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望谟新故事——8万余株百年紫茶树成脱贫宝贝

更新:2019-7-29 09:11|编辑:六弦|浏览:1596|评论: 0 |来源: 贵州日报
摘要:  盛夏骄阳烈,位于望谟县郊纳镇八步村的茶山上仍浓荫蔽日,清风徐徐。  夏日午后,68岁的杨玉芬大娘从茶山归来,手里拈着一 ...
  盛夏骄阳烈,位于望谟县郊纳镇八步村的茶山上仍浓荫蔽日,清风徐徐。

  夏日午后,68岁的杨玉芬大娘从茶山归来,手里拈着一枝含苞待放的紫茶花,奇香幽幽。

  《茶经》云:“茶者,紫为上,绿者次之。”在八步村四周延绵的茶山上,这紫叶紫茎、紫芽紫苞的茶树随处可见。经科学论证,望谟紫茶堪称紫茶中佼佼者。

  10年前,浙江农林大学的茶叶专家实地考察鉴别认定:这片珍贵的野生乔木古茶树,是没有变异、濒临灭绝的原生态紫茶“红花紫鹃”,堪称茶界“大熊猫”。2017年,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进行样品检测显示:八步原生态紫茶的花青素、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极高,其中花青素是一般绿茶的30至50倍。同年,由贵州大学茶学院相关专家初步普查,郊纳镇境内树龄千年以上古茶树达4株,百年以上茶树达86262株,经过上千年的演变,这里已形成了漫山遍野的“紫茶家族”。

  千百年来,八步村民世代守着满山紫茶树,盼着一场滋润贫困大地的春雨、一个致富小康的希望。脱贫攻坚的号角声响。2017年10月,以八步紫茶为原料制作的“王母紫鹃”在全国斗茶大赛上一举夺得古茶树类“茶王”桂冠。从此,郊纳镇通向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道路被照亮了。

  省发改委与黔西南州各级各部门共同发力,将“八步茶”写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加以保护,同时积极筹划上项目、建茶苗基地、普查适宜推广种植区。龙头企业宏升茶叶有限公司随即进驻,开展育苗科研,指导组建合作社、收购茶青和茶枝、建示范基地、研制开发紫茶产品,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以合作社为“机身”,以企业为“机头”、以“一带一路”战略和产业扶持政策为“机翼”,动员9175户贫困群众集体“登机”,同速发展。

  如今,杨玉芬大娘不用再走几十里山路下山务工挣点油盐钱,儿子、儿媳也从广西返乡种茶。采茶和种茶季节,上千名群众忙碌在茶园。杨玉芬家的20多亩茶山流转到合作社,2018年剪枝交售152斤,今年采春茶交售200来斤,还积极参与种茶,目前全家涉茶收入已达6万多元。

  “经过两年来的不断探索发展,望谟紫茶产业已初步取得成功。”望谟县委书记李建勋告诉记者,今春,两家茶企的春茶产品供不应求,特级古茶售价每斤高达1万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望谟紫茶进入人民大会堂成为部分代表用茶;5月16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牌望谟县“中国紫茶之乡”;不久前,望谟紫茶成为尼泊尔王室专用茶。

  “最值得高兴的是,群众通过全程参与茶产业增收明显,脱贫致富步伐加快。”李建勋说,下一步,望谟县将依托紫茶古茶树资源,规划打造“茶海望谟”,建设茶产业风景区、茶叶工业博览园,谋划国际产能合作。“望谟紫茶起步晚,但一定会走得更远。”(陈俎宇)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望谟新故事——8万余株百年紫茶树成脱贫宝贝

  • 编辑:六弦浏览:1596评论: 0 贵州日报
  •   盛夏骄阳烈,位于望谟县郊纳镇八步村的茶山上仍浓荫蔽日,清风徐徐。

      夏日午后,68岁的杨玉芬大娘从茶山归来,手里拈着一枝含苞待放的紫茶花,奇香幽幽。

      《茶经》云:“茶者,紫为上,绿者次之。”在八步村四周延绵的茶山上,这紫叶紫茎、紫芽紫苞的茶树随处可见。经科学论证,望谟紫茶堪称紫茶中佼佼者。

      10年前,浙江农林大学的茶叶专家实地考察鉴别认定:这片珍贵的野生乔木古茶树,是没有变异、濒临灭绝的原生态紫茶“红花紫鹃”,堪称茶界“大熊猫”。2017年,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进行样品检测显示:八步原生态紫茶的花青素、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极高,其中花青素是一般绿茶的30至50倍。同年,由贵州大学茶学院相关专家初步普查,郊纳镇境内树龄千年以上古茶树达4株,百年以上茶树达86262株,经过上千年的演变,这里已形成了漫山遍野的“紫茶家族”。

      千百年来,八步村民世代守着满山紫茶树,盼着一场滋润贫困大地的春雨、一个致富小康的希望。脱贫攻坚的号角声响。2017年10月,以八步紫茶为原料制作的“王母紫鹃”在全国斗茶大赛上一举夺得古茶树类“茶王”桂冠。从此,郊纳镇通向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道路被照亮了。

      省发改委与黔西南州各级各部门共同发力,将“八步茶”写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加以保护,同时积极筹划上项目、建茶苗基地、普查适宜推广种植区。龙头企业宏升茶叶有限公司随即进驻,开展育苗科研,指导组建合作社、收购茶青和茶枝、建示范基地、研制开发紫茶产品,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以合作社为“机身”,以企业为“机头”、以“一带一路”战略和产业扶持政策为“机翼”,动员9175户贫困群众集体“登机”,同速发展。

      如今,杨玉芬大娘不用再走几十里山路下山务工挣点油盐钱,儿子、儿媳也从广西返乡种茶。采茶和种茶季节,上千名群众忙碌在茶园。杨玉芬家的20多亩茶山流转到合作社,2018年剪枝交售152斤,今年采春茶交售200来斤,还积极参与种茶,目前全家涉茶收入已达6万多元。

      “经过两年来的不断探索发展,望谟紫茶产业已初步取得成功。”望谟县委书记李建勋告诉记者,今春,两家茶企的春茶产品供不应求,特级古茶售价每斤高达1万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望谟紫茶进入人民大会堂成为部分代表用茶;5月16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牌望谟县“中国紫茶之乡”;不久前,望谟紫茶成为尼泊尔王室专用茶。

      “最值得高兴的是,群众通过全程参与茶产业增收明显,脱贫致富步伐加快。”李建勋说,下一步,望谟县将依托紫茶古茶树资源,规划打造“茶海望谟”,建设茶产业风景区、茶叶工业博览园,谋划国际产能合作。“望谟紫茶起步晚,但一定会走得更远。”(陈俎宇)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