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安龙扶贫办干群“结亲”缩影

更新:2015-7-18 00:04|编辑:刘若予|浏览:2342|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安龙扶贫办圆满完成第一轮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后,全办干部职工心里一直惦记着边远山村的那些贫困的“寨老乡亲”的生产生活。
  兴义之窗讯  安龙扶贫办圆满完成第一轮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后,全办干部职工心里一直惦记着边远山村的那些贫困的“寨老乡亲”的生产生活。

  7月15日这天,天空布满了黑压压的厚厚的云层,而全办人员相约的时间也没出现丝毫动摇,除了出差和值班的同志外,其余的全部结对而行,直达招堤街道办郎元村分成三组,按部就班各找各的 “亲戚” 贫困户,再次摸清、核实、核准、排查贫困户,做到不虚报、不漏报,真真实实达到“精而准”,最终实现共同目标贫困户如期“脱贫”奔小康,有力推动遍访工作有序开展。

  “不嫌我们穷,下这么大的雨能来帮我们解决问题,比亲姊妹还亲哦!”庹时坤双手摇晃了一下说道,这是笔者来到南门组时见到的场景。

  当兵退伍后在家务农的庹时坤,1986年因参加安龙县民兵预备役训练,训练途中在原来的兴隆镇至安龙路段二郎口处出车祸,当时导致左、右手受伤致残,给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家里家外几乎全靠妻子做点零活和庄稼来维持家庭生活。扶贫办一行的亲切交流中,得知现年53岁的庹时坤一家4口人,当前缺资金缺劳力,根据他的要求,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自己修建的一口水窖是否能得到一点项目补助款,遍访的同志回到单位后会立即将情况如实汇报,争取帮助协调联系相关部门得到一定资助。

  “雨大路滑,还要爬坡上坎的来到我们这些山旮旯和我们摆白(拉家常),你们真的比菩萨还好啊……”这是庹天津的老父亲与“遍访结亲”工作队交心谈心过程中导出的一句真心话。看着老泪纵横的亲戚深居在左右无路,当抬头望见对面硬化的水泥路上穿梭的车辆,想把路修到自家门前却拿不出钱来成了他内心深处一块顽疾。这是我们再次核实了解到的一件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当天,虽然我们的同志跌了一跤又一跤,仍然坚持顺着山路核实、排查了青杠坪组、龙蛇、郎元组等共38户贫困户129口人的发展需求,脸上纷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核查中,了解到群众的发展积极性比较高,有的想结合自身实际栽培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有的想养牛、养羊、养猪;

  有的想通过移民搬迁,到新的生存环境以改变全家生活状态。

  通过“干部结亲”、“党支部结对”等工作的开展,帮助困难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力争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通讯员 刘承品 陈荭报道)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安龙

安龙扶贫办干群“结亲”缩影

  • 编辑:刘若予浏览:2342评论: 0 兴义之窗
  •   兴义之窗讯  安龙扶贫办圆满完成第一轮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后,全办干部职工心里一直惦记着边远山村的那些贫困的“寨老乡亲”的生产生活。

      7月15日这天,天空布满了黑压压的厚厚的云层,而全办人员相约的时间也没出现丝毫动摇,除了出差和值班的同志外,其余的全部结对而行,直达招堤街道办郎元村分成三组,按部就班各找各的 “亲戚” 贫困户,再次摸清、核实、核准、排查贫困户,做到不虚报、不漏报,真真实实达到“精而准”,最终实现共同目标贫困户如期“脱贫”奔小康,有力推动遍访工作有序开展。

      “不嫌我们穷,下这么大的雨能来帮我们解决问题,比亲姊妹还亲哦!”庹时坤双手摇晃了一下说道,这是笔者来到南门组时见到的场景。

      当兵退伍后在家务农的庹时坤,1986年因参加安龙县民兵预备役训练,训练途中在原来的兴隆镇至安龙路段二郎口处出车祸,当时导致左、右手受伤致残,给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家里家外几乎全靠妻子做点零活和庄稼来维持家庭生活。扶贫办一行的亲切交流中,得知现年53岁的庹时坤一家4口人,当前缺资金缺劳力,根据他的要求,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自己修建的一口水窖是否能得到一点项目补助款,遍访的同志回到单位后会立即将情况如实汇报,争取帮助协调联系相关部门得到一定资助。

      “雨大路滑,还要爬坡上坎的来到我们这些山旮旯和我们摆白(拉家常),你们真的比菩萨还好啊……”这是庹天津的老父亲与“遍访结亲”工作队交心谈心过程中导出的一句真心话。看着老泪纵横的亲戚深居在左右无路,当抬头望见对面硬化的水泥路上穿梭的车辆,想把路修到自家门前却拿不出钱来成了他内心深处一块顽疾。这是我们再次核实了解到的一件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当天,虽然我们的同志跌了一跤又一跤,仍然坚持顺着山路核实、排查了青杠坪组、龙蛇、郎元组等共38户贫困户129口人的发展需求,脸上纷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核查中,了解到群众的发展积极性比较高,有的想结合自身实际栽培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有的想养牛、养羊、养猪;

      有的想通过移民搬迁,到新的生存环境以改变全家生活状态。

      通过“干部结亲”、“党支部结对”等工作的开展,帮助困难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力争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通讯员 刘承品 陈荭报道)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