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仁市深入实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巴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通过强机构、强人才、强党建,不断推动形成简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机构,保障民生服务。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统筹设置党政综合办公室等6个党政机构、党务政府综合服务中心等7个事业单位和1个其他机构,下放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336项。全面推进巴铃镇党务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按照“三环节六步骤”流程规范建立办事指南,开展代缴代办代理、户籍办理等便民服务,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范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巴铃镇政务服务网可通办事项338项,其中全省通办事项227项,村级便民服务站新增通办事项99项,办理户籍等相关业务5000余件。
强人才,激发改革活力。强化改革试点工作人才保障,建立人员优先补充机制,通过招录、考聘、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巴铃镇干部队伍力量。今年以来,研究同意巴铃镇招录、考聘公务员、事业人员6名,调入公务员、事业人员6名,招募“三支一扶”人员2名,聘用临聘人员、公益性岗位、见习生等23名。积极探索巴铃镇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对该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实行应聘尽聘,极大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选优配强巴铃镇党政领导班子,为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领头羊”基础。目前,巴铃镇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上职级人员共23人,专业技术人员高级8人、中级15人、初级14人。
强党建,夯实战斗堡垒。加大巴铃镇村(社区)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建设,通过组织攻坚、资源共享、活动共联、服务共抓等方式,实现辖区内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探索村常务干部向“下”述职模式,采取“以下评上”方式,有效提升村常务干部履职能力及服务水平。同时,创新实行干部“异地任用”机制,选派政治素质过硬、工作积极性强的年轻党员同志跨村任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带动村“两委”强党建、抓产业、谋发展。目前,劝退不能胜任职务的村干部12名,跨村任用党支部书记2人、党支部副书记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