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辣子树村里“腊”“绣”兴 —— 一个贵州普安山村的乡村振兴观察

更新:2023-8-11 08:48|编辑:潘建康|浏览:485|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数名工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加工厂的烟熏房内,一块块熏好的腊肉悬挂在横杆上,光泽诱人。  在距离腊肉加工厂约500米处的苗绣加工厂内,村民杨四妹和工友们也在忙碌着,一张张绣片在他们手中被缝制 ...
  数名工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加工厂的烟熏房内,一块块熏好的腊肉悬挂在横杆上,光泽诱人。

  在距离腊肉加工厂约500米处的苗绣加工厂内,村民杨四妹和工友们也在忙碌着,一张张绣片在他们手中被缝制成漂亮的苗族服饰。

  这是记者日前在贵州省普安县辣子树村采访时看到的场景。这里曾是普安县3个省级深度贫困村之一,村里平均海拔1843米,地貌以石山和半石山居多,人均耕地仅0.65亩,村民增收渠道狭窄。

  2020年3月,辣子树村成功脱贫摘帽,但产业基础依然薄弱。如何发展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成了当地干部的重要任务。

  “辣子树村近50%的群众是苗族,我们进行市场调研发现,他们的民族服饰外观精美、销路好,一套服装售价少则两三千元,多则五六千元。同时,村民有养猪的传统,但生猪价格不稳定,村民有时甚至要亏本卖猪。”公安部派驻普安县挂职干部、辣子树村驻村第一书记祁聪说。

  祁聪介绍,经过研判,他们决定在村里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苗绣和腊肉加工产业。2021年以来,辣子树村在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下,同时引进2名有销路、会管理、懂技术的能人投资入股,将村里闲置的学校和养殖场进行改造,成立了一家苗绣加工厂和一家腊肉加工厂。目前,两家工厂均已投产。

  杨四妹是苗绣加工厂招聘的第一批工人之一,她在厂里务工已有近一年。此前的10多年里,她和丈夫都在广东打工。“在这里打工可以照看孩子,比在外面好一些。”她说,工厂采用计件工资,随着技术逐渐熟练,她每个月的工资已由最初的1000多元涨到了3000多元。

  腊肉加工厂负责人王国建告诉记者,加工厂与村民签订了协议,以不低于每斤10元的价格收购生猪,价格高时则按市场价收购,目的是减轻市场价格波动对他们的影响,带动他们发展生猪养殖。2022年12月投产以来,加工厂已收购了60多头生猪,其中约60%来源于辣子树村村民。

  为激发能人的积极性,鼓励能人将产业做大做强,辣子树村采用“合作社+农户+能人+保底分红”的模式管理两家加工厂,让产业不会因为帮扶力量的调整而受到影响,长期发挥造血功能。

  祁聪介绍,两家加工厂每年保底给村里分红35万元。“产业规模小,能人赚得就少。产业规模越大,村里得到的分红越多,能人的利润也越多。”他说,两家加工厂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3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苗绣加工厂负责人刘金友介绍,这个加工厂目前每个月能生产80套苗族服装,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不愁销路。王国建告诉记者,腊肉加工厂今年已销售腊肉2万多斤,实现产值60多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将超过100万元。

  目前,辣子树村正在改造村委会以前的活动室,计划将其建成直播基地,接下来将尝试通过网络直播拓宽两家加工厂产品的销售渠道,助力产业发展。(郑明鸿)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普安

辣子树村里“腊”“绣”兴 —— 一个贵州普安山村的乡村振兴观察

  • 编辑:潘建康浏览:485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数名工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加工厂的烟熏房内,一块块熏好的腊肉悬挂在横杆上,光泽诱人。

      在距离腊肉加工厂约500米处的苗绣加工厂内,村民杨四妹和工友们也在忙碌着,一张张绣片在他们手中被缝制成漂亮的苗族服饰。

      这是记者日前在贵州省普安县辣子树村采访时看到的场景。这里曾是普安县3个省级深度贫困村之一,村里平均海拔1843米,地貌以石山和半石山居多,人均耕地仅0.65亩,村民增收渠道狭窄。

      2020年3月,辣子树村成功脱贫摘帽,但产业基础依然薄弱。如何发展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成了当地干部的重要任务。

      “辣子树村近50%的群众是苗族,我们进行市场调研发现,他们的民族服饰外观精美、销路好,一套服装售价少则两三千元,多则五六千元。同时,村民有养猪的传统,但生猪价格不稳定,村民有时甚至要亏本卖猪。”公安部派驻普安县挂职干部、辣子树村驻村第一书记祁聪说。

      祁聪介绍,经过研判,他们决定在村里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苗绣和腊肉加工产业。2021年以来,辣子树村在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下,同时引进2名有销路、会管理、懂技术的能人投资入股,将村里闲置的学校和养殖场进行改造,成立了一家苗绣加工厂和一家腊肉加工厂。目前,两家工厂均已投产。

      杨四妹是苗绣加工厂招聘的第一批工人之一,她在厂里务工已有近一年。此前的10多年里,她和丈夫都在广东打工。“在这里打工可以照看孩子,比在外面好一些。”她说,工厂采用计件工资,随着技术逐渐熟练,她每个月的工资已由最初的1000多元涨到了3000多元。

      腊肉加工厂负责人王国建告诉记者,加工厂与村民签订了协议,以不低于每斤10元的价格收购生猪,价格高时则按市场价收购,目的是减轻市场价格波动对他们的影响,带动他们发展生猪养殖。2022年12月投产以来,加工厂已收购了60多头生猪,其中约60%来源于辣子树村村民。

      为激发能人的积极性,鼓励能人将产业做大做强,辣子树村采用“合作社+农户+能人+保底分红”的模式管理两家加工厂,让产业不会因为帮扶力量的调整而受到影响,长期发挥造血功能。

      祁聪介绍,两家加工厂每年保底给村里分红35万元。“产业规模小,能人赚得就少。产业规模越大,村里得到的分红越多,能人的利润也越多。”他说,两家加工厂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3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苗绣加工厂负责人刘金友介绍,这个加工厂目前每个月能生产80套苗族服装,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不愁销路。王国建告诉记者,腊肉加工厂今年已销售腊肉2万多斤,实现产值60多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将超过100万元。

      目前,辣子树村正在改造村委会以前的活动室,计划将其建成直播基地,接下来将尝试通过网络直播拓宽两家加工厂产品的销售渠道,助力产业发展。(郑明鸿)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