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国内资讯
> 本地资讯> 国内资讯

上海抗疫的科技力量

更新:2022-4-11 15:16|编辑:若天无云|浏览:259|评论: 0 |来源: 天眼新闻
摘要:  近日,在上海抗疫一线,来自科技界的好消息接连传来。  3月16日,上海本土创新企业思路迪“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获批上市。此次获批的试剂可将荧光定量PCR反应时长从行业通常时 ...
  近日,在上海抗疫一线,来自科技界的好消息接连传来。

  3月16日,上海本土创新企业思路迪“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获批上市。此次获批的试剂可将荧光定量PCR反应时长从行业通常时间80至120分钟,缩短至30分钟以内。在提高扩增速度的同时,此款试剂在检测灵敏度方面也保持了高标准,能够检出更低病毒浓度的样本,降低漏检风险。

  4月1日,上海首个获批的新冠抗原检测产品诞生,这款名为“芯赛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采用鼻拭子采样,加样10至20分钟内判读结果,可用于个人居家自测,并经国内外大量样本验证,灵敏度和特异性优异。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全自动核酸检测平台“青耕一号”于4月2日通过审批。据悉,“青耕一号”配合之江生物的专用采样管和检测试剂盒,搭载6台48通量的小体积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可以快速完成超高通量的核酸检测工作。每台“青耕一号”连续运转24小时可实现单管检测4500管,如果采用20混1方案,日检测量最高可达9万人次。

  “3000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间,仅用时50分钟。”4月6日,在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金山工业区),华东无人机基地无人机抗疫突击队对上海金工生物医药标准产业园B区和上海(金山)国际中小产业园一期的公共环境进行防疫消杀。“通过无人机进行消杀可以让消毒水在空中扩散,消杀效果更显著。”无人机抗疫突击队队员胥飞告诉记者。

  在上海世博集中隔离点,来自上海科技民企的“机器大白”连夜接受“培训”,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服务。本次上岗的28台钛米消毒机器人,是全国首款获得医用消毒设备注册备案许可的机器人产品,也是首款完成对全环境(物表和空气)、对医疗环境微生物(芽孢、多重耐药菌、新冠病毒等)达到高水平消毒标准的机器人产品。

  全程网办、云端响应、线上抽查……疫情期间,上海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构建“云服务”模式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激发上海科技企事业单位创新活力。1至3月,上海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8648项,成交额853.56亿元,合同项数同比增长15.8%,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76.8%。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国内资讯

上海抗疫的科技力量

  • 编辑:若天无云浏览:259评论: 0 天眼新闻
  •   近日,在上海抗疫一线,来自科技界的好消息接连传来。

      3月16日,上海本土创新企业思路迪“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获批上市。此次获批的试剂可将荧光定量PCR反应时长从行业通常时间80至120分钟,缩短至30分钟以内。在提高扩增速度的同时,此款试剂在检测灵敏度方面也保持了高标准,能够检出更低病毒浓度的样本,降低漏检风险。

      4月1日,上海首个获批的新冠抗原检测产品诞生,这款名为“芯赛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采用鼻拭子采样,加样10至20分钟内判读结果,可用于个人居家自测,并经国内外大量样本验证,灵敏度和特异性优异。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全自动核酸检测平台“青耕一号”于4月2日通过审批。据悉,“青耕一号”配合之江生物的专用采样管和检测试剂盒,搭载6台48通量的小体积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可以快速完成超高通量的核酸检测工作。每台“青耕一号”连续运转24小时可实现单管检测4500管,如果采用20混1方案,日检测量最高可达9万人次。

      “3000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间,仅用时50分钟。”4月6日,在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金山工业区),华东无人机基地无人机抗疫突击队对上海金工生物医药标准产业园B区和上海(金山)国际中小产业园一期的公共环境进行防疫消杀。“通过无人机进行消杀可以让消毒水在空中扩散,消杀效果更显著。”无人机抗疫突击队队员胥飞告诉记者。

      在上海世博集中隔离点,来自上海科技民企的“机器大白”连夜接受“培训”,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服务。本次上岗的28台钛米消毒机器人,是全国首款获得医用消毒设备注册备案许可的机器人产品,也是首款完成对全环境(物表和空气)、对医疗环境微生物(芽孢、多重耐药菌、新冠病毒等)达到高水平消毒标准的机器人产品。

      全程网办、云端响应、线上抽查……疫情期间,上海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构建“云服务”模式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激发上海科技企事业单位创新活力。1至3月,上海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8648项,成交额853.56亿元,合同项数同比增长15.8%,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76.8%。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