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义龙

绘就和美山村新画卷 ———万屯镇兴化村人居环境整治走笔

更新:2023-6-15 11:42|编辑:山遇水|浏览:3355|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当下,走进万屯镇兴化村内的村寨,目之所及,一派干净、整洁、舒适的景象。兴化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围绕“整五脏、治八乱”,努力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推动人居环境向“净、洁、美”目标迈进,从而使群众的获得感 ...
  当下,走进万屯镇兴化村内的村寨,目之所及,一派干净、整洁、舒适的景象。兴化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围绕“整五脏、治八乱”,努力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推动人居环境向“净、洁、美”目标迈进,从而使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


  “现在村里的环境和过去比可真是大变样了,我总结了几个字就是‘干净、整洁、美化’,”家住兴化街上的村民唐树茂高兴地向笔者介绍说,“过去的生活垃圾遍地都是,白色污染严重,泥土路晴天满是灰尘,雨天泥泞难行,而今都被柏油路、水泥路所取代了,路边还栽上了风景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有了垃圾箱、垃圾池,环境卫生较从前大变样了。”


  为使老百姓有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兴化村按照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认真搞好农村环境整治。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全员共建。召开多次工作会议,根据《兴义市万屯镇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了《兴化村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将全村按组分为十一个网格,按照“镇包村干部+村干部+组长+长农户”的模式,由镇村两级干部共同包保,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包保责任,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任务”,切实推动人居环境“五脏八乱”整治工作常态化、整治成效长效化。

  在村干部的陪同下,笔者走进三组村民胡安芬家,院中花木葱茏,正在打扫院坝的胡安芬指着干净整洁的院子高兴地说:“前些年,我们这个村的环境卫生基本没人管,畜禽散养,牛粪路上乱堆,粪污到处都是。近年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家家户户对厕所、厨房等进行了改造,政府要求我们搞好庭院卫生,畜禽圈养,垃圾不乱扔乱放,大家都积极响应,自觉遵守要求,如今的厕所都是水冲式,更加干净适用了,政府和村上的干部经常会对我们的环境卫生进行督促检查,如今村中的道路上再也看不到粪便了。”


  强化宣传引导,推动面上深化。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兴化村多次召开群众会、院坝会,通过村组工作群、网格微信群、电子屏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村民积极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人人讲卫生、户户都参与的浓厚氛围。按照“靓丽又宜居”的要求,以村组主干道、文化广场、村委会、学校等村组公共区域为重点,持续抓好“整五脏”“治八乱”,明确门前三包责任,由“村寨干净”向“户户干净”目标迈进。循着从兴化500余亩坝区穿过的兴化河一侧的水泥道路行走,田野上的韭菜、辣椒、黄瓜、糯玉米等蔬菜竞相斗绿,一派生机勃勃的田野景象。兴化村村委会副主任徐孝文指着干净的河面对笔者说:“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如今这里傍晚凉风习习,空气清新,是我们街上老百姓散步的好地方。”

  坚持示范带动,推动环境整治长效化。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搞好家前屋后环境卫生,调动群众主体能动性,实现党员群众同频共振、共同发力,带动广大村民统一思想、参与其中、共建共享,开展“干净人家创建”“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号召广大群众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尽己所能、出力献策。

  “我们重点引导组织和发动群众对农村公路沿线、道路两旁、河道沟渠、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庭院室内等处的卫生死角、杂草杂物每月都进行集中清理,以此带动老百姓从要我整治的‘一时美’转向我要整治的‘一直美’,”兴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仁艳自豪而充满信心的接着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依托我们村的自然环境优势,通过大力发展大棚早熟蔬菜、烤烟、金果林、金银花等产业来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同时,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把我们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和谐、美丽的新农村。”(翁安龙)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义龙

绘就和美山村新画卷 ———万屯镇兴化村人居环境整治走笔

  • 编辑:山遇水浏览:3355评论: 0 兴义之窗
  •   当下,走进万屯镇兴化村内的村寨,目之所及,一派干净、整洁、舒适的景象。兴化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围绕“整五脏、治八乱”,努力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推动人居环境向“净、洁、美”目标迈进,从而使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


      “现在村里的环境和过去比可真是大变样了,我总结了几个字就是‘干净、整洁、美化’,”家住兴化街上的村民唐树茂高兴地向笔者介绍说,“过去的生活垃圾遍地都是,白色污染严重,泥土路晴天满是灰尘,雨天泥泞难行,而今都被柏油路、水泥路所取代了,路边还栽上了风景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有了垃圾箱、垃圾池,环境卫生较从前大变样了。”


      为使老百姓有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兴化村按照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认真搞好农村环境整治。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全员共建。召开多次工作会议,根据《兴义市万屯镇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了《兴化村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将全村按组分为十一个网格,按照“镇包村干部+村干部+组长+长农户”的模式,由镇村两级干部共同包保,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包保责任,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任务”,切实推动人居环境“五脏八乱”整治工作常态化、整治成效长效化。

      在村干部的陪同下,笔者走进三组村民胡安芬家,院中花木葱茏,正在打扫院坝的胡安芬指着干净整洁的院子高兴地说:“前些年,我们这个村的环境卫生基本没人管,畜禽散养,牛粪路上乱堆,粪污到处都是。近年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家家户户对厕所、厨房等进行了改造,政府要求我们搞好庭院卫生,畜禽圈养,垃圾不乱扔乱放,大家都积极响应,自觉遵守要求,如今的厕所都是水冲式,更加干净适用了,政府和村上的干部经常会对我们的环境卫生进行督促检查,如今村中的道路上再也看不到粪便了。”


      强化宣传引导,推动面上深化。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兴化村多次召开群众会、院坝会,通过村组工作群、网格微信群、电子屏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村民积极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人人讲卫生、户户都参与的浓厚氛围。按照“靓丽又宜居”的要求,以村组主干道、文化广场、村委会、学校等村组公共区域为重点,持续抓好“整五脏”“治八乱”,明确门前三包责任,由“村寨干净”向“户户干净”目标迈进。循着从兴化500余亩坝区穿过的兴化河一侧的水泥道路行走,田野上的韭菜、辣椒、黄瓜、糯玉米等蔬菜竞相斗绿,一派生机勃勃的田野景象。兴化村村委会副主任徐孝文指着干净的河面对笔者说:“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如今这里傍晚凉风习习,空气清新,是我们街上老百姓散步的好地方。”

      坚持示范带动,推动环境整治长效化。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搞好家前屋后环境卫生,调动群众主体能动性,实现党员群众同频共振、共同发力,带动广大村民统一思想、参与其中、共建共享,开展“干净人家创建”“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号召广大群众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尽己所能、出力献策。

      “我们重点引导组织和发动群众对农村公路沿线、道路两旁、河道沟渠、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庭院室内等处的卫生死角、杂草杂物每月都进行集中清理,以此带动老百姓从要我整治的‘一时美’转向我要整治的‘一直美’,”兴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仁艳自豪而充满信心的接着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依托我们村的自然环境优势,通过大力发展大棚早熟蔬菜、烤烟、金果林、金银花等产业来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同时,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把我们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和谐、美丽的新农村。”(翁安龙)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