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2023国际山地旅游> 我与山旅会
> 2023国际山地旅游> 我与山旅会

在奔跑中你会遇见…… || 万峰林“福”字田:稻香满溢 田园如画

更新:2023-9-5 09:14|编辑:杨廷剑|浏览:200|评论: 0 |来源: 中国黔西南微信中国号
摘要:  秋日的万峰林,一个大写的“福”字出现在万峰林的田野里,不少游客和往年一样,到“福”字稻田打卡,广东的陈女士基本每年都来。“住在万峰林的民宿里,每天早上打开窗就可以看到峰林、稻田,还有扑鼻而来的稻香 ...
  秋日的万峰林,一个大写的“福”字出现在万峰林的田野里,不少游客和往年一样,到“福”字稻田打卡,广东的陈女士基本每年都来。“住在万峰林的民宿里,每天早上打开窗就可以看到峰林、稻田,还有扑鼻而来的稻香,一整天的心情都变好了。

”万峰林“福”字田 张懿 摄

  “福”字稻田景观采用常规水稻做边界、紫叶水稻构图的定植模式,根据田块大小和视觉效果确定图案斑块作业面积,在水稻生长的苗期、花期,通过水稻叶色、花色的自然变化展现特殊色彩效果,达到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成为了游客打卡万峰林的好去处。

游客在万峰林景区稻田中拍照

  近年来,万峰林景区着力培育催生一批融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生产、田园风光、农耕体验品味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产业联动发展、互融互赢,带动老百姓创收致富。

  “除了能吸引游客前来打卡观光,种植的水稻品种产量也高,每年都丰产丰收呢!”望着田间长势良好的水稻,万福村民姚先生幸福感十足。他介绍,万福村是万峰林主要的水稻产区,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已成为贵州水稻的高产记录产生地。

  据了解,万福村作为国家级超高产水稻实验示范基地,2021年农技专家通过机械插秧,增加栽插密度、肥效管控等措施,兴义的“甬优1540”品种,曾以1081.8公斤的亩产量,刷新贵州省水稻高产纪录。此后,“万峰林”牌优质大米名声大振。

万峰林景区田野景美如画

  农旅融合,处处是景,山是景,水是景,田园人家是景。

  为让游客深度体验田园生活,近几年,万峰林推出了农田认养计划,让游客亲自参与体验农耕的乐趣。夏季,可以看到苍翠欲滴的水稻,秋天,金灿灿的稻田成为了景中美丽的点缀,稻香更是扑鼻而来,从高处看向“福”字稻田,色彩斑斓的稻田,像是被打翻的调色盘。

  “今年暑期游客比较多,差不多是去年的两三倍,每天蛋炒饭都要卖三四百份。”当地村民王明兴看准商机在景区开起了饭店,他大概算了一下,在旅游发展的推动下,万福村现有20多家特色餐馆。

  “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曾经的万福村靠天吃饭,年轻人多数在外务工,如今乡村旅游正热,拥有得天独厚位置的万福村让很多人纷纷回乡创业,当起了老板。


  为带动大山深处农产品走向广阔市场,景区内还设置了万峰林东西部协作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建设特色农产品展示馆,设立了40个公益摊位,供当地村民销售自家农产品,助力“黔货出山”。

  万峰林街道积极发展旅游业带动景区村民走上致富路,在景区不远处的翁本村自然也紧跟脚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规模化种植枇杷。“买树苗时政府有补贴,并会派专业技术人员来实地考察,教我们怎么种好枇杷树,种下来效果非常好。”果农罗大叔看着长势极好的枇杷树,满脸笑容。

  除此之外,翁本村种植了澳洲坚果、春桃等,春天竞相开放的桃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翁本村也借此开起了民宿,让游客在感受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的同时,亲近自然、放松自我。


  本着“农区变景区”的发展理念,万福村、翁本村打造了水果采摘园、农产品种植体验区等富有互动性、参与性的园区。围绕“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将万峰林景区打造成一个休闲度假的优质景区。

  景区发展,让老百姓的荷包“鼓”起来了,万峰林依托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努力探索出一条“旅游+”的发展道路,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居民劳动致富。

  2023万峰林半程马拉松赛在即,为迎接跑友和游客的到来,作为马拉松赛道终点的“福”字稻田,正积极利用地理优势营造“加油奔跑·兴义真好”的运动氛围。( 肖雄  尹本建)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2023国际山地旅游 > 我与山旅会

在奔跑中你会遇见…… || 万峰林“福”字田:稻香满溢 田园如画

  • 编辑:杨廷剑浏览:200评论: 0 中国黔西南微信中国号
  •   秋日的万峰林,一个大写的“福”字出现在万峰林的田野里,不少游客和往年一样,到“福”字稻田打卡,广东的陈女士基本每年都来。“住在万峰林的民宿里,每天早上打开窗就可以看到峰林、稻田,还有扑鼻而来的稻香,一整天的心情都变好了。

    ”万峰林“福”字田 张懿 摄

      “福”字稻田景观采用常规水稻做边界、紫叶水稻构图的定植模式,根据田块大小和视觉效果确定图案斑块作业面积,在水稻生长的苗期、花期,通过水稻叶色、花色的自然变化展现特殊色彩效果,达到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成为了游客打卡万峰林的好去处。

    游客在万峰林景区稻田中拍照

      近年来,万峰林景区着力培育催生一批融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生产、田园风光、农耕体验品味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产业联动发展、互融互赢,带动老百姓创收致富。

      “除了能吸引游客前来打卡观光,种植的水稻品种产量也高,每年都丰产丰收呢!”望着田间长势良好的水稻,万福村民姚先生幸福感十足。他介绍,万福村是万峰林主要的水稻产区,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已成为贵州水稻的高产记录产生地。

      据了解,万福村作为国家级超高产水稻实验示范基地,2021年农技专家通过机械插秧,增加栽插密度、肥效管控等措施,兴义的“甬优1540”品种,曾以1081.8公斤的亩产量,刷新贵州省水稻高产纪录。此后,“万峰林”牌优质大米名声大振。

    万峰林景区田野景美如画

      农旅融合,处处是景,山是景,水是景,田园人家是景。

      为让游客深度体验田园生活,近几年,万峰林推出了农田认养计划,让游客亲自参与体验农耕的乐趣。夏季,可以看到苍翠欲滴的水稻,秋天,金灿灿的稻田成为了景中美丽的点缀,稻香更是扑鼻而来,从高处看向“福”字稻田,色彩斑斓的稻田,像是被打翻的调色盘。

      “今年暑期游客比较多,差不多是去年的两三倍,每天蛋炒饭都要卖三四百份。”当地村民王明兴看准商机在景区开起了饭店,他大概算了一下,在旅游发展的推动下,万福村现有20多家特色餐馆。

      “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曾经的万福村靠天吃饭,年轻人多数在外务工,如今乡村旅游正热,拥有得天独厚位置的万福村让很多人纷纷回乡创业,当起了老板。


      为带动大山深处农产品走向广阔市场,景区内还设置了万峰林东西部协作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建设特色农产品展示馆,设立了40个公益摊位,供当地村民销售自家农产品,助力“黔货出山”。

      万峰林街道积极发展旅游业带动景区村民走上致富路,在景区不远处的翁本村自然也紧跟脚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规模化种植枇杷。“买树苗时政府有补贴,并会派专业技术人员来实地考察,教我们怎么种好枇杷树,种下来效果非常好。”果农罗大叔看着长势极好的枇杷树,满脸笑容。

      除此之外,翁本村种植了澳洲坚果、春桃等,春天竞相开放的桃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翁本村也借此开起了民宿,让游客在感受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的同时,亲近自然、放松自我。


      本着“农区变景区”的发展理念,万福村、翁本村打造了水果采摘园、农产品种植体验区等富有互动性、参与性的园区。围绕“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将万峰林景区打造成一个休闲度假的优质景区。

      景区发展,让老百姓的荷包“鼓”起来了,万峰林依托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努力探索出一条“旅游+”的发展道路,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居民劳动致富。

      2023万峰林半程马拉松赛在即,为迎接跑友和游客的到来,作为马拉松赛道终点的“福”字稻田,正积极利用地理优势营造“加油奔跑·兴义真好”的运动氛围。( 肖雄  尹本建)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