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绿色建设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普安县争取国家资金实施荒山造林16.2万亩、退耕还林12.32万亩、扶贫核桃产业25万亩,林地面积迅速扩大,老百姓的一些土地逐步转换成林地。如何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科学经营林地,充分利用林间优势从事林下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利用,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正逐步成为林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天麻药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均把它列为上品,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加上保护力度不够导致野生天麻日益枯竭。为了保护天麻资源,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从20世纪50年代末相继开展天麻人工栽培技术,80年代末期天麻人工栽培获得成功,普安县也揭开了人工种植天麻的历史。普安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发展天麻有比较好的地理优势,因此前景广阔,发展天麻将大有作为。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不产天麻,只有从中国进口,因此给天麻栽培带来了巨大商机。普安县林业局根据普安地理条件,林地面积、天麻效益估算、天麻脱贫人数等有针对性的采取林下天麻种植助力脱贫攻坚。
为进一步加快脱贫攻坚致富步伐,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普安县林业局立足“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四个切实”“林业生态建设”等发展理念,强化政策扶持,将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找准适合普安县产业发展致富新门路,开展技术培训和产业观摩,利用“秋季攻势”行动,大力发展“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的天麻产业。普安县林业局积极与青山普白珍稀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产业发展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让农户实实在在受益,通过企业指导发展,鼓励贫困户向“林下要产值”,做大做强天麻产业与脱贫增收两促进。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化进程,鼓励和扶持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实现脱贫攻坚产业稳步推进。
根据普安珍稀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天麻经验,每平米投资60元麻种经费,10个月后可产7公斤左右天麻,根据目前市场均价24元/公斤计算,则每平方米每年产值168元,扣除所有成本110元(天麻种60元、菌材、土地和劳动力等50元)。鲜天麻净产值可达58元,加上国家政策扶持补助39元,一亩林地种植40m2,净产值就可以达到3880元/亩,而制作成干天麻则每年净产值可达7560元/亩。这样的高产值,高效益不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更能使贫困户脱贫致富。
普安县林业局负责包保龙吟镇高阳村,为了帮助龙吟镇高阳村的困难群众早日脱贫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林业局引进青山“普白珍稀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到高阳村进行产业帮扶,采取公司+合作社+个人的方式进行帮扶,公司按10%的比例进行分成,负责技术指导,回收产品,与种植户签订回收合同。合作社负责申报项目,(林业局负责配合,不参与分成),明确专人参与管理,比例分成为20%。个人负责日常管理,比例分成为70%。此项目能覆盖高阳村全部贫困户,在2017-2018年期间,合作社派专人预先在高阳组、朝阳组发展200亩的种植试验,之后逐步扩展到整村。
采取“公司+合作社+个人”的发展模式能带动高阳村贫困户89户。截止目前预算,林下天麻种植亩产值高达9000元,大力发展天麻产业,壮大天麻产业与脱贫增收两促进,确保到2017年高阳村实现脱贫摘帽的总目标。(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