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西南州崇文中学工作群里发布了一条消息——“尊敬的各位老师:崇文中学党支部“诚信菜架”即日起向全校教职工及家属售卖生态蔬菜,所得收益将全部注入学校的“爱心慈善助学基金”,以资助本校学生。”顷刻之间,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被闻讯而来的教职工抢购一空,校园怎么变菜场?这事还得从去年说起……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学校积极思考如何在“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下结合校园实际开展有意义的劳动教育?这成为摆在党组织面前的重点课题之一。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结果,党支部决定依托学校的生态园,首先由党员引领示范,开辟党员示范地。说干就干,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齐动员,开垦荒地,拔除杂草,选种育苗,劈竹圈地…耕作的过程是漫长的,党员们利用“党员活动日”和业余时间进行播种、耕种,党支部书记刘晓霞指出:这是一个良好的自我教育过程,农作物的生长有其特定的周期,正如教育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教育不能过于功利,老师们要有悲悯情怀,要守望成长,静待花开。
在种植的果蔬相继上市之后,大家在兴奋、激动之余,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成熟的果蔬如何处理更有意义?如何能让师生受益?最后决定将果蔬推向市场,一方面让教职员工分享丰收的喜悦,吃上绿色生态蔬菜,另一方面将所获收益捐助给学校的“爱心慈善基金”,用于帮助贫困学子,涓涓细流,汇聚成河……“行为世范”,党员们的行动也影响着莘莘学子,他们效仿着投入到了劳作的队伍中。学校在“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下结合校园实际开展的劳动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和集体协作能力,而且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良知党建,崇文实干”,黔西南州崇文中学党支部在实干中践行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闪现着党性的光芒!(黔西南州崇文中学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