……走访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民情,我都会详细地记录下来,每天工作内容都能在日志中找到印证,工作干得更扎实了!”谭林刚介绍,同步记下的还有问题解决措施和完成进度,能够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反馈的工作闭环,有效提升了社区警务工作质效,将群众的“琐事杂事”解决在一线。

  一本本“民情日志”,是社区民警为民办实事的小小缩影;一页接着一页的社情民意,是社区民警每天的真实写照,不仅诉说着浓浓的警民情,还展现出了社区警务工作的新“枫”景。(雷丹丹)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贞丰

小本子大治理,“民情日志”解锁社区警务新“枫”景

  • 编辑:山遇水浏览:456评论: 0 兴义之窗
  •   一支笔、一本“民情日志”,这是贞丰县公安局各派出所社区民警、辅警的“随身记”和“百宝箱”,也是专属于他们的新晋“单警装备”之一。

      今年9月,在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引下,贞丰县公安局创新推出“民情日志”工作法,从全县派出所搜集辖区内各村(社区)基本信息,打造了全县166个村(社区),每村(社区)独一份儿的定制款“民情日志”。

      “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拿到崭新的“民情日志”后,贞丰县公安局北盘江中心派出所社区民警谭林刚在日志首页规规整整地写下这句话。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无论走到哪里,“民情日志”总是他的工作必备品。

      “2023年11月9日,联合村支书、警务助理,就郭某珍与郑某华发生土地纠纷一事进行调解……”这是谭林刚近期的一条工作日志。

      当天,谭林刚到金井村开展走访入户工作途中,发现两户人家在地里对着排水沟争执不休。上前询问得知,原来,排水沟是村里修路后留下来的,郭某珍为了方便,便擅自在水沟里种植黄竹草,郑某华则称这样会影响水沟上自己土地里农作物收成,不允许种植,多次与郭某珍通无果后,一气之下便将黄竹草全拔了,双方因此大吵一架。

      为防止矛盾激化,谭林刚现场做起了调解工作,还请来村支书与警务助理、寨老等人一同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场握手言和,认同水沟属于公共区域,表示不会再因此扯皮、辱骂对方。

      再接着翻开这本“民情日志”,满满的民生需求映入眼帘,无论是老百姓多么细微的事项,都能得到积极回应。

      “赶集天到街面巡逻,接到群众反映山岔路菜市场道路两旁摆摊位置杂乱,导致摊位占路、影响通行,已联系相关部门联合整改。”

      “新屯村的梁某会与丈夫因做家务、带孩子等问题发生争吵,要持续关注,与村委协同尽快化解。”

      “赶集场地搬到龙井社区后,不少摊贩说运货车辆上下货时经常被违停抓拍,我所民警现场记录反馈后及时与交警大队对接该情况……”

      “‘民情日志’推出后,邻里纠纷、生活难题、反映诉求……走访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民情,我都会详细地记录下来,每天工作内容都能在日志中找到印证,工作干得更扎实了!”谭林刚介绍,同步记下的还有问题解决措施和完成进度,能够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反馈的工作闭环,有效提升了社区警务工作质效,将群众的“琐事杂事”解决在一线。

      一本本“民情日志”,是社区民警为民办实事的小小缩影;一页接着一页的社情民意,是社区民警每天的真实写照,不仅诉说着浓浓的警民情,还展现出了社区警务工作的新“枫”景。(雷丹丹)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