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蓝天白云下,走进普安县东城区江西坡布依茶源小镇,只见掩映在万亩茶山中心地带的一片工地上,一栋栋漂亮的房屋拔地而起,“斗弹达吟”广场上时而出现三三两两穿着盛装的布依族男女欢声笑语走过……
一
江西坡布依茶源小镇规划总用地面积36.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24万平方米,容积率0.55%,建筑密度16.8%,绿地率43.7%,规划住宅1064套,规划居住人口5000人,项目总投资7.5亿元。
同行的普安县副县长、东城区管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江西坡镇党委书记时俊介绍,布依茶源小镇主要以茶和布依作为主题,是因为数百万年前古茶籽化石发源地沈家箐在这里、近3万株四球古茶树群落在这里、千百年布依福娘红茶历史在这里、上世纪80年代省政府确定红茶出口基地在这里。
布依茶源小镇里,福娘阁重点体现福与贵的结合,按照方位定阁门,使各个方位相匹配,避免画蛇添足和安全隐患;神农祠里做到有水体,内部的空间布置、颜色、台拱、台阶步数、房屋的层高、环形侧面采光等精心布局;清茶竹风植入普安文化、茶文化、布依文化,做好内部设计、空间分割与空间内部的联系,形成整体感和个性;古树桥与古驿道相呼应,长度与宽度做到相匹配等,让人在小镇尚未建成就展望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活生生的特色美丽小镇。
围绕世界茶源文化广场这个核心,布依茶源小镇设置八个功能节点:清茶竹风、茶源叠湖、神农祠、福娘阁、枫香染月、古茶春坞、官厅云影、古树桥,和一条贯穿节点的茶马古道,共同营造“慢生活”,归源于“茶脉”。
据了解,茶源文化广场由瑞士籍国际建筑专家皮特团队规划设计,主要的理念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总面积约为100亩,总投资约1.2亿元,将打造成为黔西南沿高速生态形象展示区、后花园,普安茶源历史和茶文化的形象窗口、江西坡新集镇生活的中心舞台,为市民提供活动场所和特色城市景观。
建筑形式较完整地保留了布依族建筑的风格,色彩提取布依族男女服饰中蓝、青、黑、白等色。一层设计为商业功能区,包括商铺和作坊,并有独立的院落空间;二层民宿设计为围院式组合空间院落,可拆分,可组合,民宿分区布置,统一经营管理;三、四层设计为村民居住用房,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居民拥有专用通道,游客则在绿荫环绕的街巷步道中穿行,在一、二层公共空间中体验饮食、舞蹈、斗弹达吟、传统手工艺等民俗活动。
“内容包括中心广场、茶化石展览馆、茶园及品茶区、儿童乐园、水景区、茶文化艺术展示区、露天投影区等多个区域。”时俊说。
二
按照“以产促城、以城促产”的原则,普安县在打造江西坡布依茶源小镇时,结合当地布依族民族历史文化和茶文化,依托旅游业、商业等多种功能及产业定位,结合山地旅游小镇理念,做文化的同时融入工艺技术。
时俊说,搬迁安置到生态小镇的贫困户,可在小微企业创业园、江西坡茶业现代高效示范区、世界茶源谷景区就近就业或创业。目前,已有不少贫困户主动到与小镇相距1.5公里的才华手袋厂就业。
手袋厂总经理誉云辉介绍,“手袋厂拥有一条国际化、标准化的生产线,专业设计和生产休闲包、时尚手袋、化妆袋等系列产品供出口,主要销往美国、德国、韩国等,实现月产值350万元。解决了300多人就业,工人平均月工资3500元左右,最高的月工资可拿到6800元。”
据了解,布依茶源小镇地质结构稳定,地势平坦,有规划设计方案,就医、就学条件具备,交通便利,附近有小微创业园、10余家轻工企业,有农业园区、上万亩茶园和2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有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世界茶源广场、贵州唯一的慢病康疗养生基地项目等,是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的集农业观光、民族风情、山地体育、康疗养生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搬迁户搬迁后就业渠道广,可实现就近稳定就业。
“生活环境好,就业有保障,把房子建在了我们老百姓的心窝里,这样的地方,我们没有理由不来住啊!”在走访即将入住江西坡布依茶源小镇的群众时,他们纷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