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八月末,已入初秋,然仍有烈日炎炎。携知己往峰林,观之峰群。承启峰林观乎众西南之首。故印象颇深,欲提笔一记,不枉此游。
王车架千乘,选徒万乘,畋于黔西南,众隐皆现万峰林。峰入眼,惊叹不已,远望群山相连,幽径间四方辐辏,钟灵毓秀。群山环抱,力争上游,小楼依偎,而楼,位于山之间也。既而下车,暑气扑面。几步止,至承启峰之大门。
未入峰林,闻人先语,其多为西南客家方言。余亦为客家人,闻之,心有亲切感。风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入门,顷刻之间金风送爽,实感舒适。兴叹曰:“此乃天然空调矣,且无污染而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门入后,有一大厅,厅前墙上挂有一幅对联,联中字已记不得,其寓意为“布依族族人以勤为生”。此意激励历代布依族子孙,盖“布依族以勤闻于天下”源于此乎。又过厅前方一扇两米许小门,终达内而观天。却不得置顶而观全景,实为人生之憾。忽见游者,泡茶之人忙起招待,举杯而敬,余有幸一尝,瞬觉茶香扑鼻而来,甘甜苦味,顷刻之间忘乎所已,临入仙境。忙问此茶以何水而制,其人曰:“峰林之井水。”余便前行而寻井。大步快走百余米,眼前见石井一口。余乐也,此为首次观石井之喜,遂将桶沉入井中,然“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布依老者见状,然臂一甩,打了大桶井水邀余共尝。余手捧一品,味甘甜沁心,怪井水制茶亦如此。
出峰林,已而夕阳在山,欲再游而时不允。“近游不广,浅游不奇,便游不畅,群游不久。无可奈何驾乘而去,遥望承启峰群渐隐矣。何人建之此峰群?闻说为古时地壳翻动所制。亦有客家人雕刻,滴滴血汗铸就传承笔山文化,其艰辛难以言明。此去游揽,感触颇深,余亦为客家人,应时时向前辈学习矣。观之峰林群之胜景,众人皆赞,余则谓,应观乎胜景之后的不易矣。突忆起霞客,“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