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是孩子乐意、有兴趣、积极地学习,会学是孩子能够用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那到底该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乐学与会学的小学生呢?为此,我园于2020年7月31日要求家长及教师收看了由中国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推出的家庭教育公开课,本期是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王争燕教授和中国教育科学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刘巧利老师主讲的“乐学与会学的小学生”专题。
节目中,两位专家从孔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等教育理念引出乐学会学的思想,并指出学习是成长的内在需要是成长的动力。其次引用“孟母三迁”来指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父母是否能给孩子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对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影响,基础教育阶段奠定终生学习能力,家长要给孩子从小树立孩子学习主体能力和正确的学习观,正确对待孩子的个体差异,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家长要配合学校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等,然后,两位教授在节目也解答了家长代表提出的一些关于孩子如何正确利用时间进行学习和怎样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等。
通过观看这次教育专题节目,学到了老师和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科学学习观念,坚持孩子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尽可能把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袁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