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普安县公安局青山中心派出所 “老杨”调解一直在路上

更新:2023-10-16 09:58|编辑:山遇水|浏览:726|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州公安局新闻中心
摘要:  “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普安县公安局青山中心派出所通过建立“老杨调解室”,不断创新调解方法,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这些年来来“老杨”调解一直在路上。   ...
  “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普安县公安局青山中心派出所通过建立“老杨调解室”,不断创新调解方法,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这些年来来“老杨”调解一直在路上。

  “老杨”是一个人,是55岁的社区民警杨天江,普安县公安局青山派出所的专职调解员,处理纠纷公平公正、辖区群众心服口服,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老杨”

  “老杨”也是一群人,2018年,“老杨调解室”正式成立,5人调解团队通过不断学习,采取合适的方法让辖区矛盾纠纷尽早化解在萌芽状态。

  “老杨”还是一个品牌,“老杨调解室”创建的调解机制已在青山镇推广开来,依靠群众的力量化解矛盾纠纷,助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青山镇不断实践发展。

  9月12日,老杨接到高箐社区吴某杰的电话,称其哥吴某将建筑材料堆在自家地楼,吴某杰不同意,两人便大吵起来。老杨与民警徐志伟赶到时,双方情绪十分激动,且完全听不进旁人意见。

  见调解陷入僵局,老杨让大家先回家各自冷静。从吴某家出来后,老杨到附近居民家走访了解情况,得知地楼确实是分给吴某杰的。老杨独自回到吴某家,与其唠家常,聊吴某杰的处境、手足之情……最终吴某同意将建筑材料搬出,两兄弟的矛盾才得已解决。

  “像这样双方不断激化的矛盾纠纷,一定不能再坚持调解,不然只会适得其反。”回派出所的路上,老杨对徐志伟说,调解时,要以事实为依据,待双方情绪稳定后,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把心里话讲出来,才能调处成功。

  次日一早,老杨又带着徐志伟来到吴某家,见兄弟二人确实没再争吵,才放心到辖区走访,“经手调处过的矛盾纠纷,一定要记得跟踪回访,避免群众表面和解背后怄气。”老杨说。

  还有5年,老杨就要退休了,所以每次调解他都会叫上所里民警、辅警一起。调解前与大家讨论调解方法,调解后认真总结调解技巧,争取把自己几十年的调解经验传授给派出所的“小杨们”。

  如今,不止是“老杨调解室”的5名专职调解员,青山镇每一位“老杨”“小杨”都在共同努力调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张琪薰)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普安

普安县公安局青山中心派出所 “老杨”调解一直在路上

  • 编辑:山遇水浏览:726评论: 0 黔西南州公安局新闻中心
  •   “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普安县公安局青山中心派出所通过建立“老杨调解室”,不断创新调解方法,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这些年来来“老杨”调解一直在路上。

      “老杨”是一个人,是55岁的社区民警杨天江,普安县公安局青山派出所的专职调解员,处理纠纷公平公正、辖区群众心服口服,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老杨”

      “老杨”也是一群人,2018年,“老杨调解室”正式成立,5人调解团队通过不断学习,采取合适的方法让辖区矛盾纠纷尽早化解在萌芽状态。

      “老杨”还是一个品牌,“老杨调解室”创建的调解机制已在青山镇推广开来,依靠群众的力量化解矛盾纠纷,助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青山镇不断实践发展。

      9月12日,老杨接到高箐社区吴某杰的电话,称其哥吴某将建筑材料堆在自家地楼,吴某杰不同意,两人便大吵起来。老杨与民警徐志伟赶到时,双方情绪十分激动,且完全听不进旁人意见。

      见调解陷入僵局,老杨让大家先回家各自冷静。从吴某家出来后,老杨到附近居民家走访了解情况,得知地楼确实是分给吴某杰的。老杨独自回到吴某家,与其唠家常,聊吴某杰的处境、手足之情……最终吴某同意将建筑材料搬出,两兄弟的矛盾才得已解决。

      “像这样双方不断激化的矛盾纠纷,一定不能再坚持调解,不然只会适得其反。”回派出所的路上,老杨对徐志伟说,调解时,要以事实为依据,待双方情绪稳定后,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把心里话讲出来,才能调处成功。

      次日一早,老杨又带着徐志伟来到吴某家,见兄弟二人确实没再争吵,才放心到辖区走访,“经手调处过的矛盾纠纷,一定要记得跟踪回访,避免群众表面和解背后怄气。”老杨说。

      还有5年,老杨就要退休了,所以每次调解他都会叫上所里民警、辅警一起。调解前与大家讨论调解方法,调解后认真总结调解技巧,争取把自己几十年的调解经验传授给派出所的“小杨们”。

      如今,不止是“老杨调解室”的5名专职调解员,青山镇每一位“老杨”“小杨”都在共同努力调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张琪薰)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