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之窗讯 安龙扶贫办圆满完成第一轮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后,全办干部职工心里一直惦记着边远山村的那些贫困的“寨老乡亲”的生产生活。
7月15日这天,天空布满了黑压压的厚厚的云层,而全办人员相约的时间也没出现丝毫动摇,除了出差和值班的同志外,其余的全部结对而行,直达招堤街道办郎元村分成三组,按部就班各找各的 “亲戚” 贫困户,再次摸清、核实、核准、排查贫困户,做到不虚报、不漏报,真真实实达到“精而准”,最终实现共同目标贫困户如期“脱贫”奔小康,有力推动遍访工作有序开展。
“不嫌我们穷,下这么大的雨能来帮我们解决问题,比亲姊妹还亲哦!”庹时坤双手摇晃了一下说道,这是笔者来到南门组时见到的场景。
当兵退伍后在家务农的庹时坤,1986年因参加安龙县民兵预备役训练,训练途中在原来的兴隆镇至安龙路段二郎口处出车祸,当时导致左、右手受伤致残,给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家里家外几乎全靠妻子做点零活和庄稼来维持家庭生活。扶贫办一行的亲切交流中,得知现年53岁的庹时坤一家4口人,当前缺资金缺劳力,根据他的要求,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自己修建的一口水窖是否能得到一点项目补助款,遍访的同志回到单位后会立即将情况如实汇报,争取帮助协调联系相关部门得到一定资助。
“雨大路滑,还要爬坡上坎的来到我们这些山旮旯和我们摆白(拉家常),你们真的比菩萨还好啊……”这是庹天津的老父亲与“遍访结亲”工作队交心谈心过程中导出的一句真心话。看着老泪纵横的亲戚深居在左右无路,当抬头望见对面硬化的水泥路上穿梭的车辆,想把路修到自家门前却拿不出钱来成了他内心深处一块顽疾。这是我们再次核实了解到的一件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当天,虽然我们的同志跌了一跤又一跤,仍然坚持顺着山路核实、排查了青杠坪组、龙蛇、郎元组等共38户贫困户129口人的发展需求,脸上纷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核查中,了解到群众的发展积极性比较高,有的想结合自身实际栽培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有的想养牛、养羊、养猪;
有的想通过移民搬迁,到新的生存环境以改变全家生活状态。
通过“干部结亲”、“党支部结对”等工作的开展,帮助困难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力争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通讯员 刘承品 陈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