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望谟探秘新发现——与拉袍大天坑的“初吻”

更新:2017-4-17 11:40|编辑:盛开蝶来|浏览:15064|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拉袍大天坑  早就听说石屯镇拉袍村有天坑。这次西北角的采访,特意安排时间,寻访传说中的自然奇观。  临近拉袍村,下车后,我们走向密密麻麻的野草和灌木丛生的深处,脚下是崎岖不平的冰洲石锋利的石岩。走了一 ...


拉袍大天坑


  早就听说石屯镇拉袍村有天坑。这次西北角的采访,特意安排时间,寻访传说中的自然奇观。

  临近拉袍村,下车后,我们走向密密麻麻的野草和灌木丛生的深处,脚下是崎岖不平的冰洲石锋利的石岩。走了一圈,向导韦辉小弟突然说:不对,走错了!于是我们踩着刺脚的石群,再次艰难的行进,找寻天坑的方向。


航拍拉袍大天坑


  半个小时后,钻出一片乱石,走在最前面的记者小吴惊呼:大天坑!

  走到边缘,眼前豁然开朗出现有一个深达200多米,宽300多米的大天坑。天坑四周植物茂密,坑内峭壁森然,底部清晰可见一个不为人知、生机盎然的有“动植物王国”。


拉袍大天坑里植被良好


  天坑四周崖壁几乎垂直,除绳降外无法进入,据说数十年来很少有人涉足,因此保存着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在天坑底部,阳光从坑口射入,成就天坑“动植物王国”的生命之源。从上向下望天坑内芭蕉树最多,想必气候湿润、氧气充足,花草芬芳,藤蔓、苔藓、棕树等多种植物交错生长,可以望见的燕子在天坑的绝壁上筑巢繁衍,蝴蝶等昆虫任意飞翔。崖壁上除了灌木,还能够看见我们不认识的许多兰科植物。


  站在悬崖边缘,屏住呼吸,手中相机不断的“咔嚓、咔嚓”拍摄,然后升起航拍机,空中俯拍大天坑,更令人惊讶这令人称奇的原生态自然景观。


拉袍大天坑内


  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天坑的: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从拉袍天坑顶上看,天坑仿佛是大地猛的陷落下去,站在崖壁上向下俯视,天坑的底部竟然相当平坦,天坑四壁全是直上直下的岩石绝壁,如同竖井。极少有凸出的岩石或植物阻碍视线,因此看的非常真切。一个崖洞口有明显的大面积垮塌,巨石几乎堵住洞口。据当地群众回忆,早些年,从石屯大坝的溶洞可以攀爬至拉袍天坑,证明拉袍天坑与石屯大溶洞是想通的。特别是古时石屯原住民需要在天坑采集制造火药的硝石,所以才有此发现。


崖壁


  拉袍天坑地貌,瑰丽奇异,不亲身游历,仅凭字面、图片和视频是无法表述清楚的,它带给人一种奇妙的心理感受,仿佛进入了——奇异的史前世界。


拉袍大天坑里的植被良好


  惊喜后的短暂休息,我坐在天坑边缘,享受腾云驾雾般的刺激和冒险,感受生命存在的宝贵。同时也想,正在修建的紫望高速公路正好穿过石屯,如果对这个天坑能够施以恰到好处的开发,或许会成为一个不错的旅游景点。因为它距离望谟县城不远(40公里左右),离高速公路匝道仅30公里。游客不但可以在天坑四周观赏那令人震撼的奇特地貌,领略天坑那令人发怵的险峻,也可以进入天坑感受那奇妙的坐井观天,有朝一日能够进入坑底的奇妙动植物世界,探寻诸多的未知之谜。还可以欣赏周边郁郁葱葱的自然林奇观,还有附近石屯大坝的一年四季、不断变换的五彩田园、包树的“红军井”、翁村的“美军飞虎队飞机坠毁遗址”以及数不胜数的溶洞群。这种大自然的绝美和奇特不断呈现、应接不暇的感受,不正是石屯,这片“布依圣境”才能够带给你的奇异经历和奇妙享受。


拉袍大天坑


  站在史前的大天坑,我祝愿自己的想法能够早日实现!(文/张帆   图/张帆 韦帮同


探秘拉袍大天坑



前往天坑的路



天坑附近的石崖



探秘路上



前行寻天坑



与拉袍大天坑的“初吻”



天坑内


精彩

感动

搞笑
1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望谟探秘新发现——与拉袍大天坑的“初吻”

  • 编辑:盛开蝶来浏览:15064评论: 0 兴义之窗

  • 拉袍大天坑


      早就听说石屯镇拉袍村有天坑。这次西北角的采访,特意安排时间,寻访传说中的自然奇观。

      临近拉袍村,下车后,我们走向密密麻麻的野草和灌木丛生的深处,脚下是崎岖不平的冰洲石锋利的石岩。走了一圈,向导韦辉小弟突然说:不对,走错了!于是我们踩着刺脚的石群,再次艰难的行进,找寻天坑的方向。


    航拍拉袍大天坑


      半个小时后,钻出一片乱石,走在最前面的记者小吴惊呼:大天坑!

      走到边缘,眼前豁然开朗出现有一个深达200多米,宽300多米的大天坑。天坑四周植物茂密,坑内峭壁森然,底部清晰可见一个不为人知、生机盎然的有“动植物王国”。


    拉袍大天坑里植被良好


      天坑四周崖壁几乎垂直,除绳降外无法进入,据说数十年来很少有人涉足,因此保存着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在天坑底部,阳光从坑口射入,成就天坑“动植物王国”的生命之源。从上向下望天坑内芭蕉树最多,想必气候湿润、氧气充足,花草芬芳,藤蔓、苔藓、棕树等多种植物交错生长,可以望见的燕子在天坑的绝壁上筑巢繁衍,蝴蝶等昆虫任意飞翔。崖壁上除了灌木,还能够看见我们不认识的许多兰科植物。


      站在悬崖边缘,屏住呼吸,手中相机不断的“咔嚓、咔嚓”拍摄,然后升起航拍机,空中俯拍大天坑,更令人惊讶这令人称奇的原生态自然景观。


    拉袍大天坑内


      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天坑的: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从拉袍天坑顶上看,天坑仿佛是大地猛的陷落下去,站在崖壁上向下俯视,天坑的底部竟然相当平坦,天坑四壁全是直上直下的岩石绝壁,如同竖井。极少有凸出的岩石或植物阻碍视线,因此看的非常真切。一个崖洞口有明显的大面积垮塌,巨石几乎堵住洞口。据当地群众回忆,早些年,从石屯大坝的溶洞可以攀爬至拉袍天坑,证明拉袍天坑与石屯大溶洞是想通的。特别是古时石屯原住民需要在天坑采集制造火药的硝石,所以才有此发现。


    崖壁


      拉袍天坑地貌,瑰丽奇异,不亲身游历,仅凭字面、图片和视频是无法表述清楚的,它带给人一种奇妙的心理感受,仿佛进入了——奇异的史前世界。


    拉袍大天坑里的植被良好


      惊喜后的短暂休息,我坐在天坑边缘,享受腾云驾雾般的刺激和冒险,感受生命存在的宝贵。同时也想,正在修建的紫望高速公路正好穿过石屯,如果对这个天坑能够施以恰到好处的开发,或许会成为一个不错的旅游景点。因为它距离望谟县城不远(40公里左右),离高速公路匝道仅30公里。游客不但可以在天坑四周观赏那令人震撼的奇特地貌,领略天坑那令人发怵的险峻,也可以进入天坑感受那奇妙的坐井观天,有朝一日能够进入坑底的奇妙动植物世界,探寻诸多的未知之谜。还可以欣赏周边郁郁葱葱的自然林奇观,还有附近石屯大坝的一年四季、不断变换的五彩田园、包树的“红军井”、翁村的“美军飞虎队飞机坠毁遗址”以及数不胜数的溶洞群。这种大自然的绝美和奇特不断呈现、应接不暇的感受,不正是石屯,这片“布依圣境”才能够带给你的奇异经历和奇妙享受。


    拉袍大天坑


      站在史前的大天坑,我祝愿自己的想法能够早日实现!(文/张帆   图/张帆 韦帮同


    探秘拉袍大天坑



    前往天坑的路



    天坑附近的石崖



    探秘路上



    前行寻天坑



    与拉袍大天坑的“初吻”



    天坑内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