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兴义市白碗窑:强基础 抓建设 机器轰鸣闹春耕

更新:2022-4-2 15:01|编辑:小点点|浏览:992|评论: 0 |来源: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摘要:  又是一年春来到,草木新生,万物复苏。随着天气的逐渐回暖,兴义市白碗窑镇的农民群众开始抢抓农时,忙农事,为新年农业生产做准备,一幅春耕图画正在田间地头、大棚基地徐徐展开,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喜 ...
  又是一年春来到,草木新生,万物复苏。随着天气的逐渐回暖,兴义市白碗窑镇的农民群众开始抢抓农时,忙农事,为新年农业生产做准备,一幅春耕图画正在田间地头、大棚基地徐徐展开,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喜人景象。

  在白碗窑镇岔米坝区,旋耕机轰鸣,村民们翻地起垄,覆膜保墒,忙得不亦乐乎。村里的种烟大户兰忠权告诉记者:“我们这两天在忙着插烟小苗,最多过二十天就要开始移栽烟苗了。我种了十多年的烟了,今年也还是要种百把亩烟。”

  烤烟是白碗窑镇财政创收、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2021年,白碗窑镇完成烤烟种植13900亩、收购3.35万担,是全州完成收购任务最多的乡镇。今年计划种植烤烟14800亩,预计完成收购3.6万担,收购价格将提高6%,涉及8个村370余户烟农。

  在育苗大棚里,村民们正在忙着将一盘盘郁郁葱葱的烟苗移植到拥有独立空间的漂盘中,一根根充满生机的幼苗将在这里茁壮成长等待移栽。一个个小漂盘,不仅托起了烤烟大产业,也托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岔米村村民周显林已经有六十多岁了,他说:“年纪大了,去外面打工人家也不要,也进不了厂。在坝区,我一个月有4000块钱工资,挺好的。”

  据了解,岔米坝区总面积1661.28亩,是兴义市500亩以上坝区中的达标坝区。近几年来,为了最大化地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复种率,白碗窑镇提出了“烟+N”的种植模式,也就是在大季种植烤烟后,再种一季蔬菜或其他农作物,以求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农业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坝区农业的发展方式,实现了土地的“化零为整”,高标准农田、高标准烟田等项目的实施,让农民的耕作方式从传统耕作向机械耕作转变。

  “以前一亩地5个人要挖一天,现在用机器20几分钟就耕完了。以前种地肥料、种出的庄稼都是人背马驮,现在到处都是机耕道,用车拉,方便。”下抹挫村村民范连书感慨万千地说。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如今的岔米坝区充满了“春”的生机,机耕道纵横交错,阡陌相连,蓄水池、灌溉水渠遍布田间地块,春耕的序曲已然在这片土地上奏响。

  兴义市白碗窑镇岔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兴丽说:“岔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全部结束了,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高标准烟田的建设。烟草部门给予了我们754万元的资金,现在我们岔米坝区是地成块、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我们农户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便利,也提升了他们的种植信心,更为我们岔米村下一步的农业产业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白碗窑镇党委委员、副书记张永明介绍,白碗窑镇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主攻目标,对春耕备耕工作超前谋划,提前准备,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进度,2021年以来,实施了2.71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3000亩的高标准烟田建设,同时,还对烤烟附属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另外,白碗窑围绕“烤烟+N”的发展模式,对农业产业进行再优化,再调整,着力加强农资安全管理,并按照“遏制土地非粮化”的要求,抓好粮食高产示范点建设,还组织了相关的工作组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春耕生产,通过全方位的工作和举措,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义

兴义市白碗窑:强基础 抓建设 机器轰鸣闹春耕

  • 编辑:小点点浏览:992评论: 0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   又是一年春来到,草木新生,万物复苏。随着天气的逐渐回暖,兴义市白碗窑镇的农民群众开始抢抓农时,忙农事,为新年农业生产做准备,一幅春耕图画正在田间地头、大棚基地徐徐展开,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喜人景象。

      在白碗窑镇岔米坝区,旋耕机轰鸣,村民们翻地起垄,覆膜保墒,忙得不亦乐乎。村里的种烟大户兰忠权告诉记者:“我们这两天在忙着插烟小苗,最多过二十天就要开始移栽烟苗了。我种了十多年的烟了,今年也还是要种百把亩烟。”

      烤烟是白碗窑镇财政创收、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2021年,白碗窑镇完成烤烟种植13900亩、收购3.35万担,是全州完成收购任务最多的乡镇。今年计划种植烤烟14800亩,预计完成收购3.6万担,收购价格将提高6%,涉及8个村370余户烟农。

      在育苗大棚里,村民们正在忙着将一盘盘郁郁葱葱的烟苗移植到拥有独立空间的漂盘中,一根根充满生机的幼苗将在这里茁壮成长等待移栽。一个个小漂盘,不仅托起了烤烟大产业,也托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岔米村村民周显林已经有六十多岁了,他说:“年纪大了,去外面打工人家也不要,也进不了厂。在坝区,我一个月有4000块钱工资,挺好的。”

      据了解,岔米坝区总面积1661.28亩,是兴义市500亩以上坝区中的达标坝区。近几年来,为了最大化地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复种率,白碗窑镇提出了“烟+N”的种植模式,也就是在大季种植烤烟后,再种一季蔬菜或其他农作物,以求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农业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坝区农业的发展方式,实现了土地的“化零为整”,高标准农田、高标准烟田等项目的实施,让农民的耕作方式从传统耕作向机械耕作转变。

      “以前一亩地5个人要挖一天,现在用机器20几分钟就耕完了。以前种地肥料、种出的庄稼都是人背马驮,现在到处都是机耕道,用车拉,方便。”下抹挫村村民范连书感慨万千地说。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如今的岔米坝区充满了“春”的生机,机耕道纵横交错,阡陌相连,蓄水池、灌溉水渠遍布田间地块,春耕的序曲已然在这片土地上奏响。

      兴义市白碗窑镇岔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兴丽说:“岔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全部结束了,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高标准烟田的建设。烟草部门给予了我们754万元的资金,现在我们岔米坝区是地成块、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我们农户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便利,也提升了他们的种植信心,更为我们岔米村下一步的农业产业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白碗窑镇党委委员、副书记张永明介绍,白碗窑镇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主攻目标,对春耕备耕工作超前谋划,提前准备,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进度,2021年以来,实施了2.71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3000亩的高标准烟田建设,同时,还对烤烟附属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另外,白碗窑围绕“烤烟+N”的发展模式,对农业产业进行再优化,再调整,着力加强农资安全管理,并按照“遏制土地非粮化”的要求,抓好粮食高产示范点建设,还组织了相关的工作组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春耕生产,通过全方位的工作和举措,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