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乡亲的笑靥,是我们履职的最大动力 ——安龙县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见闻

更新:2023-5-8 14:45|编辑:肉肉|浏览:1311|评论: 0 |来源: 中国黔西南
摘要:  谷雨过后,安龙县万峰湖畔的枇杷也逐渐进入上市的扫尾季节。  “今年枇杷采收就算告一段落了,现在我得给果树除草和追肥。”刚刚卖完自家90亩枇杷的查连敏又奔忙于山野间。  50出头的查连敏,是一名中共党员 ...
  谷雨过后,安龙县万峰湖畔的枇杷也逐渐进入上市的扫尾季节。

  “今年枇杷采收就算告一段落了,现在我得给果树除草和追肥。”刚刚卖完自家90亩枇杷的查连敏又奔忙于山野间。

  50出头的查连敏,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一名县人大代表,更是当地响当当的致富能手。

  谈起创业致富的艰辛历程,查连敏打开了话匣子。

  在查连敏的记忆深处,自己土生土长的安龙县万峰湖镇永和居委会坡阴组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寨,农作物一年两季,大季是稻谷、玉米,小季是麦子。粗放式耕种方式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旦遇上了冰雹,基本就是颗粒无收。”

  面对当时的窘境,查连敏放开思想、甩开手臂,一心一意带领乡亲们“奔”出一条致富路子。

  查连敏的家乡置于崇山峻岭间、灌木丰茂。养羊,是个好生计。10多年前,查连敏用一对羊羔发展起她的养羊事业。

  “一只母羊,一年两茬崽,就有4只小羊羔。”在查连敏精心的饲养下,当初的两只羔羊,变成了今天的羊儿满圈。

  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像查仕会、王佐飞这样存栏量100只以上的大户就有28户,全村有一半的村民加入了养羊的行业。

  坡阴组土地资源丰富,村子里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成片撂荒的土地,为何不利用这些闲置的土地来搞精品水果种植呢?一个新的想法在查连敏的脑海里盘算着。

  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查连敏向村里承包了300亩荒山,毅然投入100多万元,购买沃柑、枇杷等果苗,建设水果种植基地,带动村民发展水果产业。“目前种植的枇杷和沃柑已是盛果期,亩产量1000公斤,亩产值10000元以上。”查连敏儿子王大云介绍。

  村民王朝斌,既是观望者也是受益者。3年前,在查连敏的动员下,王朝斌的妻子陈仕玉不顾丈夫的强烈反对,执意和查连敏一起种植枇杷。

  “在两年的管护期间,王朝斌一直很反对。今年,我家一季的枇杷就卖了8000多元钱,他第一次看到几千元钱一个星期就到手,说要扩大种植。”陈仕玉回想起3年前丈夫的观望和今天的收益,她笑着说。

  “查代表是个很实在的人,了不起!没有她的帮助和带动,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同村的王恩财和王功行,在查连敏的带动下,尝到甜头的他们也各自种了50亩枇杷。

  “虽然我租下300多亩地,但我自己只留下100多亩种果树和牧草,有100多亩全部转租给村民了。”查连敏说,她的初衷就是要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香饽饽要大家吃才香。

  “每年枇杷和沃柑熟了,查嬢嬢就会喊我们来做活,一天勤快点能有100块钱左右的收入。采果、分拣、套袋、装箱,背起小孩都可以来做。”经常到查连敏基地做活的王朝香喜笑颜开。

  在查连敏的带动下,目前,全村有20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发展枇杷等精品水果种植,年带动就业人数600余人次。

  在万峰湖镇,像查连敏一样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人大代表还有很多。

  “安龙县富瑞凯种养殖基地”是万峰湖镇第十九届人大代表、纳赖村纳坡组组长查方明牵头创办的。

  2018年春节,在广东佛山务工的查方明和妻子回到家,走亲戚时得知兴义的老板到本村租土地种枇杷。“别人能干,为什么我们不能干?”一番权衡后,查方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并说服妻子。

  说干就干。那年的大年初一,他召集寨子里返乡过节的年轻人开了个“院坝会”。

  接下来,他组织寨子里的几个年轻人,自费到四川内江市资中县考察枇杷育苗,后又多次到镇上农业部门咨询。

  干!必须干!思想统一后,查方明率先把自家土地规整好,再流转寨子里的土地共同规划。

  就这样,查方明100亩的果园规划好了,一半种枇杷,一半种沃柑。

  为了节约成本,他自行摸索育苗。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年底的时候,一颗颗茁壮的果苗铺满了他的育苗棚。

  “发动大家移栽!把我们家的苗预留出来后,其它的发到村民手中。”他叮嘱妻子王必翠帮助大力宣传。

  王应超、张成良和查方明成了寨子里一同“吃螃蟹的人”。

  “三分种,七分管。管理很重要,特别是防虫害使用的农药都不一样。”一边种、一边学、一边管。每次外出考察学习,查方明都会带个“心眼”,除了学习别人先进成熟的栽培管护技术,他每次都会“偷看”果农丢弃在角落的“药瓶”。

  “作为镇人大代表和组长,就要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乡亲们的笑容,就是我们履职的最大动力!”在查方明的带动和努力下,短短5年间,纳坡组发展种植枇杷和沃柑600余亩,26户农户参与种植,年均枇杷、沃柑产量20多万斤,产值10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300余人次。

  “在产业振兴方面,我们镇依托山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产业振兴发展新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枇杷、沃柑等精品水果产业。在这过程中,来自全镇不同行业领域的50名县镇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不断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安龙县万峰湖镇人大主席王朝龙如是说。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安龙

乡亲的笑靥,是我们履职的最大动力 ——安龙县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见闻

  • 编辑:肉肉浏览:1311评论: 0 中国黔西南
  •   谷雨过后,安龙县万峰湖畔的枇杷也逐渐进入上市的扫尾季节。

      “今年枇杷采收就算告一段落了,现在我得给果树除草和追肥。”刚刚卖完自家90亩枇杷的查连敏又奔忙于山野间。

      50出头的查连敏,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一名县人大代表,更是当地响当当的致富能手。

      谈起创业致富的艰辛历程,查连敏打开了话匣子。

      在查连敏的记忆深处,自己土生土长的安龙县万峰湖镇永和居委会坡阴组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寨,农作物一年两季,大季是稻谷、玉米,小季是麦子。粗放式耕种方式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旦遇上了冰雹,基本就是颗粒无收。”

      面对当时的窘境,查连敏放开思想、甩开手臂,一心一意带领乡亲们“奔”出一条致富路子。

      查连敏的家乡置于崇山峻岭间、灌木丰茂。养羊,是个好生计。10多年前,查连敏用一对羊羔发展起她的养羊事业。

      “一只母羊,一年两茬崽,就有4只小羊羔。”在查连敏精心的饲养下,当初的两只羔羊,变成了今天的羊儿满圈。

      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像查仕会、王佐飞这样存栏量100只以上的大户就有28户,全村有一半的村民加入了养羊的行业。

      坡阴组土地资源丰富,村子里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成片撂荒的土地,为何不利用这些闲置的土地来搞精品水果种植呢?一个新的想法在查连敏的脑海里盘算着。

      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查连敏向村里承包了300亩荒山,毅然投入100多万元,购买沃柑、枇杷等果苗,建设水果种植基地,带动村民发展水果产业。“目前种植的枇杷和沃柑已是盛果期,亩产量1000公斤,亩产值10000元以上。”查连敏儿子王大云介绍。

      村民王朝斌,既是观望者也是受益者。3年前,在查连敏的动员下,王朝斌的妻子陈仕玉不顾丈夫的强烈反对,执意和查连敏一起种植枇杷。

      “在两年的管护期间,王朝斌一直很反对。今年,我家一季的枇杷就卖了8000多元钱,他第一次看到几千元钱一个星期就到手,说要扩大种植。”陈仕玉回想起3年前丈夫的观望和今天的收益,她笑着说。

      “查代表是个很实在的人,了不起!没有她的帮助和带动,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同村的王恩财和王功行,在查连敏的带动下,尝到甜头的他们也各自种了50亩枇杷。

      “虽然我租下300多亩地,但我自己只留下100多亩种果树和牧草,有100多亩全部转租给村民了。”查连敏说,她的初衷就是要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香饽饽要大家吃才香。

      “每年枇杷和沃柑熟了,查嬢嬢就会喊我们来做活,一天勤快点能有100块钱左右的收入。采果、分拣、套袋、装箱,背起小孩都可以来做。”经常到查连敏基地做活的王朝香喜笑颜开。

      在查连敏的带动下,目前,全村有20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发展枇杷等精品水果种植,年带动就业人数600余人次。

      在万峰湖镇,像查连敏一样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人大代表还有很多。

      “安龙县富瑞凯种养殖基地”是万峰湖镇第十九届人大代表、纳赖村纳坡组组长查方明牵头创办的。

      2018年春节,在广东佛山务工的查方明和妻子回到家,走亲戚时得知兴义的老板到本村租土地种枇杷。“别人能干,为什么我们不能干?”一番权衡后,查方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并说服妻子。

      说干就干。那年的大年初一,他召集寨子里返乡过节的年轻人开了个“院坝会”。

      接下来,他组织寨子里的几个年轻人,自费到四川内江市资中县考察枇杷育苗,后又多次到镇上农业部门咨询。

      干!必须干!思想统一后,查方明率先把自家土地规整好,再流转寨子里的土地共同规划。

      就这样,查方明100亩的果园规划好了,一半种枇杷,一半种沃柑。

      为了节约成本,他自行摸索育苗。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年底的时候,一颗颗茁壮的果苗铺满了他的育苗棚。

      “发动大家移栽!把我们家的苗预留出来后,其它的发到村民手中。”他叮嘱妻子王必翠帮助大力宣传。

      王应超、张成良和查方明成了寨子里一同“吃螃蟹的人”。

      “三分种,七分管。管理很重要,特别是防虫害使用的农药都不一样。”一边种、一边学、一边管。每次外出考察学习,查方明都会带个“心眼”,除了学习别人先进成熟的栽培管护技术,他每次都会“偷看”果农丢弃在角落的“药瓶”。

      “作为镇人大代表和组长,就要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乡亲们的笑容,就是我们履职的最大动力!”在查方明的带动和努力下,短短5年间,纳坡组发展种植枇杷和沃柑600余亩,26户农户参与种植,年均枇杷、沃柑产量20多万斤,产值10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300余人次。

      “在产业振兴方面,我们镇依托山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产业振兴发展新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枇杷、沃柑等精品水果产业。在这过程中,来自全镇不同行业领域的50名县镇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不断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安龙县万峰湖镇人大主席王朝龙如是说。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