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在家里沙发上坐着,就能看到透过窗帘照进屋里的阳光,吃碗爽口的豌豆凉粉,送完孩子上学,走不到10分钟就能到我工作的地方。这种生活是我以前的梦想,没想到梦想现在变为现实了!
我是2018年从普安县江西坡镇中心村中心组,搬迁入住茶源街道斗弹达吟社区的王珊,今年46岁。一家5口搬过来后,分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我们利用这两年上班挣的钱把家里都装修好了,还配齐了家具。每天再忙,我都会花点时间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在搬迁前,我们一家人都在外打工,居无定所,老家仅有一间破破烂烂的房子。看着这干净整洁的家,我不禁会想起过去的日子。25岁时,我嫁到了同村,居住在瓦片房里,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家具只有几件嫁妆。那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我和丈夫没有放弃,因为我相信,凭借我们俩努力肯干,生活不会一直如此。
结婚一年后,大女儿出生了,靠着在家里做农活,勉强可以维持生计。但随着大女儿慢慢长大,开销也逐渐增大,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我想到自己因为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文化水平不高也没什么好的出路,再不能让孩子像我们一样,所以不管受什么苦,我们都要让孩子生活条件变得好一点,有更好的学习条件。
于是,我和丈夫商量,搞点养殖业赚钱。2004年,我们风风火火在家里搭棚子养鸡,可是2005年的禽流感给我们浇了一盆冷水,最后赔得血本无归。
无奈之下,不得不又捡起了农活继续干。之后小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对于没有什么稳定收入的家庭来说,要养育3个孩子更是举步维艰。
2009年上半年,我干活时不小心把腿摔断了,被鉴定为四级残疾。之后,老公骑车出车祸,也摔断了腿,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治疗腿,家里四处借钱,欠下了不少外债。
老公的腿慢慢好转后,在家干不了重活,2010年时选择外出到海南打工赚钱养家。过了一年,我恢复差不多后,就带上3个孩子一起去到海南,边上班边送孩子上学。
在外奔波的日子并不好过,我们打工地从海南到浙江,从浙江到广西,听到哪里工资高,我们就带着孩子到哪里。还完外债后,挣的钱也只够一家人在外生活开销,逢年过节回家时,周围邻居房子都在慢慢变成小平房,可我家的老瓦房过了许久还是那样。
这样不稳定的生活还影响到了孩子,大女儿跟着我们奔波,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读到初中毕业就休学了。这让我们很愧疚,钱也没挣到还耽误了孩子。
好在有了国家的好政策,2017年,经过评选和公示,我家被评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干部打电话告诉我们,国家针对贫困户有搬迁政策,还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扶贫政策,让我们回来看看新房子搬进去住,我和丈夫想都没想就决定搬。
2018年,我们在城里有房了,就像天上掉下了大馅饼。现在居住的地方比老家环境好太多,超市购物方便,吃的住的都干净,我们一家人很开心!
搬过来后,扶贫干部经常到家里找我们谈心,帮我们找致富的路子。经过扶贫干部们的讲解和开导,我认识到,搬到社区后也要自己努力奋发,勤劳保证就业,才能脱贫致富,改变自己的生活。
现在,我在社区支部书记郭礼团的帮助下,到社区一家制茶公司做后勤工作,帮忙搞点卫生、做早中晚饭,每月有2800元的工资。丈夫和大女儿都安排在了社区上班,家里的劳动力都有了收入保障,虽然没有在外打工挣得多,但是已经是不愁住不愁吃不愁穿了。
最令我欣喜的是,我就在小区里上班,可以照顾小儿子上学。孩子们享受到了城里的高质量教育,正在上职校的女儿和初中的小儿子成绩很稳定。
现在,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家庭人均收入也提高了,2019年我家达到了脱贫的标准。
新生活让我们俩口子有了新期望,我们要把正在读初中的小儿子送上大学。前段时间,我还把老家的2亩地种上了菜,自己可以吃也能拿到市场买,到时候还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精准扶贫,让我们从农村贫困户变成有房的城里人。安居乐业,在脱贫的路上,我相信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