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义龙

义龙新区:科技赋能开启生态养鱼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更新:2022-12-2 10:10|编辑:肉肉|浏览:6667|评论: 0 |来源: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摘要:  位于义龙新区郑屯镇的陆基生态渔业项目自去年12月全面投产以来,持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打造生态渔业产业,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郑屯镇陆基生态渔业养 ...
  位于义龙新区郑屯镇的陆基生态渔业项目自去年12月全面投产以来,持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打造生态渔业产业,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郑屯镇陆基生态渔业养殖基地看到,一排排陆基循环水生态养殖池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饲养员正在投喂养料。据介绍,基地的全车间均使用恒温控制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所有设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远程控制,可让育苗车间水温保持在25-32℃之间,具备全年孵化、培育能力,达到水产良种繁育示范场标准。


  义龙新区:科技赋能开启生态养鱼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图1)

  “我主要负责育苗,将鱼卵孵化以后,根据鱼苗生长情况从孵化池转到一级标粗池,在一级标粗池养一两个月后转到二级标粗池,再转到外面养殖销售。这种养殖不受天气影响,不受外面环境影响,可以高密度养殖。”生产部技术人员朱俊华说。

  陆基生态渔业项目养殖基地育苗车间占地2000平方米,目前建设环形跑道孵化、驯食系统1套,一级标粗系统3套,二级标粗系统1套,主要以养殖鲈鱼、鲤鱼、草鱼为主,每年可孵化和标粗鱼苗4-8批次,年产不低于1500万尾8cm大规格鱼苗,可以达到以水养“渔”、以“渔”护水的良性循环效果。为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公司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采取“以工代训”“返租倒包”两种方式,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发展。同时实现水产品收购、批发、零售、畜牧渔业饲料、原料销售、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技术服务一条龙的发展路线。


  义龙新区:科技赋能开启生态养鱼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图2)

  “平时在这里上班主要是负责设备的巡检,鱼的投料,鱼吸氧是否正常供应等工作,一个月工资扣完五险后也有3000元左右。”饲养员吕天鑫告诉记者。

  通过精心管理,基地目前已建成400个陆基循环水生态养殖池,成功养殖了加州鲈鱼、鳜鱼、鲤鱼、罗非鱼等11个品种,截至今年10月,基地已实现成鱼养殖、贸易2000余吨,自主孵化鲈鱼鱼苗100余万尾,投放养殖规格鲈鱼苗250余万尾,实现营业收入4100万元。

  “主要销往黔西南州各县市,以及六盘水市、毕节市,还有贵阳市、曲靖市,甚至成都和重庆有一部分客户也到我们基地来采购,近期还有接近200万斤商品鱼销售,计划在今年完成6000万元销售额,带动了郑屯镇周边60多个工人就业,今年年底将开通二期建设,在兴仁市屯脚镇也有养殖。”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攀告诉记者。


  义龙新区:科技赋能开启生态养鱼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图3)

  据了解,郑屯镇陆基生态渔业项目占地面积218.2亩,总投资1.27亿元,目前已建成陆基循环水养殖设备500套(5万立方养殖水体),2000平方米工厂化育苗车间、智慧渔业数字化管理中心,年产量可达3000吨。

  黔方有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攀告诉记者,在未来5年内,公司计划完成2000套循环水养殖设备建设,持续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百姓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义龙

义龙新区:科技赋能开启生态养鱼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 编辑:肉肉浏览:6667评论: 0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   位于义龙新区郑屯镇的陆基生态渔业项目自去年12月全面投产以来,持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打造生态渔业产业,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郑屯镇陆基生态渔业养殖基地看到,一排排陆基循环水生态养殖池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饲养员正在投喂养料。据介绍,基地的全车间均使用恒温控制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所有设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远程控制,可让育苗车间水温保持在25-32℃之间,具备全年孵化、培育能力,达到水产良种繁育示范场标准。


      义龙新区:科技赋能开启生态养鱼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图1)

      “我主要负责育苗,将鱼卵孵化以后,根据鱼苗生长情况从孵化池转到一级标粗池,在一级标粗池养一两个月后转到二级标粗池,再转到外面养殖销售。这种养殖不受天气影响,不受外面环境影响,可以高密度养殖。”生产部技术人员朱俊华说。

      陆基生态渔业项目养殖基地育苗车间占地2000平方米,目前建设环形跑道孵化、驯食系统1套,一级标粗系统3套,二级标粗系统1套,主要以养殖鲈鱼、鲤鱼、草鱼为主,每年可孵化和标粗鱼苗4-8批次,年产不低于1500万尾8cm大规格鱼苗,可以达到以水养“渔”、以“渔”护水的良性循环效果。为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公司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采取“以工代训”“返租倒包”两种方式,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发展。同时实现水产品收购、批发、零售、畜牧渔业饲料、原料销售、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技术服务一条龙的发展路线。


      义龙新区:科技赋能开启生态养鱼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图2)

      “平时在这里上班主要是负责设备的巡检,鱼的投料,鱼吸氧是否正常供应等工作,一个月工资扣完五险后也有3000元左右。”饲养员吕天鑫告诉记者。

      通过精心管理,基地目前已建成400个陆基循环水生态养殖池,成功养殖了加州鲈鱼、鳜鱼、鲤鱼、罗非鱼等11个品种,截至今年10月,基地已实现成鱼养殖、贸易2000余吨,自主孵化鲈鱼鱼苗100余万尾,投放养殖规格鲈鱼苗250余万尾,实现营业收入4100万元。

      “主要销往黔西南州各县市,以及六盘水市、毕节市,还有贵阳市、曲靖市,甚至成都和重庆有一部分客户也到我们基地来采购,近期还有接近200万斤商品鱼销售,计划在今年完成6000万元销售额,带动了郑屯镇周边60多个工人就业,今年年底将开通二期建设,在兴仁市屯脚镇也有养殖。”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攀告诉记者。


      义龙新区:科技赋能开启生态养鱼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图3)

      据了解,郑屯镇陆基生态渔业项目占地面积218.2亩,总投资1.27亿元,目前已建成陆基循环水养殖设备500套(5万立方养殖水体),2000平方米工厂化育苗车间、智慧渔业数字化管理中心,年产量可达3000吨。

      黔方有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攀告诉记者,在未来5年内,公司计划完成2000套循环水养殖设备建设,持续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百姓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