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安县白沙乡创新宣传方式,搭建数据传播平台,实现乡音“小喇叭”村组全覆盖。每天,村组里的“小喇叭”都会准时奏响,第一时间将各类惠民信息播送到千家万户。收听这样的“乡音新闻”,已经成为村民们的一种习惯。
每天早晨,白沙乡的播音员刘凡龙都会来到广播室,准备为村民们录制当天播报的新闻。每天早上7点、中午12点、下午6点,这里的村民都能听到脱贫攻坚、合作医疗、气象变化、农技知识、环境整治、身边好人好事等最新消息。
谈起家乡的“乡音新闻”,年过六旬的白沙乡小冲头组村民誉烈文高兴无比,他说:“‘小喇叭’安在我们农村,医疗保险各样补助政策我们都能清晰的听到,非常方便。”
2017年,白沙乡对乡音“小喇叭”进行升级打造,依托多彩贵州广电云组组通工程,完善中心主控平台,各村同步设置分控平台,实现“小喇叭”村组全覆盖,各类紧急消息也能以最快速度传递到全乡各个村民组。
说到“小喇叭”的宣传效果,白沙乡和谐办主任刘灿给笔者举了一个例子:“在去年凝冻灾害的时候,我们通过小喇叭提醒驾驶员朋友不要上路,道路湿滑危险,消息播出之后,当天就基本看不到车辆上路了。”
而有强大的宣传效果,这得力于播音员的乡音播报。“原汁原味转、分级分责播、乡亲乡音讲、公平公正评”是白沙乡“小喇叭”播报的一大特点。无论老幼,无论识字多少,哪怕农忙时节,通过原汁原味的乡音传播,村民都能清楚地掌握播报内容。
“无论是在家里吃饭,还是在地里干活,都能听得到,而且是用我们地方语言播的,就算不识字,听了广播以后,也能懂得国家的许多政策,对我们老百姓的作用很好。”白沙乡大小寨村民曾厚禄这样说。
长时间倾听,这里的老百姓对政策理解越来越透彻,甚至乡领导干部到村组召开群众会时,群众还能给干部们宣传的政策“查缺补漏”,这也督促了干部要深入学习各类政策知识。
应用“小喇叭”强大的宣传效果,普安县交警队及时将交通安全宣传搭建到了白沙乡的乡音喇叭平台,针对不同民族群体,录制了苗语、布依语、普通话三种语言的播音文件,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让群众容易接受。
目前,白沙乡各村的广播室也结合实际开办起各类宣传专栏,惠民信息跨越崇山峻岭,长达150多公里的广播线路成为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小喇叭”播出最强音,搭起干群“连心桥”,奏响时代主旋律。(侯 荣 谢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