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之窗讯 望谟县在国家农业部和省农委的支持下实施了水稻玉米高产创建项目,3年来投入资金207万元,不仅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实用技术,还累计增产粮食1089.5万多公斤,新增产值3175.9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县2015年度的2万亩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己完成玉米种植和水稻前期的育秧工作。
粮食高产创建是集高产优质良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优质高效投入品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活动。2011年,该县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影响,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着力提高单产水平,2012年,国家农业部特批在望谟县启动水稻和玉米两个粮食高产创建项目,投入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2万元,省农委投入省级财政资金37万元,该县农业局围绕 “高产创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在桑郎镇、纳夜镇连片示范水稻高产创建项目1万亩,在新屯镇和打尖乡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1万亩,
项目实施中,该县采用旱育稀植技术和推广高产抗病优良杂交种及玉米育苗移栽技术,使杂交水稻优良品种、水稻先进育秧技术、规范化栽插和合理密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水稻旱育保姆包种等7个覆盖率达到技术指标的100%;而耐密型杂交玉米优良品种、玉米育苗技术、玉米单株定向规范化移栽和合理密植、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综合防治5个技术指标的覆盖率也达到100%。高产创建结果:当年项目区水稻平均亩产653.19公斤,比上年增252.49公斤,玉米亩产650.53公斤,增103.33公斤。
项目实施充分显示了高产栽培技术的增产增收潜力,为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好势头,2013年至2014年。该县农业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 有效利用项目资金,继续在项目区(增加王母街道办)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统一向项目区示范户提供优良种子和化肥,在完成水稻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结合实际在项目区开展“水稻覆膜不同密度试验”、“水稻不同品种品比试验”和“水稻覆膜直播栽插对比试验”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使水稻沼肥综合利用、无纺布覆盖育秧等配套技术的示范应用有了较大面积的提高。
据了解,该县3年来规划粮食播种面积为水稻3万亩,杂交玉米3万亩,由于发挥了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实际完成水稻种植面积35620 亩,增粮623.16万公斤,杂交玉米3.4万亩,增粮460.42万公斤,两个项目涉及98个村民组9948户。该县几年来以办培训班、开现场会、临田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156期,培训农民近1.9万人(次),发放农业技术宣传资料4万份,幅射带动项目区外农民科技种田56300亩,有效推广了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全县粮食的均衡增产。
该县在高产创建示范点上,开展现场观摩、田间指导和专家咨询,使无形的技术推广变成直观的现场,充分展示先进科技的示范效果,让农民“看得见、听得明、问得清、学得透”,使农民做到科学种田、科学管理、合理施肥,节约成本,减少农药用量,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实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通讯员 罗春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