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黔西南州“巧手绣娘”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2015-9-18 15:42|发布者:柏拉图|查看:2794|评论:0|来自:印象黔西南
摘要:2015年3月8日,黔西南州“巧手绣娘”技能大赛在兴义市坪东广场举行,来自黔西南州各县(市)、试验区的90名参赛“绣娘”同台竞技,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成刚,州政协副主席林嘉龙,州妇联主席王婷菊等领导出席 ...


  2015年3月8日,黔西南州“巧手绣娘”技能大赛在兴义市坪东广场举行,来自黔西南州各县(市)、试验区的90名参赛“绣娘”同台竞技,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成刚,州政协副主席林嘉龙,州妇联主席王婷菊等领导出席。


  经过1小时比赛,顺利产生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最佳创意奖。来自望谟桑郎的韦树章荣获最佳创意奖,她的作品为具有布依族特色的白绣毯,兴仁县的杨大仙、安龙县的刘顺香、晴隆县的陆格芬均获一等奖。


  根据“州妇通字(2015)6号”文件《关于举办黔西南州“巧手绣娘”技能大赛暨妇女特色手工产品展示活动》精神的要求,黔西南州各县(市)、试验区妇联深入各乡镇开展“巧手绣娘”工作调研,积极寻找民间“绣娘”,推荐有一定市场潜力,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刺绣精品。


  “锦绣计划”是贵州2015年须扎实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按照计划,到2015年,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企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重点培育50家优强企业、100家专业合作社;贵州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到50万人,带动125万人脱贫。


  在黔西南,很多少数民族妇女都有刺绣的绝活,许多村庄家家有纺车、人人是绣娘。黔西南州举办“巧手绣娘”技能大赛,是为了促进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深入实施,组织引领妇女参与黔西南州经济建设、发展特色手工产业、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弘扬黔西南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通过活动的开展搭建一个互动交流平台,展示黔西南州妇女风采,推动黔西南州妇女手工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达到以大赛促培训、促创业、促就业促产业发展的目标,让独特的布依文化和苗族文化走出黔西南,在“锦绣计划”的推进和指引下,让黔西南州广大“绣娘”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带动更多妇女创业就业,主动承担起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感,有效推动手工刺绣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妇女开辟一条实实在在的增收致富路子。(图:张德厚、陆军、赵金龙、孙浩、罗建荣、杨家诚、陈朝进、杨玉兰 编辑:印象黔西南)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

黔西南州“巧手绣娘”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编辑:柏拉图|浏览:2794|评论: 0 | 印象黔西南
摘要:2015年3月8日,黔西南州“巧手绣娘”技能大赛在兴义市坪东广场举行,来自黔西南州各县(市)、试验区的90名参赛“绣娘”同台竞技,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成刚,州政协副主席林嘉龙,州妇联主席王婷菊等领导出席 ...


  2015年3月8日,黔西南州“巧手绣娘”技能大赛在兴义市坪东广场举行,来自黔西南州各县(市)、试验区的90名参赛“绣娘”同台竞技,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成刚,州政协副主席林嘉龙,州妇联主席王婷菊等领导出席。


  经过1小时比赛,顺利产生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最佳创意奖。来自望谟桑郎的韦树章荣获最佳创意奖,她的作品为具有布依族特色的白绣毯,兴仁县的杨大仙、安龙县的刘顺香、晴隆县的陆格芬均获一等奖。


  根据“州妇通字(2015)6号”文件《关于举办黔西南州“巧手绣娘”技能大赛暨妇女特色手工产品展示活动》精神的要求,黔西南州各县(市)、试验区妇联深入各乡镇开展“巧手绣娘”工作调研,积极寻找民间“绣娘”,推荐有一定市场潜力,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刺绣精品。


  “锦绣计划”是贵州2015年须扎实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按照计划,到2015年,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企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重点培育50家优强企业、100家专业合作社;贵州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到50万人,带动125万人脱贫。


  在黔西南,很多少数民族妇女都有刺绣的绝活,许多村庄家家有纺车、人人是绣娘。黔西南州举办“巧手绣娘”技能大赛,是为了促进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深入实施,组织引领妇女参与黔西南州经济建设、发展特色手工产业、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弘扬黔西南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通过活动的开展搭建一个互动交流平台,展示黔西南州妇女风采,推动黔西南州妇女手工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达到以大赛促培训、促创业、促就业促产业发展的目标,让独特的布依文化和苗族文化走出黔西南,在“锦绣计划”的推进和指引下,让黔西南州广大“绣娘”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带动更多妇女创业就业,主动承担起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感,有效推动手工刺绣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妇女开辟一条实实在在的增收致富路子。(图:张德厚、陆军、赵金龙、孙浩、罗建荣、杨家诚、陈朝进、杨玉兰 编辑:印象黔西南)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