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侯懿芹从乡镇卫生院辞职考入公安队伍,成为望谟县公安局王母派出所的一名民警。
从警7年来,她扎根群众,成为老百姓身边热情的“暖心人”、社区爱管“闲事”的调解员、诈骗最能“唠叨”的宣传员。
群众身边的“暖心人”
2020年,侯懿芹到蟠桃园社区警务室工作。她将千头万绪的社区警务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成为老百姓身边最贴心民警——小侯。
在侯懿芹看来,社区民警就是要时时刻刻将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之事装在心上,聆听群众心声,善听群众怨声,回应群众诉求。
在侯懿芹的通讯录里,备注了蟠桃园社区大多数居民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详细情况,辖区群众遇到问题,她总是热心帮助群众解答。
去年4月,家住蟠桃园安置区的张某某家2岁的女儿患重症肺炎,病情危重急需转院,她得知消息后马上赶到张某某家中探望,安抚夫妻二人,并及时协调联系车辆将孩子送医,还以个人名义捐助了200元钱。
“小侯为人亲和大方,经常在我们社区走访,经常帮助一些家庭困难的群众,对我们周围的邻居也常常嘘寒问暖。我们家里有什么事情,她都主动想办法为我们协调,帮助解决。”蟠桃园社区居民黄定忠说。
“闺女你有多久没来了?工作又忙呢?最近身体怎么样啊?”前几天,侯懿芹在走访群众时,刚推开辖区70多岁张奶奶家的门,老人便上前拉住了侯懿芹的手,问这问那,很是亲切。
“小侯做工作很热心,平时我有什么事找到她,她都会热情的帮助我,我把她当做闺女看待。”张奶奶对侯懿芹赞口不绝。
爱管“闲事”的调解员
望谟县王母派出所辖区有4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有4128户,18942人,来自各乡镇的群众搬迁到此开始新生活,人生地不熟,大家聚在一起,矛盾纠纷自然少不了。
侯懿芹深知,社区的矛盾纠纷,不仅会影响当事人双方关系、社区和谐,严重的还会转化成棘手案件,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为及时有效地化解社区里的矛盾纠纷,她总是坚持在发生矛盾时第一时间到现场开展调解工作,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社区的陶某喝醉酒后经常打骂70岁的老父亲,侯懿芹在微警务群聊里看见群众反映后上门处理,发现陶某因生活压力,时常喝醉酒就把生活不顺的怒气撒在其老父亲身上,其父亲都是默默忍受。
侯懿芹对陶某酒后打骂老父亲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并从年轻人要自力更生、学会孝敬父母、善待老人等多方面对陶某进行耐心教育。同时,警告陶某,殴打父亲这样的举动是违法的,派出所有权依法处理。
在其父亲再三要求下,民警组织双方调解,父子重归于好。事后,陶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并跪下给自己的父亲磕头认错,同时保证以后不再酒后殴打自己的父亲。
2020年以来,她主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实现了社区平安不出事。
最能“唠叨”的宣传员
管辖的片区人流量多、流动性大,如何有效降低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侯懿芹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她通过梳理分析辖区居民身边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别针对不同年龄段、地域的男女,突出重点地开展宣传,让群众在感兴趣,愿意听的时侯,接收到有用的信息,提高宣传的效果。
社区有群众被诈骗,侯懿芹开始一家一户的开展反诈骗宣传,有时白天去群众不在家,她就晚上又去,让群众了解诈骗分子的专用手法和诈骗套路。
“你们一定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打开预警功能,防止被诈骗!”
“黄叔,我前几天刚给你下载的国家反诈中心APP,你怎么又把它卸载了?快来我帮你安装上。”
……
自国家反诈中心APP上线以来,她把“反诈APP”当做电信诈骗“疫苗”,上门指导群众下载注册1000余次。
同时,通过量大面广的面对面、集中、微信、电话等形式的宣传,不停“唠叨”,让群众提高反诈意识。
“反诈骗宣传就是要不停地说,不断提醒,群众才会记在心里,在涉及钱的问题上才会提高警惕。”侯懿芹介绍道。
“别跟我提钱,提钱的话我得先问问小侯。”现在,辖区群众的防诈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侯懿芹的反诈工作也赞誉有加。
因工作优秀,2014年来,侯懿芹先后荣获2次“优秀公务员”称号,荣获个人嘉奖1次,被黔西南州公安局评为“文明服务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被黔西南州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路走来,她扎根群众,用温暖化解每一起纠纷,用自己的“一颗热心”换来辖区群众的“一片安心”。(赵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