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探秘贞丰龙场定头城:300年前神秘城堡和一座万人坟

2017-9-19 11:01|发布者:小乘|查看:3635|评论:0|来自:兴义之窗
摘要:贵州贞丰县龙场镇定塘村定头城保存完好的西门   300多年前,一场战火毁了一座石头城堡,在当地留下一个个传说,还有一座谜一样的“万人坟”。如今,城墙斑驳杂草丛生,昔日火光冲天,战火纷飞的往昔还残存记忆。 ...


贵州贞丰县龙场镇定塘村定头城保存完好的西门


  300多年前,一场战火毁了一座石头城堡,在当地留下一个个传说,还有一座谜一样的“万人坟”。如今,城墙斑驳杂草丛生,昔日火光冲天,战火纷飞的往昔还残存记忆。

  石头城堡在何处?什么原因引起的战火?如今石头城堡的人们又怎样?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秘贵州贞丰县龙场镇定塘村300多年前被战火毁于一旦的石头古城——定投城,还有一座万人坟。


远方的山堡上为300多年前的定头城


    走进贞丰定头城——300多年前的古老石头城

  定头城位于贞丰县西北15公里的龙场镇定塘村,一座古老的石头城,从兴义前往可从惠兴高速龙场镇收费站下站,朝贞丰方向行驶至定塘村上屋组的山堡上,被石头城墙围起来的地方就是定头城。定塘石头城又叫定边城,城内分上街、下街两部分,城内现主要居住有刘姓、杨姓、毛姓、张姓家族。

  走进城内,仿佛回到昔日火光冲天、厮杀拼抢、血雨腥风的战火岁月,城墙毁坏、城内石头堆砌的房屋倒塌损毁。古城有东门、西门、南门、北门,遭遇破坏较少现保存较完整的为西门,东门只残存遗留的石门坎和石墩。南、北方向只有城墙石墩,无城门。

  定边城在建成后,平面是梯形,西南城垣长约650米,南面城垣长约350米,东和北两面城垣长约55米,整个城垣周长约2100米。高4米,厚1.5米,均用青石砌成,城有东、南、西、北四城门,占地30万平方米。


还能明显看到的古老城墙


  神秘的石头城——定头城来历

  定头城建于崇祯四年(1631年),是明朝安普监军副使朱家明带兵修建,以“宿兵防卫”为目的的军事城堡,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城内“军民杂处、农商并居”,颇为繁荣。

  于明代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至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建成,历时五年,其修建目的就是“宿兵以卫民”,当时的普安监军副使朱家民完成这次浩大的工程后,获得了朝廷的表彰,明思宗朱由检特赐此城名为定边城,但当地居民则以“定头城”称呼这座城堡。

  定头城内的老城街遗址长约500米,宽约十米。在没有大型交通工具的古代,十米宽的街道已经是相当壮观了。由此可见,这里曾经是怎样的繁华一时。


城内昔日宽阔的街道能感受昔日的繁华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定边城内“军民杂处、农商并居”,繁荣一时,成为北盘江畔影响巨大的一座城垣和经济、军事、交通、文化枢纽。可以想象,有这座城堡的庇护,免除兵匪之患,居民们是怎样惬意的享受生活。城内目前尚存有明代建成的大量石阶路和部分屋基,以及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建成的观音庙和关帝庙;现在随着人口的增长,到现在有200多户人口了、数百口人居住在城内。

  只要站在定边城上,可以俯视龙场坝子绵延数千里的肥沃田土。定边城所在的位置不算高,但又绝对的易守难攻。从这处遗址,可以管窥到明代屯兵文化的精妙。


城内的寺庙


  战火纷飞——定头城的没落

  在乾隆末年,土、流官吏相互勾结,巧取豪夺,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嘉庆二年即公元一七九七年正月初五日,爆发了现安龙县布依女杰王囊仙为首的“南笼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攻城略池,锐不可挡。在围攻册享,贞丰的同时,也将定头城团团围住。

  起义军进攻定头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王囊仙率兵攻打定头城,先是分兵四处,攻打四座城门,久攻不下,士兵死伤甚多,一天,中军帐外忽然来了一位手执白色拂尘的白须苍头,自称本地“土地”,告诉她,定头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中,东、北、西三个城门都是丧门,攻不进去,即使攻进去也会被赶出来,只有南门是生门,可以攻进城。于是王囊仙集中兵力,倾全力攻打南门,果然奏效,一举破城。

  据此,有关四城门生与丧的禁忌,从此就流传了下来。定头城人至今还恪守着几百年来无人打破的规矩:凡招进嫁出,娶亲婚配的迎亲送亲队伍一律从南门进出,绝不走其他门。


万人坟墓碑


  谜一样的坟冢——瘆人的万人坟

  定塘万人坟的是战于战火和百姓。汉清两代的贞丰,全县人口不过数万人,而这次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战役就结束了近万人的生命,可见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定边城建成后,明清两代一直是军事要冲,万人坟墓碑上说,坟中埋葬的是清嘉庆丁巳二月死难的军民,而当时的吏部候选县正堂任垅撰写的《志义冢文》,记叙了嘉庆二年破城始末,他叙述的破城方为兴义北乡的苗民,考据当时的苗民起义,破城者当为嘉庆元年(公元1797年)揭竿而起的韦胡元,王囊仙部队,此次起义历时一年,清王朝部队与义军在定头城的数次交战,造成了数四千死难者,万人坟,是当地老百姓笼统而不准确的叫法。

      定头城遗址,具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其建筑风格展现了当时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军事的战略防卫地位。它虽然毁于一场战火,留下如今残缺的城墙遗址,但漫步其间,那筑城时锤炼打造的铿锵 声仿佛萦绕在耳畔,当年双方攻防对峙的厮杀,烈焰腾空的战火和腥风血雨惨景,翻开历史画卷,俨然就在眼前。


远处山堡上为万人坟坟墓堆


  定头城——一座与红军结缘的古城

  1935年4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委纵队和红一军团二师1团从贞丰县城出发,经过白蜡到定头西门入驻定头城内,“打富济贫,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土豪劣绅”,在贞丰肥沃的土地上播洒了红色革命的种子。


左面为东门城墙外的围寨村右面为定头城城内

  如今的定头城——

  如今走进贞丰龙场镇定头城,那些战火纷飞“南笼起义”刘氏家族的传说依然在城里相传,村民们有外出工作也有在城内城外种植玉米、水稻和经济作为的村民,几百年过去,城墙杂草丛生,古老的石头房石头城长满青苔藤蔓,老屋石墙上长出顽强的小树。历史在变迁轮回,但不变的是昔日辉煌的古城依然代代相传,当地政府和村民严加保护古城墙、城门、还有石头房屋、寺庙,这是具有极高史学价值,文物价值,探索明清时期我过古老石头城的文物宝地。


古老城墙长出杂草丛生


  定头城墙以及城内建筑和遗址,是“南笼起义”和研究我省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证。同时,定头城的选址、建筑布局、街巷设置、传统居民是生活与军事功能相结合的典范,对研究我省明、清时期军事型城堡具有重要意义。(王晶 摄影报道)


东、西、南、北城门图片介绍



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定头城西门



用石块铺设进出城的西门石路,图为西门外



从西门外可俯瞰前面的王家屯村和远方龙头大山



图为定头城东门,现已无城墙城门,只有残存一些门墩石块



割草回城,跨进东门的“城民”



东门外较高的城墙



用大石头砌城的城墙和远处的“黄冲村”



图为定头城北门,如今只有石墩没有石门



北门外的城墙,村民们在城内外种植玉米,蔬菜和果树等



藤蔓、杂树包围古城墙



图为南门,也是当地人婚丧嫁娶唯一经过的城门



图为南门外的小路和附近的村寨



南门外的一寺庙和远处种植的庄稼



南门外的城墙



图为定头城内刘家老宅长满藤蔓



长满藤蔓的刘家老宅



石头老宅上已长出小树也长出历史的沧桑



城内刘家另一处石头老宅



城内至今还保存着许多石头堆砌的房屋石墙



城内现在的村民新修建的房屋和种植的庄稼、蔬菜



坐在古石墩上玩耍的小孩



当地的部分村民大多还以务农为生



东门外长出南瓜的城墙



图中为区分上街和下街的城墙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

探秘贞丰龙场定头城:300年前神秘城堡和一座万人坟

编辑:小乘|浏览:3635|评论: 0 | 兴义之窗
摘要:贵州贞丰县龙场镇定塘村定头城保存完好的西门   300多年前,一场战火毁了一座石头城堡,在当地留下一个个传说,还有一座谜一样的“万人坟”。如今,城墙斑驳杂草丛生,昔日火光冲天,战火纷飞的往昔还残存记忆。 ...


贵州贞丰县龙场镇定塘村定头城保存完好的西门


  300多年前,一场战火毁了一座石头城堡,在当地留下一个个传说,还有一座谜一样的“万人坟”。如今,城墙斑驳杂草丛生,昔日火光冲天,战火纷飞的往昔还残存记忆。

  石头城堡在何处?什么原因引起的战火?如今石头城堡的人们又怎样?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秘贵州贞丰县龙场镇定塘村300多年前被战火毁于一旦的石头古城——定投城,还有一座万人坟。


远方的山堡上为300多年前的定头城


    走进贞丰定头城——300多年前的古老石头城

  定头城位于贞丰县西北15公里的龙场镇定塘村,一座古老的石头城,从兴义前往可从惠兴高速龙场镇收费站下站,朝贞丰方向行驶至定塘村上屋组的山堡上,被石头城墙围起来的地方就是定头城。定塘石头城又叫定边城,城内分上街、下街两部分,城内现主要居住有刘姓、杨姓、毛姓、张姓家族。

  走进城内,仿佛回到昔日火光冲天、厮杀拼抢、血雨腥风的战火岁月,城墙毁坏、城内石头堆砌的房屋倒塌损毁。古城有东门、西门、南门、北门,遭遇破坏较少现保存较完整的为西门,东门只残存遗留的石门坎和石墩。南、北方向只有城墙石墩,无城门。

  定边城在建成后,平面是梯形,西南城垣长约650米,南面城垣长约350米,东和北两面城垣长约55米,整个城垣周长约2100米。高4米,厚1.5米,均用青石砌成,城有东、南、西、北四城门,占地30万平方米。


还能明显看到的古老城墙


  神秘的石头城——定头城来历

  定头城建于崇祯四年(1631年),是明朝安普监军副使朱家明带兵修建,以“宿兵防卫”为目的的军事城堡,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城内“军民杂处、农商并居”,颇为繁荣。

  于明代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至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建成,历时五年,其修建目的就是“宿兵以卫民”,当时的普安监军副使朱家民完成这次浩大的工程后,获得了朝廷的表彰,明思宗朱由检特赐此城名为定边城,但当地居民则以“定头城”称呼这座城堡。

  定头城内的老城街遗址长约500米,宽约十米。在没有大型交通工具的古代,十米宽的街道已经是相当壮观了。由此可见,这里曾经是怎样的繁华一时。


城内昔日宽阔的街道能感受昔日的繁华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定边城内“军民杂处、农商并居”,繁荣一时,成为北盘江畔影响巨大的一座城垣和经济、军事、交通、文化枢纽。可以想象,有这座城堡的庇护,免除兵匪之患,居民们是怎样惬意的享受生活。城内目前尚存有明代建成的大量石阶路和部分屋基,以及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建成的观音庙和关帝庙;现在随着人口的增长,到现在有200多户人口了、数百口人居住在城内。

  只要站在定边城上,可以俯视龙场坝子绵延数千里的肥沃田土。定边城所在的位置不算高,但又绝对的易守难攻。从这处遗址,可以管窥到明代屯兵文化的精妙。


城内的寺庙


  战火纷飞——定头城的没落

  在乾隆末年,土、流官吏相互勾结,巧取豪夺,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嘉庆二年即公元一七九七年正月初五日,爆发了现安龙县布依女杰王囊仙为首的“南笼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攻城略池,锐不可挡。在围攻册享,贞丰的同时,也将定头城团团围住。

  起义军进攻定头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王囊仙率兵攻打定头城,先是分兵四处,攻打四座城门,久攻不下,士兵死伤甚多,一天,中军帐外忽然来了一位手执白色拂尘的白须苍头,自称本地“土地”,告诉她,定头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中,东、北、西三个城门都是丧门,攻不进去,即使攻进去也会被赶出来,只有南门是生门,可以攻进城。于是王囊仙集中兵力,倾全力攻打南门,果然奏效,一举破城。

  据此,有关四城门生与丧的禁忌,从此就流传了下来。定头城人至今还恪守着几百年来无人打破的规矩:凡招进嫁出,娶亲婚配的迎亲送亲队伍一律从南门进出,绝不走其他门。


万人坟墓碑


  谜一样的坟冢——瘆人的万人坟

  定塘万人坟的是战于战火和百姓。汉清两代的贞丰,全县人口不过数万人,而这次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战役就结束了近万人的生命,可见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定边城建成后,明清两代一直是军事要冲,万人坟墓碑上说,坟中埋葬的是清嘉庆丁巳二月死难的军民,而当时的吏部候选县正堂任垅撰写的《志义冢文》,记叙了嘉庆二年破城始末,他叙述的破城方为兴义北乡的苗民,考据当时的苗民起义,破城者当为嘉庆元年(公元1797年)揭竿而起的韦胡元,王囊仙部队,此次起义历时一年,清王朝部队与义军在定头城的数次交战,造成了数四千死难者,万人坟,是当地老百姓笼统而不准确的叫法。

      定头城遗址,具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其建筑风格展现了当时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军事的战略防卫地位。它虽然毁于一场战火,留下如今残缺的城墙遗址,但漫步其间,那筑城时锤炼打造的铿锵 声仿佛萦绕在耳畔,当年双方攻防对峙的厮杀,烈焰腾空的战火和腥风血雨惨景,翻开历史画卷,俨然就在眼前。


远处山堡上为万人坟坟墓堆


  定头城——一座与红军结缘的古城

  1935年4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委纵队和红一军团二师1团从贞丰县城出发,经过白蜡到定头西门入驻定头城内,“打富济贫,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土豪劣绅”,在贞丰肥沃的土地上播洒了红色革命的种子。


左面为东门城墙外的围寨村右面为定头城城内

  如今的定头城——

  如今走进贞丰龙场镇定头城,那些战火纷飞“南笼起义”刘氏家族的传说依然在城里相传,村民们有外出工作也有在城内城外种植玉米、水稻和经济作为的村民,几百年过去,城墙杂草丛生,古老的石头房石头城长满青苔藤蔓,老屋石墙上长出顽强的小树。历史在变迁轮回,但不变的是昔日辉煌的古城依然代代相传,当地政府和村民严加保护古城墙、城门、还有石头房屋、寺庙,这是具有极高史学价值,文物价值,探索明清时期我过古老石头城的文物宝地。


古老城墙长出杂草丛生


  定头城墙以及城内建筑和遗址,是“南笼起义”和研究我省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证。同时,定头城的选址、建筑布局、街巷设置、传统居民是生活与军事功能相结合的典范,对研究我省明、清时期军事型城堡具有重要意义。(王晶 摄影报道)


东、西、南、北城门图片介绍



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定头城西门



用石块铺设进出城的西门石路,图为西门外



从西门外可俯瞰前面的王家屯村和远方龙头大山



图为定头城东门,现已无城墙城门,只有残存一些门墩石块



割草回城,跨进东门的“城民”



东门外较高的城墙



用大石头砌城的城墙和远处的“黄冲村”



图为定头城北门,如今只有石墩没有石门



北门外的城墙,村民们在城内外种植玉米,蔬菜和果树等



藤蔓、杂树包围古城墙



图为南门,也是当地人婚丧嫁娶唯一经过的城门



图为南门外的小路和附近的村寨



南门外的一寺庙和远处种植的庄稼



南门外的城墙



图为定头城内刘家老宅长满藤蔓



长满藤蔓的刘家老宅



石头老宅上已长出小树也长出历史的沧桑



城内刘家另一处石头老宅



城内至今还保存着许多石头堆砌的房屋石墙



城内现在的村民新修建的房屋和种植的庄稼、蔬菜



坐在古石墩上玩耍的小孩



当地的部分村民大多还以务农为生



东门外长出南瓜的城墙



图中为区分上街和下街的城墙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