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义一中,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大舞台在用自己的爱博得师生和家长的敬佩,大家都习惯的称她“春姐”,她就是兴义一中女教师张春,在10年教师生涯中,有7年担任班主任,2018年--2019年连获两次黔西南州优秀教师,2013、2014、2015、2017年度考核优秀,2015年在黔西南州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2015年黔西南州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荣获一等奖,在2016、2017、2018、2019年度都获得教学质量奖。2018届高考语文成绩位居兴义一中理科第一名,2018届所带班级一本升学率达84%。张春老师勤于学习、研究,曾经参加了校级、州级、省级课题研究,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并获得省级一等奖、二等奖。2019年获兴义一中第十三届教学大赛一等奖、主题班会大赛二等奖,在三尺讲台,她侃侃而谈,收放自如,用勤奋与热情诠释着自己对教师这个行业的领悟;一支粉笔,她挥斥方遒,指点迷津,用执着与热爱书写着自己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篇章。她,—个子不高,却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眼睛不大,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她就是孩子们口中念叨的“春姐”,是个能说爱笑又恩威并重的年轻的班主任。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择一事终一生。能把工作看作是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是从业者最大的幸福。张春老师,就是这样的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张春老师从小树立的目标,尽管身边的每个人都在跟她讲述教师这一行的辛苦与疲累,可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颗种子早已深深地扎根于她的心底,随着岁月的流逝,终于长成了一颗参天大树。张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她就做好了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奉献给教育事业的准备。张春老师的课堂有趣。学生们都说,张老师的课堂从来不会冷场,也从来不怕下午上语文课,因为张老师的“法宝”实在是太多了。课本剧表演、课前三分钟、原创诗歌大赛、接龙背诵、小组竞赛、互相提问、语文知识竞答等等,每个小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课堂,却又妙趣横生,让学生们的注意力能够快速地集中起来,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张春老师即使带了好几届毕业生,但课堂从不因循守旧、默守陈规,虽然教材的改动不大,张老师每节课前都要针对现在所教的学生进行策略性的分析,调整新的思路,尝试新的方法。所以在她的课堂上,你会看到小组内热烈的讨论,小组间激烈的竞争;你也会看到根据课标的要求和篇章的特点,学生们自由的朗诵、辩论;更甚者是学生自己来设计、组织一节课。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升华。
张春老师知识渊博。她的课堂语言时而典雅精致,时而幽默风趣;时而简洁质朴,时而意味深长。这都源于她勤奋好学,努力钻研的结果。张老师致力于给学生构建“大语文”的概念,一篇课文、一位作家、一个汉字,都在她的口中变得那样鲜活灵动。从字形的演变来讲解形近字的辨析,从历史的长河中梳理作家作品的影响力,从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上来解读课文的深意,这些都是张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语文大世界。她从来就不是一名教书匠,而是心灵的引领者。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七年的班主任职责中,张老师从来都没有一句怨言。尤其是在班主任这个队伍中,要获得学生与家长的认同,张老师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可是她没有因此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全力奉献一个老师的责任心和对学生的大爱,她一步步地在班主任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来越得心应手。
虽然她是二宝妈,可是张春老师每天都坚持早晨7点进班级,在家里安排好孩子,再来学校陪伴学生。在孩子和学生身上倾注同样的爱。她从身边那些优秀的班主任身上,深深地了解到,一个好的班主任不是只管理好自己的班级,还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每天充满精气神,精力旺盛的投入到教学和生活中。张春老师更像一个大姐姐,她用自己的耐心与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家长的好评。毕业后的学生在张老师每年的生日、传统佳节时都要发短信、打电话给这位性格开朗、真诚可爱的“春姐”,这“戏谑”的称呼中包含着对张老师的无限依恋与喜欢。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由于张老师性格开朗活泼又具有威望,在运动场上,有她为班级声嘶力竭、呐喊助威的身影;联欢会上,有她爽朗清脆、欢畅不觉的笑声。学生欢乐时,她与学生们一起开怀大笑;学生受挫时,她谆谆教导、语重心长。其他班级的学生常常羡慕地说“你们春姐真好”。但对于张老师来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这就是她追寻的教育人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张老师说,她不奢望成就多么大的事业,她只希望自己在家里能做个合格的母亲,在学校能做个学生喜爱的“春姐”。 (李天亮 张祥 周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