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十点,兴义市南兴社区新市民服务中心门口热热闹闹地聚集了一群人,走近一问,原来是白碗窑镇戈多村的村干部带着村里的61名贫困劳动力到洒金手工业园区参观、找工作来了。寒冷的初冬,天空飘着毛毛雨,但是丝毫没能降低村民们求职的热情。
“我们今天要去的企业都有严格的规定,大家进去参观不要随意碰触机械、不要乱走动”,有不少村民此前从来没有进城务工的经验,在出发前往工厂前,白碗窑镇和戈多村的干部忙着给大家交待注意事项。为贫困户架起一座通向外面世界的桥梁,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通过就业实现脱贫致富,是脱贫攻坚“夏秋攻势”的其中一项内容,“组织贫困户进城务工,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就业摆脱贫困,还希望让他们开拓眼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为自己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白碗窑镇戈多村第一书记龙或钊这么说。
今年11月才到戈多村任第一书记的龙或钊,通过走访发现,不少贫困劳动力过了农忙季节,就没有事情做,“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龙或钊和村干部商量,决定给他们找份工做。“我们村里宣传再多,都抵不上企业老板现场讲解。”龙或钊于是着手联系,并将有就业意向的村民都带到了洒金。
经过前期调查了解,龙或钊确定了包括兴义宏盛源电子有限公司、文才箱包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本次参观的重点,并就这批求职群众技能、文化程度等情况与用工企业沟通,为大家准备了容易学习、容易熟练的工种。
位于洒金手工业园区9号楼的兴义宏盛源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USB数据线、耳机线、FIO、SATA、HDMI、读卡器等的企业,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十张工作台,工人们分工有序地进行着规范操作,几台专业的电子仪器正在为已组装好的数据线进行最后的一道授权工序。
看到工人手指熟练地制作USB数据线,担心电子产品工序复杂、自己不能胜任的几个村民默默凑上前去,“难不?”。
“不难,我做给你们看”,听出了他们的顾虑,工人将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一个个步骤耐心做给他们看。“看起来是简单,但是不知道自己做起来怎么样,我想再看看别的。”看完示范,村民们还是决定再多看看。
参观完宏盛源电子有限公司,龙或钊又把大伙带到了同样位于园区内的文才箱包制品有限公司,车间根据分工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划分。一楼的工人正在认真的裁剪布料,进行分装;二楼是初加工区,工人根据箱包图样正在进行初级拼装。三楼几十台缝纫机正在同时作业,每一组的箱包样品都分别进行了挂牌展示。
在带领村民参观完车间后,文才箱包制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还向大家讲解了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报酬及待遇等情况,并一一解答了村民们的问题。
结束了在文才箱包制品有限公司的参观和交流,十几个村民当下决定报名应聘。42岁的戈多村兴寨组村民敖永伍此前一直在浙江打工,为了照看家里老小,不久前刚刚回到了白碗窑,在连续参观了两家企业后,他也在文才箱包制品有限公司报名应聘了,“试试看嘛”。说起选择箱包厂的原因,敖永伍告诉记者,几个企业参观了解下来,觉得箱包厂的工作简单易上手,而且工资待遇也不错,“还有伙食补贴,我也比较满意”,敖永伍说,去沿海打工工资是高,但是照顾不了家里,“有点急事,最快也要两天才能赶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放心。”如果能够成功入职,敖永伍计划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技术,希望混出点样子,把孩子也接到兴义来,“城里发展的机会更多,我们现在更多的还是要为娃娃的未来考虑。”
工厂内报名应聘的村民正忙着填表,大门外几个村民围在一块犹豫不决。“怎么了?有什么不清楚的吗?还是有什么不满意的?”龙或钊上前询问道。“满意是满意,就是我们都没有文化,怕做来”,领头的妇女说出了大家的担忧。
听大家说出了顾虑,龙或钊耐心地说,“我们早就把你们的情况告诉企业负责人了,这次挑选出来的岗位都是专门针对你们安排的,不要求文化水平,肯学肯干就可以。”
在龙或钊的解释和鼓励下,从来没有打工经验的村民夏盛金决定试一试,看到老夏也填写了报名表,几个不太识字的村民也围上去,拜托他帮忙填表。“家里条件不好,三个孩子还在读书,如果自己能胜任,打份工赚点钱也是好的。”
通过当天的现场参观,有30多名贫困劳动力与企业签订了初步用工协议,白碗窑镇戈多村扶贫扶智,让贫困劳动力更新就业观念,由第一书记搭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一方面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也帮助企业缓解了用工难题。
据兴义市就业局局长舒靖介绍,为促进全市贫困劳动力就业,市就业局加大了对低门槛就业岗位的收集力度,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截至目前,通过技能培训推荐到洒金手工业园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就有800多人。”
近年来,为有效引导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多渠道就业实现增收脱贫,兴义市加大收集低门槛就业岗位,满足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加大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使其贫困劳动力都能掌握1至2门就业技能;加大对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岗位推荐力度,推荐的就业岗位不低于3个,推荐的次数不少于3次;举办招聘会,搭建企业与劳动者沟通平台;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解决年龄偏大且不能外出劳动力就业问题;积极落实创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鼓励到东部城市就业;加强与市内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企业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就业的针对性,多措并举力促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就业,努力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脱贫。截至目前,兴义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367人,已实现就业5952人;已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222户37261人,其中劳动力家庭8009户20538人,已实现就业8009户16105人,一户一人就业落实率100%。(鲜双全 刘畅 刘仁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