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黔西南讯 (记者 黄崇星) 近年来,我州在抓实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三方支持”工作上狠下功夫,推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不断深化,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惠黔协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惠黔两地山海连心齐发力,携手奋进共富路,全力推动两地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持续加强全方位、多维度、宽领域合作,将共创一批彰显协作辨识度、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作为主攻方向,积极为深化东西部协作提供“惠黔经验样板”。高站位推进协作互访交流、体系优化、工作部署等重点协作事项落实落细,同步已实现1472人次互派调研对接,推动互访交流再上新高度。坚持“外输内拓”做好稳岗就业,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带头作用,擦亮“蜂王行动”劳务品牌,形成“以一带多、倾巢而出”抱团集群,帮助全州39962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推动劳务协作再创新局面。大力招商引企赴黔投资深化协作共建“1+7+3”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引导88家企业落地兴业,到位投资40.15亿元,推动产业协作再上新台阶。聚焦“强基兴业、提升消费、惠民增收”,借力市场推手,推进规模化生产,形成农业支柱产业,合力实现“黔货出山”产品销售26.58亿元,推动消费协作再有新突破。围绕“思路互动、观念互通、素质互进、作风互鉴”,立足黔西南所需,惠州市所能,因地制宜推动14个教育、7个医疗“组团式”帮扶高质协同发展,打造形成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推动人才交流再有新成效。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大力复制推广惠州市“三清三拆三整治”“四小园”等经验做法,投入资金1.26亿元联手建设富裕、宜居、美丽、文明、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典型62个,推动振兴示范再有新亮点。
——中央定点帮扶压茬推进、持续用力。中央统战部、公安部、民进中央、中国黄金集团、中国联通集团5家中央单位从我州最期盼、最关切、最急需的现实发展问题入手,注重组织领导、项目帮扶、消费帮扶、志智双扶、工作创新“五个强化”,坚持把脉问诊、巩固拓展、联农带农、加油充电、振兴示范“五个到位”,选派24名挂职干部到我州接续落实智志帮扶工作,帮助开展各类培训覆盖38374人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无偿)1.9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04个,引进帮扶资金(有偿)14.04亿元,引进帮扶项目(企业)46个,采购、帮助销售黔西南州农特产品5.95亿元,同时,我州以“最强政治担当、最严工作措施、最大工作合力、最佳状态作风”的工作要求,建强组织保障推、高位推动抓、分管具体督、县市主动干、政策保障准“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注重统筹协调、前期调研、责任落实、互通情况、后勤保障“五个环节”,当好联络、推介、督导、信息和服务“五个工作员”,精准承接帮扶支援落地见效,实现部地“连心一家亲,情更浓,招更实,果更硕”,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
——社会帮扶呈现多元化、精细化。坚持“协商签约一对,履约帮扶一对”,积极争取惠州市围绕互派交流学习、教研合作、医学带教、技术交流等合作,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强力推进多类型结对帮扶并重点落实资金项目、人才支援、产业培育等方面实质性帮扶,推动我州基层经济、社会、民生多领域发展,实现惠州市223所学校、53家医院、62个经济强镇(街道)结对帮扶黔西南州276所学校、62家医院、85个乡镇。惠州市362个社会组织、村、企业合力帮扶黔西南州436个行政村,实现所有原深度贫困村全覆盖结对帮扶,到位社会帮扶资金(含物资折价)7982.14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倍加珍惜并进一步抓好多方资源融汇帮扶的重大机遇,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奋力谱写凝聚帮扶力量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