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望谟民中办学发展纪实——风劲正远航

更新:2023-7-18 14:49|编辑:杨广剥|浏览:2675|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在天马山麓,王母河畔,有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突出、办学规范,已走过77年风风雨雨的学校——望谟民中,2023年6月20日,省教育厅行文授予该校为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如今正英姿勃发地驶入教育高质 ...
  在天马山麓,王母河畔,有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突出、办学规范,已走过77年风风雨雨的学校——望谟民中,2023年6月20日,省教育厅行文授予该校为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如今正英姿勃发地驶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

  回眸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望谟民中创办于1946年3月1日,初名“望谟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9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新建“贵州省望谟民中”,简称为“望谟民中”。该校的原校区,校舍及设备设施破旧。2011年6月6日老校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校园严重受损,望谟县委、县政府将该校列为省政府的灾后重建项目之一,在建设上整合灾后重建项目、突破高中教育工程项目,用最好的地块、投入较多的资金新建望谟民中新校区。新校区投入近2.4亿元,学校占地面积211亩,办学规模达5000人的寄宿制学校。2014年7月8日,搬迁到现在的新校区,从此迎来了新的发展。

  望谟民中美丽校园

  2015年2月,望谟民中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期,审时度势,启动了申报创建省级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简称“申示”)。当时,“申示”工作得到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州政府把望谟民中的“申示”作为2015年州政府督办的十件实事之一。

  望谟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想方设法安排了近1000万元资金支持望谟民中的“申示”,最终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的预评、第一次、第二次评估验收,2016年8月省教育厅授予望谟民中“三类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

  接下来的几年发展中,望谟民中始终发扬“不甘落后、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实现跨越”的民中精神,锤炼了一个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团结向上、尽责担当的领导班子,培育了一批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有教育情怀的教师队伍,在党建引领、立德树人、质量兴校、育人己任理念的统领下,形成了校风正、教风实、学风浓的良好育人环境,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子,成为望谟教育标杆,引领望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望谟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望谟民中不断把新的一天作为新的起点,把成绩定格成历史,将奋进写在路上,以优质教育发展为目标,奋力拼搏,再创佳绩。长风破浪正此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0年1月,望谟民中再次启动了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三类升二类的创建工作。该校充分利用好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的创建评估机遇,通过评估查找短板和不足,找准下一步改进和发展方向,坚持以评促发展、以评促提升,切实在队伍建设、项目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办好望谟家门口最优质的教育。

  经过一年多的创建工程,2023年3月底,省教育厅专家组实地走访、课堂观摩、查看资料等,对望谟民中申报省级三类升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进行第二次全面评估。评定专家组对“党的领导、办学方向、学校治理、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示范引领”八个维度给予高度评价。2023年6月,省教育厅授予望谟民中“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

  发展篇——

  励精图治苦探索,自强不息创新绩

  打造更加幸福的校园

  走进望谟民中校园,楼宇错落有致,林木葱茏、柔美多姿、花团锦簇、清丽幽雅,一所“花园式学校”呈现眼帘。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处处充满着朝气与生机,宽敞的大道两旁的民族文化长廊、广场的鲲鹏雕塑、图文并茂的墙体文化、后花园的九思长廊等等,无不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文化内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激励和启迪作用。

  近年来,该校每一年都要投入两三百万元,打造校园文化,配齐了各类功能室和设施设备。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以“和”文化为主体,打造“和睦、和谐、和美”的校园。现如今,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生活条件优越,实现了校园里的每一堵墙、每一块草地乃至每一株花木都会“说话”,育人氛围浓厚,校园文化品位更上档次。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着力打造内涵丰富、底蕴厚重的校园文化。该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教育视频大讲堂、国旗下讲话、集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及教师课堂有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时,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不断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如今,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育人环境不断优化,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事业的良性发展,学校成为学生热爱、教师自豪、家长满意的幸福乐园。

  打造更加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一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精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更离不开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

  望谟民中一直以来,紧紧围绕“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达标、五年成熟、八年骨干、十年成名”的师资培养目标,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方式,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近几年,几乎每一年至少投入40万元的经费用于教师继续教育,派教师到北京等地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参观学习交流;还邀请专家、名师到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视导;先后与江西师大附中、广东惠东高中、兴义八中、贵阳清华中学等省内外名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同时,与一些知名学校开展了校际交流,通过“互派互访”交流,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大幅度提升;开展每周半天的校本研修、新教师一周的岗前培训、以老带新、师生同题同考、“晒课”等教研帮教,助推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正是在学校这样的培养机制和老教师的帮教下,短短几年时间,杨超等众多的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州级以上的名师、骨干教师。谈到成长,杨超说:“当我在带班和带课遇到困惑时,就向身边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他们总是给我耐心答疑解惑,让我对教学和带班都有了更大的信心。”

  如今的望谟民中,一支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目前,该校有高级教师93人、省级骨干名师4人,州县级骨干名师82名,师资队伍建设也是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检验标准之一。

  打造更加凸显的办学特色

  为形成望谟民中的特色,学校上下狠抓特色教育。首先抓好普通学科教学,进一步打造导、学、展、评、练“五环节”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彰显特色,奠基人生”的办学思想,立足于“凸显民族特色,实现艺体双飞”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

  该校充分发挥望谟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优势,结合学校实际,组织编写了《民族体育进校园教程》《布依山水美丽望谟》《望谟民间美术》等5套地方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在全县各中小学推广使用;以课堂教学、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为载体,依托学校师资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芦笙、蜡染、纺织等非遗传承人到学校授课;建设民族展示馆、民族文化长廊等民族文化氛围;打造大课间国学经典诵读、“千人竹鼓操”“千人糠包舞”等一校一品的特色项目,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强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望谟民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成效显著。男、女足球队多次荣获全州中学生足球赛冠军、亚军,足球队多次代表黔西南州参加全省足球比赛;学生表演队参加全国民运会获冠军1次,亚军两次;统计近三年,组队参加的省州各级各类比赛冠亚军40多人次,其中:2023年5月学生参加全省科普创新“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该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特色足球学校”“贵州省特色文化学校”“贵州省优秀校园文艺团队”“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望谟民中浴火涅槃,教育教学质量成倍提升。近三年来,高考成绩年年有突破,“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已成为该校教育成果一张靓丽的名片,望谟民中社会声誉不断攀升。2023年4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刊文《从“0”到“909”:贵州一所山区县中的突围》,中国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相继转载此文,关注望谟民族中学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

  望谟民中在区域示范引领方面,不断探索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着力推进县域校际间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资源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提高示范引领效益,促进县域内学校协同发展。

  “这几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校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三类升为二类评估,既是一次大检阅,又是提振我校加快发展的催化剂。我们将乘势而上,厚积薄发,努力谱写更加波澜壮阔的华美篇章。”望谟民中校长杨锐说。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望谟民中办学发展纪实——风劲正远航

  • 编辑:杨广剥浏览:2675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在天马山麓,王母河畔,有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突出、办学规范,已走过77年风风雨雨的学校——望谟民中,2023年6月20日,省教育厅行文授予该校为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如今正英姿勃发地驶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

      回眸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望谟民中创办于1946年3月1日,初名“望谟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9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新建“贵州省望谟民中”,简称为“望谟民中”。该校的原校区,校舍及设备设施破旧。2011年6月6日老校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校园严重受损,望谟县委、县政府将该校列为省政府的灾后重建项目之一,在建设上整合灾后重建项目、突破高中教育工程项目,用最好的地块、投入较多的资金新建望谟民中新校区。新校区投入近2.4亿元,学校占地面积211亩,办学规模达5000人的寄宿制学校。2014年7月8日,搬迁到现在的新校区,从此迎来了新的发展。

      望谟民中美丽校园

      2015年2月,望谟民中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期,审时度势,启动了申报创建省级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简称“申示”)。当时,“申示”工作得到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州政府把望谟民中的“申示”作为2015年州政府督办的十件实事之一。

      望谟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想方设法安排了近1000万元资金支持望谟民中的“申示”,最终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的预评、第一次、第二次评估验收,2016年8月省教育厅授予望谟民中“三类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

      接下来的几年发展中,望谟民中始终发扬“不甘落后、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实现跨越”的民中精神,锤炼了一个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团结向上、尽责担当的领导班子,培育了一批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有教育情怀的教师队伍,在党建引领、立德树人、质量兴校、育人己任理念的统领下,形成了校风正、教风实、学风浓的良好育人环境,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子,成为望谟教育标杆,引领望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望谟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望谟民中不断把新的一天作为新的起点,把成绩定格成历史,将奋进写在路上,以优质教育发展为目标,奋力拼搏,再创佳绩。长风破浪正此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0年1月,望谟民中再次启动了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三类升二类的创建工作。该校充分利用好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的创建评估机遇,通过评估查找短板和不足,找准下一步改进和发展方向,坚持以评促发展、以评促提升,切实在队伍建设、项目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办好望谟家门口最优质的教育。

      经过一年多的创建工程,2023年3月底,省教育厅专家组实地走访、课堂观摩、查看资料等,对望谟民中申报省级三类升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进行第二次全面评估。评定专家组对“党的领导、办学方向、学校治理、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示范引领”八个维度给予高度评价。2023年6月,省教育厅授予望谟民中“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

      发展篇——

      励精图治苦探索,自强不息创新绩

      打造更加幸福的校园

      走进望谟民中校园,楼宇错落有致,林木葱茏、柔美多姿、花团锦簇、清丽幽雅,一所“花园式学校”呈现眼帘。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处处充满着朝气与生机,宽敞的大道两旁的民族文化长廊、广场的鲲鹏雕塑、图文并茂的墙体文化、后花园的九思长廊等等,无不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文化内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激励和启迪作用。

      近年来,该校每一年都要投入两三百万元,打造校园文化,配齐了各类功能室和设施设备。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以“和”文化为主体,打造“和睦、和谐、和美”的校园。现如今,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生活条件优越,实现了校园里的每一堵墙、每一块草地乃至每一株花木都会“说话”,育人氛围浓厚,校园文化品位更上档次。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着力打造内涵丰富、底蕴厚重的校园文化。该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教育视频大讲堂、国旗下讲话、集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及教师课堂有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时,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不断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如今,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育人环境不断优化,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事业的良性发展,学校成为学生热爱、教师自豪、家长满意的幸福乐园。

      打造更加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一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精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更离不开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

      望谟民中一直以来,紧紧围绕“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达标、五年成熟、八年骨干、十年成名”的师资培养目标,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方式,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近几年,几乎每一年至少投入40万元的经费用于教师继续教育,派教师到北京等地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参观学习交流;还邀请专家、名师到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视导;先后与江西师大附中、广东惠东高中、兴义八中、贵阳清华中学等省内外名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同时,与一些知名学校开展了校际交流,通过“互派互访”交流,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大幅度提升;开展每周半天的校本研修、新教师一周的岗前培训、以老带新、师生同题同考、“晒课”等教研帮教,助推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正是在学校这样的培养机制和老教师的帮教下,短短几年时间,杨超等众多的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州级以上的名师、骨干教师。谈到成长,杨超说:“当我在带班和带课遇到困惑时,就向身边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他们总是给我耐心答疑解惑,让我对教学和带班都有了更大的信心。”

      如今的望谟民中,一支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目前,该校有高级教师93人、省级骨干名师4人,州县级骨干名师82名,师资队伍建设也是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检验标准之一。

      打造更加凸显的办学特色

      为形成望谟民中的特色,学校上下狠抓特色教育。首先抓好普通学科教学,进一步打造导、学、展、评、练“五环节”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彰显特色,奠基人生”的办学思想,立足于“凸显民族特色,实现艺体双飞”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

      该校充分发挥望谟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优势,结合学校实际,组织编写了《民族体育进校园教程》《布依山水美丽望谟》《望谟民间美术》等5套地方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在全县各中小学推广使用;以课堂教学、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为载体,依托学校师资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芦笙、蜡染、纺织等非遗传承人到学校授课;建设民族展示馆、民族文化长廊等民族文化氛围;打造大课间国学经典诵读、“千人竹鼓操”“千人糠包舞”等一校一品的特色项目,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强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望谟民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成效显著。男、女足球队多次荣获全州中学生足球赛冠军、亚军,足球队多次代表黔西南州参加全省足球比赛;学生表演队参加全国民运会获冠军1次,亚军两次;统计近三年,组队参加的省州各级各类比赛冠亚军40多人次,其中:2023年5月学生参加全省科普创新“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该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特色足球学校”“贵州省特色文化学校”“贵州省优秀校园文艺团队”“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望谟民中浴火涅槃,教育教学质量成倍提升。近三年来,高考成绩年年有突破,“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已成为该校教育成果一张靓丽的名片,望谟民中社会声誉不断攀升。2023年4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刊文《从“0”到“909”:贵州一所山区县中的突围》,中国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相继转载此文,关注望谟民族中学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

      望谟民中在区域示范引领方面,不断探索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着力推进县域校际间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资源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提高示范引领效益,促进县域内学校协同发展。

      “这几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校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三类升为二类评估,既是一次大检阅,又是提振我校加快发展的催化剂。我们将乘势而上,厚积薄发,努力谱写更加波澜壮阔的华美篇章。”望谟民中校长杨锐说。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