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民族文化+”助推万峰林乡村旅游发展

更新:2023-10-10 08:32|编辑:潘建康|浏览:1099|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布依族的文艺节目很精彩,特别是‘八音坐唱’和‘山乡情韵’,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次来万峰林真是不虚此行。”日前,由黔西南州文化馆主办的“民族文化进村寨”文艺展演活动在兴义万峰林乡愁集市举行,游客张女 ...
  “布依族的文艺节目很精彩,特别是‘八音坐唱’和‘山乡情韵’,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次来万峰林真是不虚此行。”日前,由黔西南州文化馆主办的“民族文化进村寨”文艺展演活动在兴义万峰林乡愁集市举行,游客张女士在观看完演出后感慨地说。

  活动当晚,参演的演员全部来自万峰林街道双生村,这些村民把黔西南州文化馆送到家门口的民族文化培训成果尽情展现,也让游客体验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万峰林开展民族文化培训,是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据了解,为打造景区旅游新业态,推动民族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采用“民族文化+”模式,全面启动万峰林村寨文艺培训工作。

  “民族文化+群众需求”助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根据万峰林村寨的群众基础,州文化馆从今年6月开始陆续启动,每周定期到鱼龙村、纳录村、双生村、乐立村对当地村民开展文艺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包括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敬酒歌《麻哽唠》、布依族舞蹈《三月三》、布依族舞蹈《酒歌》、布依糠包舞、布依竹鼓舞等,目前参与的群众积极性高,各项文艺培训获得群众好评。

  “我们鱼龙村老老小小都很喜欢八音,现在我们村的布依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州文化馆的老师给我们送来了文艺。以后,我们鱼龙村一定会用八音把我们当地的风土人情分享给中外游客。”鱼龙村老年协会会长王昌化说。

  “民族文化+当地特色”助力提升文艺队伍水平。在培训的过程中,根据各村寨的实际情况,着力挖掘民族文化人才和培养人才。同时,对基层乡村原创的民族文艺节目进行打造提升。鱼龙村和双生村部分文艺团队有原创文艺作品,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有待丰富,州文化馆派遣专业团队在保留当地原创特色的基础上,对现有民族文化进行挖掘,丰富表现形态,帮助其提高文艺作品质量、文艺队伍水平。

  目前,通过培训打造,各村各寨都有了自己的演出队伍,极大地提振了村民们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实力。

  “民族文化+规模效益”助力发展万峰林旅游产业。在已启动的培训基础上,州文化馆逐步扩大培训规模和范围,目前已辐射到万峰林包括万福村、上纳灰村、翁本村等在内的八个村以及下五屯街道庄园社区、永康社区、科佐屯社区三个社区。通过扩大培训范围和丰富培训内容,将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带到景区,助力提升群众民族文化旅游形象,形成人人都是黔西南州旅游参与者、推广者的良好氛围。

  “把舞蹈、器乐、声乐培训带到村寨,是为了助力全州的旅游业发展,实现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相互融合,打造景区旅游新业态,让更多村民都能歌善舞,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份子,为自己的家乡当好宣传员,让美丽的万峰林景区民族文化氛围更浓,擦亮我们‘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品牌。”州文化馆艺术培训相关负责人说。(唐蓉)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民族文化+”助推万峰林乡村旅游发展

  • 编辑:潘建康浏览:1099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布依族的文艺节目很精彩,特别是‘八音坐唱’和‘山乡情韵’,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次来万峰林真是不虚此行。”日前,由黔西南州文化馆主办的“民族文化进村寨”文艺展演活动在兴义万峰林乡愁集市举行,游客张女士在观看完演出后感慨地说。

      活动当晚,参演的演员全部来自万峰林街道双生村,这些村民把黔西南州文化馆送到家门口的民族文化培训成果尽情展现,也让游客体验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万峰林开展民族文化培训,是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据了解,为打造景区旅游新业态,推动民族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采用“民族文化+”模式,全面启动万峰林村寨文艺培训工作。

      “民族文化+群众需求”助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根据万峰林村寨的群众基础,州文化馆从今年6月开始陆续启动,每周定期到鱼龙村、纳录村、双生村、乐立村对当地村民开展文艺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包括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敬酒歌《麻哽唠》、布依族舞蹈《三月三》、布依族舞蹈《酒歌》、布依糠包舞、布依竹鼓舞等,目前参与的群众积极性高,各项文艺培训获得群众好评。

      “我们鱼龙村老老小小都很喜欢八音,现在我们村的布依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州文化馆的老师给我们送来了文艺。以后,我们鱼龙村一定会用八音把我们当地的风土人情分享给中外游客。”鱼龙村老年协会会长王昌化说。

      “民族文化+当地特色”助力提升文艺队伍水平。在培训的过程中,根据各村寨的实际情况,着力挖掘民族文化人才和培养人才。同时,对基层乡村原创的民族文艺节目进行打造提升。鱼龙村和双生村部分文艺团队有原创文艺作品,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有待丰富,州文化馆派遣专业团队在保留当地原创特色的基础上,对现有民族文化进行挖掘,丰富表现形态,帮助其提高文艺作品质量、文艺队伍水平。

      目前,通过培训打造,各村各寨都有了自己的演出队伍,极大地提振了村民们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实力。

      “民族文化+规模效益”助力发展万峰林旅游产业。在已启动的培训基础上,州文化馆逐步扩大培训规模和范围,目前已辐射到万峰林包括万福村、上纳灰村、翁本村等在内的八个村以及下五屯街道庄园社区、永康社区、科佐屯社区三个社区。通过扩大培训范围和丰富培训内容,将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带到景区,助力提升群众民族文化旅游形象,形成人人都是黔西南州旅游参与者、推广者的良好氛围。

      “把舞蹈、器乐、声乐培训带到村寨,是为了助力全州的旅游业发展,实现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相互融合,打造景区旅游新业态,让更多村民都能歌善舞,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份子,为自己的家乡当好宣传员,让美丽的万峰林景区民族文化氛围更浓,擦亮我们‘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品牌。”州文化馆艺术培训相关负责人说。(唐蓉)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