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中国这十年> 中国这十年
> 中国这十年> 中国这十年

第一观察丨十年植树,总书记赋予绿化新内涵

更新:2022-4-22 09:21|编辑:山遇水|浏览:11426|评论: 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摘要:  每年参加义务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就开展义务植树、加强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3月30日,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讲话中出现了一个新表述——“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 ...


  每年参加义务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就开展义务植树、加强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3月30日,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讲话中出现了一个新表述——“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

  十年坚持植树,总书记对植绿护绿爱绿赋予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深化。


  重庆璧山秀湖湿地公园景色(3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1981年12月,我国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义务植树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项全民运动的诞生,与1981年发生的一场特大洪灾有关。当时的专家论证认为,洪灾与长江、黄河上游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有关。那时人们赋予义务植树的期待,更多是水土保持,是补上生态欠账、补齐生态短板的被动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义务植树作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

  “全民义务植树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大家都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在2017年3月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说。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取得了明显进展。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老百姓身边可知可感的绿色也更多了,“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


  天津西青生态廊道一景(2021年8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说。

  要从“量变”走向“质变”,需要进一步主动转变发展方式。

  去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总书记指出,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今年他再次提出,“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双碳”背景下,森林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植树造林是增加森林碳汇的重要途径,也是助力“双碳”目标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总书记强调“碳库”,意义不言而喻——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积极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总书记从关乎生态成效的高度,深刻阐述了草原与森林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要弘扬塞罕坝精神,继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工作”。


  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望海楼(2021年8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去年8月,在河北承德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总书记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精神传承需要代代相传。

  每年植树活动,都少不了少先队员的参与。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义务植树活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十年植树,总书记亲自动手、率先垂范,凝聚起亿万人民植绿护绿爱绿的磅礴力量。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中国这十年 > 中国这十年

第一观察丨十年植树,总书记赋予绿化新内涵

  • 编辑:山遇水浏览:11426评论: 0 中国新闻网

  •   每年参加义务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就开展义务植树、加强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3月30日,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讲话中出现了一个新表述——“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

      十年坚持植树,总书记对植绿护绿爱绿赋予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深化。


      重庆璧山秀湖湿地公园景色(3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1981年12月,我国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义务植树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项全民运动的诞生,与1981年发生的一场特大洪灾有关。当时的专家论证认为,洪灾与长江、黄河上游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有关。那时人们赋予义务植树的期待,更多是水土保持,是补上生态欠账、补齐生态短板的被动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义务植树作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

      “全民义务植树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大家都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在2017年3月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说。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取得了明显进展。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老百姓身边可知可感的绿色也更多了,“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


      天津西青生态廊道一景(2021年8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说。

      要从“量变”走向“质变”,需要进一步主动转变发展方式。

      去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总书记指出,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今年他再次提出,“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双碳”背景下,森林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植树造林是增加森林碳汇的重要途径,也是助力“双碳”目标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总书记强调“碳库”,意义不言而喻——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积极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总书记从关乎生态成效的高度,深刻阐述了草原与森林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要弘扬塞罕坝精神,继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工作”。


      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望海楼(2021年8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去年8月,在河北承德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总书记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精神传承需要代代相传。

      每年植树活动,都少不了少先队员的参与。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义务植树活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十年植树,总书记亲自动手、率先垂范,凝聚起亿万人民植绿护绿爱绿的磅礴力量。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