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望谟桑郎——守候布依手工艺的圣境

更新:2017-3-23 16:24|编辑:吴小国|浏览:10606|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工艺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相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到健康成长。”——卢梭《爱弥儿》  她他们,用匠心传承民 ...
  “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工艺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相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到健康成长。”——卢梭《爱弥儿》

  她他们,用匠心传承民族的血脉!

  她他们,是民族村落最后的守候!

  她他们,是布依族非物质文化的功臣,而她他们的名字,只能镌刻在民族文化的无字碑上……


  手艺人有一门手艺在手,不怕没饭吃。这是一句老话了。对于手艺人,手艺对于他们说是一项职业,更可以说是一生的事业。手工艺人,将平民的光芒发挥到极致!

  十指不断、手艺不止!

  桑郎的手艺人执着地坚持祖祖辈辈传承的技艺。在如今现代社会,手艺人是渐渐消失的一个群体,而在桑郎,在街边有拉线糖的大妈,在房前有织网编竹的老伯,在门口有蒸剪粉的大姐,在屋里有穿针引线的绣娘,有树下捏泥的姨娘……


  在现在许多布依寨是钢筋水泥的楼房,布依人不会说布依话、不会唱布依歌、不会做布依活的今天,桑郎把那些已经远去的记忆又拉近了,民族文化在桑郎河的青青流淌中被打捞起来!


  每当遇到桑郎的手艺人偶尔现出的“老手艺”,她他们的脸上仍保持着那份骄傲,“从小就会的,做得不好”,听到这句话,我笑了,真正为他们的手艺和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感到骄傲。

  绣娘

  这是在桑郎才能看到的一道最美的风景——家家户户绣娘忙!


  看布依绣娘的创作,感觉她们绣出来的光阴,如丝绸锦段,很有质感。那一针一线啊,绣的是过往的经历种种,浓淡相宜的笔墨,丝丝入扣,是绣娘们的恬淡生活。


  捻一颗针,绣出的是清绝!绣阳光,绣朗月,绣娇花,绣甜蜜的微笑,绣娘把所有的美好统统载入,纵然发丝染霜,依然可以衣袂漫卷,手起花落,针飞入画。

  篾工

  簸箕、筛子、提篮、席子、挎篮、谷篓等,只要是农户家要用到的竹篾器具,每一样篾匠们都能够做精做好。



  篾匠活是又苦又累的一门活路,篾匠一双手全是老茧,手指头和指甲都变了形,而就是这么一双手,做出来的就是一件件绝美的艺术品。

  塑艺

  脸上堆满微笑,手指一起一落,黄泥和米团开始新的生命,普普通通的泥巴和米团随着“弹奏”变出小鸟、菜果、家禽、走兽——活灵活现的泥塑和面塑诞生了。



  这是一门既普通又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民间手艺。取自农田的黄泥和大米需要艺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靠一捏一股一递一包一压,艺人看到世间万物,就此跃然手上。


  酒匠

  桑郎,每家每户只酿醉自己的酒,因此,每家每户的土酒相似中又有区别。酒匠采摘自家的粮食、寻找自家的水源,只为了能酿出能醉倒一生的酒,浓烈澊香……


  粮食之酿的精髓便取决于了酒匠的技艺,但是桑郎每个酒匠都谦虚地说:主要是我们的水好、环境好!

  品味土酒的过程,不仅仅是享受,更是桑郎酒匠们微醺中回忆的甜蜜!

  糖人

  可能,只有在桑郎才能完整地品尝甜蜜的食物,线糖、丝糖、麻糖、酥糖、片糖——


  用手抓起一块塞到嘴里,甜津津的味道从舌尖缓缓地流到了喉咙口。往往吃完一个,嘴边总是会沾上一些粉末,吃完剩下的粉末,兜起来倒入嘴里,才是完美的甜蜜收尾!


  糖匠手中,糖的颜色在不断变化,糖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糖的滋味更在不断变化,回味中蕴含着布依人的智慧,承载着布依人的美好记忆。

  渔夫

  到桑郎,做个快乐的渔夫。


  找棵竹子做鱼竿、抓个虫子做鱼饵、拿起自己编的渔网、撑起山竹扎成的竹排,没事儿了去河边垂钓,有收获更好,颗粒无收也罢。要的无非是一种闲适的心情,而不是油锅里那尾嘴巴大张的鲜鱼。


  七星桥下、楠竹林边、菜地石上、青草地中——无处不是渔夫的快乐之地。如画的峡谷、如诗的田园,清澈的桑郎河,春日的夕阳穿过芦苇,投射在微漾的水面上,苇穗是灰白的,水波是闪着光的。野径无人,惟有老树昏鸦;水畔有屋,却是流水人家。渔夫编织渔网,专注的眼神中,是对水憧憬和对美味的向往……


  这天造地设、浑然一体的意境,很能触动人的心思!

  还有豆腐坊、粉店、木雕、石刻、剪纸、蜡染……




  桑郎的多情多姿,她的细腻柔美,她的手工艺传承,怕是今后再也见不到与这相似的天人合一美景!(张帆)
1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望谟桑郎——守候布依手工艺的圣境

  • 编辑:吴小国浏览:10606评论: 0 兴义之窗
  •   “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工艺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相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到健康成长。”——卢梭《爱弥儿》

      她他们,用匠心传承民族的血脉!

      她他们,是民族村落最后的守候!

      她他们,是布依族非物质文化的功臣,而她他们的名字,只能镌刻在民族文化的无字碑上……


      手艺人有一门手艺在手,不怕没饭吃。这是一句老话了。对于手艺人,手艺对于他们说是一项职业,更可以说是一生的事业。手工艺人,将平民的光芒发挥到极致!

      十指不断、手艺不止!

      桑郎的手艺人执着地坚持祖祖辈辈传承的技艺。在如今现代社会,手艺人是渐渐消失的一个群体,而在桑郎,在街边有拉线糖的大妈,在房前有织网编竹的老伯,在门口有蒸剪粉的大姐,在屋里有穿针引线的绣娘,有树下捏泥的姨娘……


      在现在许多布依寨是钢筋水泥的楼房,布依人不会说布依话、不会唱布依歌、不会做布依活的今天,桑郎把那些已经远去的记忆又拉近了,民族文化在桑郎河的青青流淌中被打捞起来!


      每当遇到桑郎的手艺人偶尔现出的“老手艺”,她他们的脸上仍保持着那份骄傲,“从小就会的,做得不好”,听到这句话,我笑了,真正为他们的手艺和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感到骄傲。

      绣娘

      这是在桑郎才能看到的一道最美的风景——家家户户绣娘忙!


      看布依绣娘的创作,感觉她们绣出来的光阴,如丝绸锦段,很有质感。那一针一线啊,绣的是过往的经历种种,浓淡相宜的笔墨,丝丝入扣,是绣娘们的恬淡生活。


      捻一颗针,绣出的是清绝!绣阳光,绣朗月,绣娇花,绣甜蜜的微笑,绣娘把所有的美好统统载入,纵然发丝染霜,依然可以衣袂漫卷,手起花落,针飞入画。

      篾工

      簸箕、筛子、提篮、席子、挎篮、谷篓等,只要是农户家要用到的竹篾器具,每一样篾匠们都能够做精做好。



      篾匠活是又苦又累的一门活路,篾匠一双手全是老茧,手指头和指甲都变了形,而就是这么一双手,做出来的就是一件件绝美的艺术品。

      塑艺

      脸上堆满微笑,手指一起一落,黄泥和米团开始新的生命,普普通通的泥巴和米团随着“弹奏”变出小鸟、菜果、家禽、走兽——活灵活现的泥塑和面塑诞生了。



      这是一门既普通又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民间手艺。取自农田的黄泥和大米需要艺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靠一捏一股一递一包一压,艺人看到世间万物,就此跃然手上。


      酒匠

      桑郎,每家每户只酿醉自己的酒,因此,每家每户的土酒相似中又有区别。酒匠采摘自家的粮食、寻找自家的水源,只为了能酿出能醉倒一生的酒,浓烈澊香……


      粮食之酿的精髓便取决于了酒匠的技艺,但是桑郎每个酒匠都谦虚地说:主要是我们的水好、环境好!

      品味土酒的过程,不仅仅是享受,更是桑郎酒匠们微醺中回忆的甜蜜!

      糖人

      可能,只有在桑郎才能完整地品尝甜蜜的食物,线糖、丝糖、麻糖、酥糖、片糖——


      用手抓起一块塞到嘴里,甜津津的味道从舌尖缓缓地流到了喉咙口。往往吃完一个,嘴边总是会沾上一些粉末,吃完剩下的粉末,兜起来倒入嘴里,才是完美的甜蜜收尾!


      糖匠手中,糖的颜色在不断变化,糖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糖的滋味更在不断变化,回味中蕴含着布依人的智慧,承载着布依人的美好记忆。

      渔夫

      到桑郎,做个快乐的渔夫。


      找棵竹子做鱼竿、抓个虫子做鱼饵、拿起自己编的渔网、撑起山竹扎成的竹排,没事儿了去河边垂钓,有收获更好,颗粒无收也罢。要的无非是一种闲适的心情,而不是油锅里那尾嘴巴大张的鲜鱼。


      七星桥下、楠竹林边、菜地石上、青草地中——无处不是渔夫的快乐之地。如画的峡谷、如诗的田园,清澈的桑郎河,春日的夕阳穿过芦苇,投射在微漾的水面上,苇穗是灰白的,水波是闪着光的。野径无人,惟有老树昏鸦;水畔有屋,却是流水人家。渔夫编织渔网,专注的眼神中,是对水憧憬和对美味的向往……


      这天造地设、浑然一体的意境,很能触动人的心思!

      还有豆腐坊、粉店、木雕、石刻、剪纸、蜡染……




      桑郎的多情多姿,她的细腻柔美,她的手工艺传承,怕是今后再也见不到与这相似的天人合一美景!(张帆)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