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之窗讯 近日来,油迈乡党委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好9月22日全州“支部结对·干群接亲·精准扶贫·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结合油迈乡纳王村具体实际,做大做强“四篇文章”描绘同步小康新蓝图。
第一篇文章就是“以地生财”。土地这篇文章做好后,是很大的一笔收入。比如以土地的流转回收发包、出租,一事一议等方式,承包给专业合作社,大户承包,集中流转土地。土地一定要规模经营,否则还是传统的这种小农意识,肯定没有办法让老百姓增收致富。要做好宣传,土地是集体的,农户实际是承包权,30年也好50年也好承包权是你的,各种各样政策宣传到位,这篇文章就做好了。
第二篇文章就是“以资生财”。要认真盘点村里面的资产,包括办公阵地,有些废弃学校,把它盘点出来。包括还有一些集体土地,乡里面的党委政府可以现场办公解决好、协调好,把整合给村里面,村里面去把它经营好,村集体的收入他也有了,当然资产盘点也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失。“以资生财”这篇文章可以认真探究。甚至有些地方可以把村里面的资产打捆了以后,当然村里面的干部要得选好,包括下面的干部也得选好,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地方把所有东西都作为抵押物去贷款,贷款过后搞发展,发展后搞推动,增加收入。
第三篇文章就是“以企生财”。成立建筑公司、工程队、专业合作社,包括一些农产品的销售,建筑公司如果成立了,工程队成立了,县里面、乡里面,到处都再搞投资,像望谟县的投资几十个亿的投资,看上油迈的新农村建设让本村的人民群众自己参与劳动,如果是请外面的工程队来干,要开工资,让老百姓自己干,还干的比较实。还有油迈的香蕉,20万斤的香蕉,中间的利润被那些小商贩赚走了,如果直接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去,也就是今年这几几十户群众,20万斤香蕉,专业合作社统一到外边联系、销售,中间的差价我估计在百分之30左右,有些地方可能在百分之50左右,翻一番,如果说由专业合作社去干,农产品公司去干,这些农产品的销售,一年多的没有,至少几万元钱是有的,这就是以企生财”。
第四个文章就是“以策生财”。就是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政策,实际上就是把国家政策怎样做好。比如,外面的投资商,农村的产业发展,那么村里面、乡里面、县里面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资金,国家政策资金拿过来之后,过去都是无偿的投入给这些大户,多数群众还有意见,认为你都支持这些大户去了。争取到资金后,拿一部分研究好、商量好,用来做村集体的股份,和的大户、投资商进行股份合作,然后分红,老百姓就不会有意见,大户也就放心了,所以以策生财也是一篇很大的文章。(通讯员 刘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