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之窗讯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关键在于以“零容忍”态度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划时代意义,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要求和部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核心是制约权力,关键在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起惩治腐败的长效机制,坚决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反腐高压态势。
零容忍,是中国共产党人反腐败的基本态度。什么是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就是对腐败现象毫不忍受、毫不宽容,就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对腐败行为,发现一起坚决纠正一起;坚持“露头即打”,防止滋生蔓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反腐倡廉建设是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而反腐倡廉建设是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在反腐败问题上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也说明了“零容忍”态度是防治腐败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全体党员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以“零容忍”态度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对腐败零容忍,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就决定了党与腐败水火不容。
同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须加强作风建设,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反弹。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松;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只要作风建设常抓不懈、抓铁有痕、一抓到底,必能久久为功。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关键在正确用人,关键在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因此,要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目标,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风气正,生态自然会好。
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和良好形象的前提,是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凝聚人心的动力。只有以民为本,真抓实干,才能汇聚起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强大正能量。(通讯员 熊成举 李雨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