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妈来了近三个月了,刚来的时候不适应,后来人力资源公司帮我们协调换了岗位。现在的岗位挺好的,厂里也很照顾我们,每个月可以拿到工资四千多元。”在宁波泰利电器有限公司务工的韦家龙开心地说。
韦家龙是来自望谟县王母街道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因家里遇到交通事故导致返贫。今年2月,在两地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他和母亲乘坐返岗专车到余姚上班,一家人生活有了稳定保障。
韦家龙是1000余名在余姚的望谟籍务工人员的缩影,是望谟、余姚两地不断加强党建引领、细化跟踪服务的结果。
近期,为进一步推进“党建引领·姚望助相·就业相扶”工作,在就业扶贫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在两地组织部门的指导推动下,积极探索党建联建,成立望谟余姚劳务协作联合党委,实行双重管理,由两地组织、人社部门和余姚市结对帮扶的乡镇(街道)党员干部担任或兼任委员,同时在有务工党员的企业分片区划分党小组,对无党员的企业共同指派党建联络员,实现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目前,已组建3个党小组,两地共指派16名党建联络员。
“在这边挺好的,联系我们厂的张哥经常来看我们,遇到什么问题,一打电话他就想办法帮忙解决,有他们在这边,很温暖,让我们在外乡也有家的感觉。”来自望谟县蟠桃街道的狄红里说,他口中的“张哥”便是近期两地推行的“联十包十”机制的联系服务人员之一。
为抓实抓细稳岗就业服务,今年4月,两地分别建立党员联系服务望谟籍务工人员的“联十包十”机制,明确1名党员联系包保10名以上望谟籍务工人员,并做好“包岗位稳定、包薪酬落实、包技能提升、包安全教育、包生活着落、包子女就学、包权益维护、包保险保障、包信息沟通、包矛盾调处”等十项工作,每月至少联系或走访务工人员1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现两地全覆盖精准联系服务。
据悉,今年以来,望谟县共组织输送13批1306人到余姚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973人;在两地组织部门的协作下,在两边人社、司法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共解决务工群众诉求230余个,开展维权7件,切实为稳岗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发挥积极作用。(通讯员 岑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