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还没开采,省外茶商已经在茶山守候。这几天,“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普安县陆续迎来省外茶商蹲点考察,为“抢鲜”一步收购到普安的早春茶做足前期准备。
在茶源街道联盟村大洼组的茶园里,来自浙江的茶商马建波和制茶师傅不断弯腰查看茶叶修枝情况,同时细看茶树上刚冒出的小茶芽,他们细致了解当地茶园以草治草的管护情况,对即将到来的春茶充满期待。
“我是三年前通过抖音短视频的方式了解到普安,我就一个人就来了。来的时候也是人生地不熟的,但是我发现这边的茶叶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早,第二就是茶叶好。”浙江茶商马建波说。
马建波常年四处寻茶,对茶叶的品质有着自己的要求。普安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地理环境,长出的茶叶品质好、发芽早。“偶遇”普安茶后,马建波连续三年“钟情”普安茶,每年都是春风未到人先来。
“我跑过全国很多产茶区,湖北、江西,包括四川我都去过。我为什么最终选择普安这个地方呢?首先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海拔很高,但是它早,是因为高海拔、低纬度。纬度低,所以气温适合茶树生长,生长出来的茶叶品质,在我们那里是非常受欢迎的。”浙江茶商马建波说。
今年,马建波不但把身边同乡、同行带到了普安茶山,还把在浙江有着30年制茶经验的师傅也一并带来,促进两地制茶技术交流合作。
“就是炒茶叶的老师傅,他们有一身很好的手艺,但是他们也需要去找很好的茶树鲜叶原料。”浙江茶商马建波说。
“到这里就是来炒茶,技术方面肯定是要交流的。因为你们贵州的茶跟浙江的茶的炒法、茶的品质都是有一点不一样的。这边茶树青叶跟我们浙江的比,因为浙江种茶早,茶树有点老化了,这边刚起来,那个青叶像我们人一样正当年,那肯定做出来的茶叶是好的。”浙江炒茶师傅陈伟强说。
“这几年外地客商来得特别多,又特别早。他们会把自己的生产团队带过来,我们作为茶叶生产技术人员,也会和他们发生一些交流碰撞,这样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茶叶生产技术。”普安红集团制茶师傅黄治龙说。
茶早、茶好,后续文章也要跟上。今年,普安县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支持等多种契机,不断跟进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茶叶源头管理,打造茶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了电商直播基地,不断为茶农和茶商搭建交易合作平台,推动普安茶叶更好地“走出去”。
“这次普安交易市场的提升,我觉得很好。第一,它高、宽敞,地方也大。第二,它透明的玻璃对我们看茶叶的颜色非常好有帮助,这个地方我觉得搞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浙江茶商马建波说。
好茶得“抢”。这几年,部分省外客商选择在普安过年,为的就是“抢”到足量的普安茶叶。根据目前情况观察,新茶开采后,预计将有上千名客商到普安采购茶叶鲜叶和干茶,较往年有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