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封闭式寄宿制的弊端 应考虑孩子感受
发布时间: 2018-06-02|发布人:兴义观察|浏览次数:5594
现在大部份中小学校实行封闭式寄宿制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把学生的吃住学全部集中在学校,好处自然是方便学校的统一管理和学习。但这种模式带来的种种弊端也逐渐突显出来,尤其是对于初中和小学阶段的中小学生。
首先,这种模式由于大部份时间都把学生与外界相对阻隔,减少了学生与外界的接触,不可避免的削弱学生认知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次对于家住学校附近的学生来说,由于要求必须住校,需要缴纳生活费和住宿费等,这样就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最后也是最大的弊端,就是减少了孩子与亲人的接触,不利于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尤其是眼下很多学校为了追求所谓升学率和考高分,对学生管理过于苛刻,学习压力过重,超出孩子能承担的压力,违背那些还处于未成年人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规律,最后使某些学生虽然考出了高分,但心理和身心却是不健康的。
不少学校把学生集中在学生进行封闭式管理,不但规定学生下课后不能外出,而且周末也不能回家,严苛的是一个月只能回家半天时间,有些学校还规定某些国家假日也不放假,晚上要上晚自习,周末要补课,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成为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能玩的时间很少,能和家人团聚感受亲人关怀的时间少,这样既扼杀了孩子要玩耍的天性,阻隔家长与孩子亲情的培养,结果是孩子心理负担过重,想与亲人团聚也不行,有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各种不健康的思想甚至产生极端行为。比如有传某学校初中学生,长期不能回家,心理忧郁,结果自杀。这种悲剧不能不说跟我们学校实行的管理模式和超出孩子承受能力的学业负担没有关系。
当然,这种管理模式根本还是应试教育背景惹的祸。学生的一切管理制度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学校以考高分自豪,有好成绩学校就能提高知名度,就能吸引生源,对于民办学校,自然就能赚取更多的利润。所以要避免中小学封闭式寄宿制管理模式来的种种弊端,从根本上还是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
从孩子的健康成长方面着想,希望学校不要惟高分为唯一目标,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少学业负担,让孩子更多的时间与家长团聚,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玩乐释放天性,做到孩子有个好成绩与心理健康成长的平衡,这才是成功的教育之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兴义之窗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
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部回复(4)
- SDS 06-11 12:55
-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 csh2001 06-04 13:09
- 大人要找生活啊,娃娃接回来没人管,生活无忧又有时间的话那个不想和娃娃天天在一起~!
SDS 06-08 08:42
生活压力大是事实,每家都有这样的问题。这个就需要一个平衡和取舍了,怎样做到工作与孩子教育和培养之间的平衡和兼顾。
- czx19920607 06-12 12:01
- 在中国,你能找到比高考更公平考试吗?社会本身就不公平,是高考给了很多出生不是很好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学校不以高分是目标,那一个都是差生的学校,有家长愿意送孩子去混日子吗?说到底,就是现在小孩太矫情,父母天天惯着、护着小孩。像我们父辈那时候,有人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学校想让还在考高分,反而家长还有这样那样的意见,真是教师难做,学校难管啊!
SDS 06-13 15:12
说实话,我等70后那时可没有现在孩子这么大的学习压力。那时条件虽然不好,初中还是走上几里路上学,但在初中的时候也不至于一个月见不到家长。你可能只是站在老师的身份去理解,不要批什么孩子矫情,如果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把你天天关起来没完没了的学习,你觉得你是什么感觉,你不会反感厌恶吗?
- hhsm18185938152 06-12 10:29
- “......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少学业负担,让孩子更多的时间与家长团聚,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玩乐释放天性,做到孩子有个好成绩与心理健康成长的平衡,这才是成功的教育之道!”说的有到但我们所见所闻就又都是现实......
兴义观察 06-13 15:29
这位“老师”,说句难听的话,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或者说是当局者迷。让你体验下孩子的学习生活看看是什么感受,说实话,说不定你们“老师”们可以玩的时间比孩子的还要多啊,别动不动就说批孩子这孩子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