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兴义市乌沙镇扶贫故事:党的雨露阳光滋润我幸福成长

更新:2021-1-18 16:02|编辑:牛油果|浏览:1199|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我叫杨龙娟,现就读于贵州名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大三,品学兼优,但家庭条件贫困。  我家一共四口人,居住在兴义市乌沙镇 ...


  我叫杨龙娟,现就读于贵州名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大三,品学兼优,但家庭条件贫困。


  我家一共四口人,居住在兴义市乌沙镇窑上村老鹰岩村民组,父亲杨进方和母亲芽志巧在家里务农,父亲快五十岁的人了,肢体带有四级残疾,母亲快四十岁,为精神贰级残疾,所以家庭的重担基本上是依靠父亲来承担,再加上我和弟弟均在上学,家里可以说是入不敷出。但父母对于教育这块非常重视,从小父亲就教育我和弟弟: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能够选择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弟弟拿到阳光书院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但是对于一个本来就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两个学生的学习费用真是一个天文数字,为此家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实在是再拿不出足够的钱来供弟弟上初中,村干部们知道后,村支书张华立马联系本辖区的企业及村支两委人员为弟弟筹集了9000余元学费,在他们所有人的帮助下,弟弟顺利的上了初中。后面村委会向学校证实我家家庭情况确实困难,弟弟也在校获得各种贫困生资助,2016年由于家庭贫困,我家被评为精准扶贫户,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帮助。

  2017年,在国家扶贫搬迁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搬了新家,新家建成后还有一笔搬迁费。由于刚刚建成的新家没有灶台,他们知道后为我家争取了资金,修建了灶台。

  在2018年,我家有了第一个包保责任人——郑继春,因为在校上学的原因,我只是在电话里听过她的声音,感觉她的声音很亲切。在她负责我家脱贫事业的这几年,她特别的尽心尽力,可以说是操碎心,每个月我都会在电话里听爸爸和我说,郑阿姨不仅向爸妈传达国家惠民政策,让他们明白教育、医疗等各项补助的相关事宜,还为了减轻爸妈供我和弟弟上学的负担,她和村干部们一起出力,找了一份就在家周围就能挣钱的工作,申请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有了一笔相对稳定的收入。让我家的人均年收入能够达到国家脱贫标准,我们一家人都深深地感受到国家与政府的好。

  在成为精准扶贫户这几年中,我和弟弟每年上学所交的学费学校都会退回一部分给我们,并且每年都会有一笔贫困生补贴,有了这些补贴,父母的重担就能减轻了许多,而我弟弟也很争气,考试都名列前一二名,这一切都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尽心尽力的扶贫干部们。每次她和村干部们来我家时,总是嘘寒问暖,时时刻刻惦记着我和弟弟的学习情况。每当快过年时,他们都会送来扶贫慰问金和过年的新衣并且为我家购置了两床被子。在老家时,由于下大雨,有些地方发生了滑坡,为了保证群众们的生命安全,村干部们不分昼夜,在大雨中向群众们宣传安全逃生知识。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并且于2019年成功脱贫。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看见彩虹。在脱贫的路上,虽说充满坎坷,但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人生不一样的旅程,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我们深知,脱贫不能“等、靠、要”,只有努力学习,像雏鹰一样张开翅膀迎风飞翔,才能打破枷锁,翱翔天际,最终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李天亮 杨龙娟)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义

兴义市乌沙镇扶贫故事:党的雨露阳光滋润我幸福成长

  • 编辑:牛油果浏览:1199评论: 0 兴义之窗

  •   我叫杨龙娟,现就读于贵州名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大三,品学兼优,但家庭条件贫困。


      我家一共四口人,居住在兴义市乌沙镇窑上村老鹰岩村民组,父亲杨进方和母亲芽志巧在家里务农,父亲快五十岁的人了,肢体带有四级残疾,母亲快四十岁,为精神贰级残疾,所以家庭的重担基本上是依靠父亲来承担,再加上我和弟弟均在上学,家里可以说是入不敷出。但父母对于教育这块非常重视,从小父亲就教育我和弟弟: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能够选择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弟弟拿到阳光书院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但是对于一个本来就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两个学生的学习费用真是一个天文数字,为此家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实在是再拿不出足够的钱来供弟弟上初中,村干部们知道后,村支书张华立马联系本辖区的企业及村支两委人员为弟弟筹集了9000余元学费,在他们所有人的帮助下,弟弟顺利的上了初中。后面村委会向学校证实我家家庭情况确实困难,弟弟也在校获得各种贫困生资助,2016年由于家庭贫困,我家被评为精准扶贫户,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帮助。

      2017年,在国家扶贫搬迁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搬了新家,新家建成后还有一笔搬迁费。由于刚刚建成的新家没有灶台,他们知道后为我家争取了资金,修建了灶台。

      在2018年,我家有了第一个包保责任人——郑继春,因为在校上学的原因,我只是在电话里听过她的声音,感觉她的声音很亲切。在她负责我家脱贫事业的这几年,她特别的尽心尽力,可以说是操碎心,每个月我都会在电话里听爸爸和我说,郑阿姨不仅向爸妈传达国家惠民政策,让他们明白教育、医疗等各项补助的相关事宜,还为了减轻爸妈供我和弟弟上学的负担,她和村干部们一起出力,找了一份就在家周围就能挣钱的工作,申请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有了一笔相对稳定的收入。让我家的人均年收入能够达到国家脱贫标准,我们一家人都深深地感受到国家与政府的好。

      在成为精准扶贫户这几年中,我和弟弟每年上学所交的学费学校都会退回一部分给我们,并且每年都会有一笔贫困生补贴,有了这些补贴,父母的重担就能减轻了许多,而我弟弟也很争气,考试都名列前一二名,这一切都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尽心尽力的扶贫干部们。每次她和村干部们来我家时,总是嘘寒问暖,时时刻刻惦记着我和弟弟的学习情况。每当快过年时,他们都会送来扶贫慰问金和过年的新衣并且为我家购置了两床被子。在老家时,由于下大雨,有些地方发生了滑坡,为了保证群众们的生命安全,村干部们不分昼夜,在大雨中向群众们宣传安全逃生知识。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并且于2019年成功脱贫。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看见彩虹。在脱贫的路上,虽说充满坎坷,但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人生不一样的旅程,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我们深知,脱贫不能“等、靠、要”,只有努力学习,像雏鹰一样张开翅膀迎风飞翔,才能打破枷锁,翱翔天际,最终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李天亮 杨龙娟)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