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2023国际山地旅游> 我与山旅会
> 2023国际山地旅游> 我与山旅会

“在奔跑中你会遇见……” 2023万峰林半程马拉松赛邀你用脚步丈量城市

更新:2023-8-30 16:51|编辑:山遇水|浏览:176|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2023万峰林半程马拉松赛9月10日将在兴义市万峰林景区鸣枪开跑。  你,准备好了吗?  来万峰林不只是跑马拉松,还有顶级的喀斯特风光和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在等你!万峰林景区内马拉松赛道 胡云江 摄  黔西南 ...
  2023万峰林半程马拉松赛9月10日将在兴义市万峰林景区鸣枪开跑。

  你,准备好了吗?

  来万峰林不只是跑马拉松,还有顶级的喀斯特风光和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在等你!

万峰林景区内马拉松赛道 胡云江 摄

  黔西南,一个连风都是有色彩的地方。

  旖旎的山水风光中蕴藏着绚丽多彩的文化。

  每座城市都拥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历经岁月的积淀与洗礼,渐渐凝聚为城市的灵魂。万峰林这片美丽的峰林一直“滋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8月19日和8月27日,两次万峰林半程马拉松体验赛的举办,把城市的文化通过马拉松传递出来了,彰显了黔西南特有的魅力。

  奔跑中你会遇见民族村寨。在万峰林景区内,有许多布依族村寨,如纳录村、纳灰村、双生村、耳寨村、鱼陇村等。这里民风古朴,古榕怀抱,有着优美田园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错落有致的民居镶嵌在万峰和田园里,山峰、田园、河流、村庄、古树……田与峰无瑕组合,河与村融为一体,形成了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巨大的山水盆景之中。

乡愁集市中华布依八音堂

  走进这些村落,感受布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可以看到古朴的房屋、桥梁、墙壁、井台等,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艺术。你可以听到他们用独特的布依语交流,欣赏他们的民族服饰、刺绣、银饰等,参与他们的民族音乐、舞蹈、节日等,感受他们的热情和友好。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诗人杜牧千年前的感慨,如今成为当下都市人来万峰林寻找另一种修身养心的“慢生活”。

  纳灰村的民宿大多是融入自然与布依族元素而建设的,民宿隐于半山腰上,可俯瞰万峰林的田园山景,民宿在依托纳灰村原有的村庄环境的基础上,对古物进行充分的再利用,带着十足的时光气息,屋台青瓦,仰头就能望见星空,夜里灯火阑珊,周围是满天繁星作伴下的宁静。

乡愁集市中华布依八音堂扎染产品

  择民宿一间,欣赏万峰林的山景和云卷云舒,一日三餐,三五好友,阳光和星光永在……

  奔跑中你会遇见民族文化。高亢嘹亮的八音坐唱、热烈奔放的布依歌舞、巧夺天工的刺绣、到独具魅力的扎染……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是这个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诗经》有云:“终朝采蓝,不盈一襜”。早在3000多年前,蓼蓝就已成为中国历史上广泛种植和使用的经济作物。虽然蓼蓝也是常用的药用植物,叶有清热解毒之效;但更为人熟知的,是它作为中国古代广泛使用的靛蓝染料的名气。时至今日,在黔西南草木染仍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民族传承,仍在延续。

  布依村寨中,时常能看见墙角边半盖的染缸,他们大多在赶集时买来靛泥,再回到自家染缸里染色。其中扎染是布依族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它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在扎结而出的每一种花,即便是有成百上千种,印染后的花纹却各有不同。这在机械印染工艺千篇一律的时代,就像是独属于手工印染的浪漫。

乡愁集市中华布依八音堂扎染产品

  八音由来已久,早在周秦时期,人们把“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乐器按不同材质进行区分,称之为“八音”,后来则是泛指所有乐器。而如今“八音坐唱”的八音则是指萧筒、牛骨胡、葫芦琴、月琴、刺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器乐组合的名称。随着历史的发展,布依八音表演也加入勒尤、木叶等布依族乐器进行伴奏。

  旋律古朴、曲调流畅、唱腔优美、乐声悦耳的布依八音,现在则多在节日、婚丧、建房、祝寿等各类场合,已然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现在常听到的曲目《贺喜堂》,歌词大意:“贺喜堂,唱八音,唱起八音迎嘉宾,欢迎嘉宾来做客,山欢水笑齐同乐。”这首传了一代又一代的布依族八音坐唱经典传统曲目,欢快曲调将带你来到布依寨、在榕树下,布依阿妹捧出香甜的米酒喜迎八方来客。

布依八音坐唱表演

  布依族青年男女唱歌跳舞,可唱跳三天三夜不重复,布依族民间舞蹈都来自生活,“生活细节皆成舞”主要以生产劳动和民族习俗为题材。反映生产劳动的有织布舞、舂碓舞、响篙舞、生产舞、丰收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反映民族习俗的有花包舞、铜鼓刷把舞、伴嫁舞、玩山舞、花棍舞、龙舞、狮子舞、板凳舞、铙钹舞、转场舞、回旋舞、红灯舞、刺锤舞、傩舞、鼓砻等。

  布依族舞蹈舞起来时,欢庆时,激昂的鼓声响起,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舞蹈动作热烈奔放、潇洒大方,一起徜徉在欢乐的气氛里。

  奔跑中你会遇见美食。“色彩诱惑”的五色糯米饭,古老菜式的“八大碗”,“相得益彰”的布依酸笋牛肉……

  在大山深处,依山傍水而居的稻作民族布依族人,一直以来以糯米为主食,其米制品不计其数,且与日常生活和丰富多彩的节日息息相关,五色糯米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色彩鲜艳、五彩斑斓,赋予糯米饭无尽的诗情画意和浪漫情怀。

  “八大碗”是热情的布依族人招待客人的最好菜肴,虽然它是布依人家最“老”的菜式,但是却别具风味。这“八大碗”其实就是八道菜,即: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素南瓜、素豆腐、花糯米饭,这八道菜中的金豆米、粉条、南瓜、五色糯米等都是布依人农忙时极方便的菜肴,色鲜味美可口。配上四方的木桌、木制的条凳,坐在布依人家里,惬意地喝上一碗浓浓的米酒,这就是布依族美食文化。

布依八大碗 魏浩然 摄

  在黔西南的高山上,常年放养着很多黄牛,它们以山上的青草为食,这样的牛肉肉质软嫩适口,配上布依族酸笋,味道相得益彰。

  来这里品尝的是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奔跑中你还会遇见……这些,只是城市为马拉松运动注入文化内涵的几个缩影。一场马拉松,能跑出一种对城市文化的深度体验感,跑友能够在比赛中亲身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在奔跑中了解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尹婷梅)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2023国际山地旅游 > 我与山旅会

“在奔跑中你会遇见……” 2023万峰林半程马拉松赛邀你用脚步丈量城市

  • 编辑:山遇水浏览:176评论: 0 兴义之窗
  •   2023万峰林半程马拉松赛9月10日将在兴义市万峰林景区鸣枪开跑。

      你,准备好了吗?

      来万峰林不只是跑马拉松,还有顶级的喀斯特风光和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在等你!

    万峰林景区内马拉松赛道 胡云江 摄

      黔西南,一个连风都是有色彩的地方。

      旖旎的山水风光中蕴藏着绚丽多彩的文化。

      每座城市都拥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历经岁月的积淀与洗礼,渐渐凝聚为城市的灵魂。万峰林这片美丽的峰林一直“滋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8月19日和8月27日,两次万峰林半程马拉松体验赛的举办,把城市的文化通过马拉松传递出来了,彰显了黔西南特有的魅力。

      奔跑中你会遇见民族村寨。在万峰林景区内,有许多布依族村寨,如纳录村、纳灰村、双生村、耳寨村、鱼陇村等。这里民风古朴,古榕怀抱,有着优美田园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错落有致的民居镶嵌在万峰和田园里,山峰、田园、河流、村庄、古树……田与峰无瑕组合,河与村融为一体,形成了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巨大的山水盆景之中。

    乡愁集市中华布依八音堂

      走进这些村落,感受布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可以看到古朴的房屋、桥梁、墙壁、井台等,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艺术。你可以听到他们用独特的布依语交流,欣赏他们的民族服饰、刺绣、银饰等,参与他们的民族音乐、舞蹈、节日等,感受他们的热情和友好。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诗人杜牧千年前的感慨,如今成为当下都市人来万峰林寻找另一种修身养心的“慢生活”。

      纳灰村的民宿大多是融入自然与布依族元素而建设的,民宿隐于半山腰上,可俯瞰万峰林的田园山景,民宿在依托纳灰村原有的村庄环境的基础上,对古物进行充分的再利用,带着十足的时光气息,屋台青瓦,仰头就能望见星空,夜里灯火阑珊,周围是满天繁星作伴下的宁静。

    乡愁集市中华布依八音堂扎染产品

      择民宿一间,欣赏万峰林的山景和云卷云舒,一日三餐,三五好友,阳光和星光永在……

      奔跑中你会遇见民族文化。高亢嘹亮的八音坐唱、热烈奔放的布依歌舞、巧夺天工的刺绣、到独具魅力的扎染……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是这个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诗经》有云:“终朝采蓝,不盈一襜”。早在3000多年前,蓼蓝就已成为中国历史上广泛种植和使用的经济作物。虽然蓼蓝也是常用的药用植物,叶有清热解毒之效;但更为人熟知的,是它作为中国古代广泛使用的靛蓝染料的名气。时至今日,在黔西南草木染仍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民族传承,仍在延续。

      布依村寨中,时常能看见墙角边半盖的染缸,他们大多在赶集时买来靛泥,再回到自家染缸里染色。其中扎染是布依族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它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在扎结而出的每一种花,即便是有成百上千种,印染后的花纹却各有不同。这在机械印染工艺千篇一律的时代,就像是独属于手工印染的浪漫。

    乡愁集市中华布依八音堂扎染产品

      八音由来已久,早在周秦时期,人们把“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乐器按不同材质进行区分,称之为“八音”,后来则是泛指所有乐器。而如今“八音坐唱”的八音则是指萧筒、牛骨胡、葫芦琴、月琴、刺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器乐组合的名称。随着历史的发展,布依八音表演也加入勒尤、木叶等布依族乐器进行伴奏。

      旋律古朴、曲调流畅、唱腔优美、乐声悦耳的布依八音,现在则多在节日、婚丧、建房、祝寿等各类场合,已然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现在常听到的曲目《贺喜堂》,歌词大意:“贺喜堂,唱八音,唱起八音迎嘉宾,欢迎嘉宾来做客,山欢水笑齐同乐。”这首传了一代又一代的布依族八音坐唱经典传统曲目,欢快曲调将带你来到布依寨、在榕树下,布依阿妹捧出香甜的米酒喜迎八方来客。

    布依八音坐唱表演

      布依族青年男女唱歌跳舞,可唱跳三天三夜不重复,布依族民间舞蹈都来自生活,“生活细节皆成舞”主要以生产劳动和民族习俗为题材。反映生产劳动的有织布舞、舂碓舞、响篙舞、生产舞、丰收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反映民族习俗的有花包舞、铜鼓刷把舞、伴嫁舞、玩山舞、花棍舞、龙舞、狮子舞、板凳舞、铙钹舞、转场舞、回旋舞、红灯舞、刺锤舞、傩舞、鼓砻等。

      布依族舞蹈舞起来时,欢庆时,激昂的鼓声响起,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舞蹈动作热烈奔放、潇洒大方,一起徜徉在欢乐的气氛里。

      奔跑中你会遇见美食。“色彩诱惑”的五色糯米饭,古老菜式的“八大碗”,“相得益彰”的布依酸笋牛肉……

      在大山深处,依山傍水而居的稻作民族布依族人,一直以来以糯米为主食,其米制品不计其数,且与日常生活和丰富多彩的节日息息相关,五色糯米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色彩鲜艳、五彩斑斓,赋予糯米饭无尽的诗情画意和浪漫情怀。

      “八大碗”是热情的布依族人招待客人的最好菜肴,虽然它是布依人家最“老”的菜式,但是却别具风味。这“八大碗”其实就是八道菜,即: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素南瓜、素豆腐、花糯米饭,这八道菜中的金豆米、粉条、南瓜、五色糯米等都是布依人农忙时极方便的菜肴,色鲜味美可口。配上四方的木桌、木制的条凳,坐在布依人家里,惬意地喝上一碗浓浓的米酒,这就是布依族美食文化。

    布依八大碗 魏浩然 摄

      在黔西南的高山上,常年放养着很多黄牛,它们以山上的青草为食,这样的牛肉肉质软嫩适口,配上布依族酸笋,味道相得益彰。

      来这里品尝的是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奔跑中你还会遇见……这些,只是城市为马拉松运动注入文化内涵的几个缩影。一场马拉松,能跑出一种对城市文化的深度体验感,跑友能够在比赛中亲身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在奔跑中了解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尹婷梅)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