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之窗讯 “我是革命老区土生土长的农民,从小就听老辈经常谈起过红七军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围剿,曾经驻扎我们村达七年之久。他们驻扎期间一边建立兵工厂,自造武器;一边开荒种地,积蓄力量。卡法连队的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一直鼓励我。”这是革命老区望谟县麻山镇卡法村村民,身高只有一米五五的小矮人伍应强时常跟外人说起的话。
2014年,在曾经养殖蜈蚣失败后,不言败的伍应强,再一次点燃了自己创业梦。他带上跟妻子一年打工攒下的6万元,加上到银行贷的五万元,利用在安徽培训学校学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回家开始他的从“菌”路。自己请挖机平整土地,搭建发菌棚,购买木材粉碎机,菌棒装袋机等发菌设备,便开始做起了尝试食用菌的栽培。他一边忙于栽培管理,一边到外面讨教栽培经验,还要抽时间找销售市场。刚开始因经验不足,导致2000多个菌棒几乎无产。失败后他每天在父母的骂声与妻子离家出走的威胁中度过了两个月的艰难期后,毅然选择坚持他的从“菌”路。“就在这一年多来,他没有买过衣服穿,都是打工期间买的。虽然分家了,但是因钱全部投入到食用菌上,生活费几乎都没有着落,加上又要养育两个孩子,现在连吃饭都是靠父母跟弟弟们。平时看到他特别辛苦,但是全家人在反对后还是慢慢支持他创业了。”伍应强的妻子跟我们谈起这些话时,都还有一些怨气。
“现在正栽培出的灵芝有1500棒左右,长势非常好,9月份左右就可以采摘。按去年市场价的话,干灵芝30元每斤,每棒能产1斤,那么今年就能产出1500斤,除去每棒10元的成本价,今年就有3万元的收入,且可以采摘两年”。伍应强欣慰的跟驻村第一书记谈到。除了栽培灵芝外,他弄的黄菌,平菇,木耳等食用菌也已经成品并到市场上销售,得到了不小收益。他自己也坦言到:“因受到养殖蜈蚣失败的阴影,刚开始弄黄菌跟香菇失败后,多次想放弃。还好,自己硬撑着坚持下来,虽然规模小,但是栽培技术基本掌握了,相信今后在不断尝试中定能做大做强的,就像我的名字一样,就应该强大。”
不抛弃,不放弃。伍应强在自己的人生中赤脚起舞,坚守创业梦,这得益于他去其短,采取长的智慧;得益于他在红色土地上所孕育出来的勤劳勇敢、不畏艰难革命精神。正因此,村两委决定将他吸收为党员发展对象,希望他今后能树立标杆,传承革命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在得知其他地方搞专业合作社的事后,萌生了新想法,扩大规模,增加食用菌的培植种类,特别是灵芝、香菇之类栽培。通过在镇政府的引导下,与村两委商议后,决定搞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这一产业,将来带动革命老区的村民们脱贫致富。(通讯员 叶飞报道)