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3-4-11 14:58|编辑:肉肉|浏览:771
2017年12月2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行全国第十批世界地质公园评审推荐会,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成功入围申报创建推荐名单。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世界地质公园41处,其中贵州有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创建将能进一步促进区域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知识普及,并通过开展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第十批拟建世界地质公园共4个名额,其中2019年2个,2020年2个。32名评审专家对湖南、甘肃、贵州、福建、重庆5个省市申报单位提交的申报专题片和申报文本材料进行集中评审,最后决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湖南湘西、甘肃张掖(2019年评估),推荐贵州兴义、福建龙岩(2020年评估)。
据了解,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原定于2020年8月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评估,因疫情原因评估时间延期。2023年1月,接国家林草局通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拟于今年4月底对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进行现场评估。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是由国土资源部于2004年1月19日设立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包括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万峰湖、泥凼石林园区、东峰林景区、万峰林景区、顶效贵州龙保护区、乌沙贵州龙园区、坡岗生态保护区等。2013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地质公园”。
坡岗布依生态博物馆 舒鹏倩 摄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以喀斯特锥峰、岩溶地貌景观和贵州龙动物群古生物化石产地为主题特色。泥凼石林园区主要为三叠系石林地貌景观,乌沙贵州龙园区主要含三叠系地质化石产地。三叠峰林园区范围主要包括马岭河峡谷、顶效贵州龙保护区、万峰林和东峰林、万峰湖景区。
兴义为我国锥型喀斯特发育最为典型、连片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以峰谷、峰丛、峰林、石林、丘峰溶源、钙华瀑布、溶斗、溶洞、瀑布群、泉群等景观组合为特色,构成了神奇迷人的自然景观。兴义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景观以发育于三叠纪岩层中的峰丛峰林、峡谷飞瀑为主,更有举世罕见的三叠纪贵州龙动物群和三叠纪大型相变带地质遗迹,为世人认知、感悟三叠纪的地质圣地。
整个园区内,贵州龙动物群化石及其产地,顶效和乌沙两个景区在全国乃至亚洲都是独特和罕见的;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坡岗岩溶生态区、泥凼石林等是我国锥型喀斯特发育最典型、连片分布最广的,岩溶地貌类型最多的地区。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有保存完好的南龙布依古寨(八卦寨)、“布依八音”古乐;何应钦故居、“王电轮将军故里摩崖”、刘氏庄园(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鲁屯石牌坊群、万屯汉朝墓群以及被命名为兴义人的“猫猫洞”“张口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使之构成一个集自然景观、生物化石、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高品位、深内涵的地质公园,具有极大的旅游观赏、休闲度假、地学科普价值。
贵州龙化石 邢贵龙 摄
兴义是我国最早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产地,早在1958年杨钟健首次描述并命名了发现于兴义顶效的鳍龙类肿肋龙科分子——胡氏贵州龙,揭开了我国海生爬行动物研究的序幕。
2010年,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作在兴义市乌沙镇泥麦古村发掘出大量的三叠纪古生物化石。
为了完整地揭示出兴义动物群的多样性面貌,发掘出更多的珍稀古生物化石,更好地保护泥麦古剖面,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筹建了乌沙贵州龙生物群化石原位保护馆。
因此,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生物演化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产地和典型的喀斯特锥峰岩溶地貌景观组合为中心内容的地质公园。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据介绍,黔西南州拟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包含西部乌沙镇三叠纪古生物化石出露和埋藏区域,马岭河主要峡谷段、顶效贵州龙化石产地及猫猫洞古人类遗址等重要地质遗迹资源。拟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规划面积内,管控保护为50个地质遗迹点。涉及黄草、兴泰、桔山、丰都、坪东、木贾、下五屯、万峰林、乌沙、白碗窑、南盘江、泥凼、敬南、则戎、马岭、顶效、郑屯17个乡镇(街道)。
据了解,目前申报创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工作已全面进入重点阶段,预计4月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将对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进行现场评估。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现场评估,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我州目前完成了一主四副博物馆(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乌沙贵州龙原位保护馆、顶效贵州龙博物馆、万峰林民族文化源陈列馆、兴义布依民俗陈列馆)升级改造设计和园区标识标牌设计。
在软件建设方面,根据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标准,现场评估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现场评估验收进行打分,分为地质与景观、管理机构、信息和环境教育、地学旅游、可持续发展等五个部分,共220个子项。按照世界地质公园自评估表,目前正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归档整理。(文/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唐蓉 尹婷梅 图/ 黔西南日报社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