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心连心,辖区享安宁。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密切警民关系,为民排忧解难,切实提高社区民警与辖区群众“双向”熟悉率,安龙公安不断创新警务实践,着力打造警民良性互动的平安共同体。10月以来,安龙公安制作发布了电子“警民连心卡”,在警民之间搭建起一架更便利、更快捷的沟通桥梁,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更好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使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安龙公安电子警民连心卡设计简约大方,内容让群众一目了然。除附上了社区民警姓名、私人电话、派出所报警服务电话及服务社区范围外,还将微警务群二维码及社区民警照片一并附上。
“电子警民连心卡设计制作好后,全局社区民警及时转发到全县409个‘公安+共治微警务群’,覆盖60000余位群众。”治安大队负责人王庶华介绍,此外,县局新闻中心又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平台广泛宣传电子警民连心卡的作用。
让群众可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将警民连心卡收藏在个人手机相册中或是微信收藏中,在想求助社区民警时可一对一联系,享受不出一步门,服务到身边的便捷。
10月4日下午,小吃街某商铺老板王女士的店门口被一辆小轿车堵住了,车主联系不上,店铺也无法摆摊做生意。王女子便通过前几天在朋友圈刷到的电子连心卡上的二维码,加了社区民警李明勇的微信,向社区民警反馈情况,不一会儿,车主就将车挪走了。
“这样点对点联系社区民警,很方便,我将车子照片发在警务群后,民警及时通知车主移车了,也没有影响正常开店。”王女士说,以后再也不担心出现此类现象了。
10月13日凌晨,栖凤街道办事处居民李女士与男友分手后,对方持续对李女士纠缠不休,李女士不堪其扰便通过电子警民连心卡联系到社区民警韦祥松求助。韦祥松接到李女士的线上报警后,便立即通过微信与其沟通交流,让其注意自身安全,不要轻易与对方交流、给对方开门,又通过李女士收集该男子威胁她的证据后,联系到其前男友到派出所进行宣传教育,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二人签订调解协议,该男子承诺不再骚扰对方生活。
“电子连心卡非常实用,又不容易丢,打开手机就能翻到,有什么私人问题需要咨询直接联系社区民警或者在群里问一声就能得到帮助,联系民警可实现一对一服务、在警务群内就是多对一服务,群众求助咨询、反应情况、提供线索能更快得到响应。”栖凤派出所大坪社区民警韦祥松道。
电子警民连心卡自10月推广运用以来,安龙公安通过警民连心卡共接群众警情诉求94起,其中求助服务类87条、矛盾纠纷5条、其他诉求3条、成功完成94条、完成率100%。(吴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